深圳,有“AI”

南方⁺ 记者

进入栏目:深圳经济新故事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也是深圳正在大力培育发展壮大的重点产业集群。

随着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商业化应用加速落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2年,深圳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308亿元,同比增长34.4%,人工智能相关产值2180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6.38万家,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密度”第一城。

发力人工智能,深圳再度出手。5月31日,深圳正式印发《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下称《行动方案》),同步发布首批 “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统筹设立规模1000亿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以最充足的算力、最大的政策支持、最优的产业生态、最好的人才环境、最丰富的场景应用,积极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努力创建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透过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布局,可以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的决心和锐气。

在百舸争流的区域竞争格局中,在全国各地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下,深圳以人工智能打头阵,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提速竞跑,必将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圳新实践中续写更加璀璨更加绚丽的华章。

竞逐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目前,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已成为继移动互联网技术之后最大的一波技术浪潮,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全球范围内科技巨头争相布局、掀起创业热潮的链式反应。

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

不久前举行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圳立法先行,高位推进,相继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助力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2022年1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条例》从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围绕“明确范围+补齐短板+强化支撑+抢抓应用+集聚发展+规范治理”等环节进行探索创新,为促进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目前,深圳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高速增长,企业创新活跃,集聚效应明显,应用加速拓展,示范标杆带动能力强。

作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深圳如何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中勇夺先机、先行示范?本次《行动方案》的出台正是深圳落实党中央精神的又一举措,从强化智能算力集群供给、增强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打造全域全时场景应用、强化数据和人才要素供给、保障措施六个方面,提出十八项具体举措。

竞相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深圳将以更大的热情拥抱创新,打造最好生态,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各领域高水平应用。

让AI照进现实,让深圳点亮AI

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正引领新一轮的人工智能热潮,市场对算力的需求急剧增长。因此,必须通过政策手段引导算力供给的大幅度增加,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供给智能算力一大要素。深圳提出,强化智能算力集群供给,打造多层次智能算力集群。

深圳将建设城市级算力统筹调度平台,实现“算力一网化、统筹一体化、调度一站式”,全市可统筹的公共智能算力及相关网络带宽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加快启动建设鹏城云脑Ⅲ项目。

同时,深圳还将打造大湾区智能算力枢纽,加快实施“智能算力网络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及验证”项目,积极有序集聚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的智能算力资源,与周边城市加强智能算力合作,谋划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算力统筹调度平台。

此外,深圳还将联合香港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打造深港人工智能算力赋能中心,建设企业级智能算力平台。

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充分发挥深圳市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行动方案》提出,积极打造可应用人工智能的各类场景,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全域全时人工智能应用示范,让人工智能无处不在,同时发布“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第一批),后续将不定期持续更新发布,为企业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场景。

《行动方案》提出,坚持开放政府和行业两大场景,搭建场景开放供需对接平台。这其中,包括依托“深i企”平台建设人工智能服务专区,面向全社会征集并公开发布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市场化项目需求、应用场景需求。鼓励各区在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领域先行先试,开展全域全时应用示范。

公共服务、城市治理、千行百业等场景的全面开放也在有序推进中。深圳提出将推进“公共服务+AI”方面,民生诉求平台嵌入民意速办AI机器人,提高平台响应服务效率和质量。在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在公共场所等搭建体验场景。

在推进“城市治理+AI”方面,深圳提出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在市容、环卫、消防、食品、建筑施工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应用。例如,在房屋建筑工程领域探索“智能审查+人工确认”的审图试点;在重大建筑单元与重点片区的建模渲染中探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在推进“千行百业+AI”方面,深圳提出将鼓励金融、商务、工业、交通等企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现有生产、服务和管理方式进行升级,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在设备故障检测和故障诊断、基于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等领域应用,孵化高度智能化的生产机器人。推进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

如何让大家一想到人工智能就会想到深圳,一来深圳就能体验到人工智能的服务?深圳为此提出,打造全域全时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鼓励各区在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领域先行先试。

深圳各级党政机关将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促进智能经济高端高效发展。例如,在“深i企”平台公开征集人工智能创新产品、项目和应用场景需求;发布第一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涵盖公共服务、智慧医疗、城市治理、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的26个应用场景。

可以看出,深圳提出的发力人工智能产业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这一新风口将带来深圳经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迭代与升级,让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让深圳市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有温度。

培植AI发展最好的土壤

除了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完备的保障措施也是深圳发力人工智能新赛道的一大特色。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人工智能领域,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重要支撑,起到承载、驱动和锤炼算法的重要作用。例如,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的背后就有万亿级的训练参数,这也是中小企业望之却步、难以承受痛点。

为此,深圳提出,深圳将加强数据关键要素供给。据悉,深圳将在2023年底前制定公共数据开放计划,搭建全市公共数据开放运营平台,建立多模态公共数据集。研究出台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政策措施,做大深圳数据交易所规模,打造一批企业数据品牌。

成立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和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开展统筹调度和前瞻性问题研究,建立包容审慎、容错纠错机制,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国资国企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行动方案》提出,深圳将坚持抓好组织领导和资金两大保障。

一方面,深圳将加强科技研发攻关,重点支持通用大模型和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扶持计划,重点支持打造基于国内外芯片和算法的开源通用大模型;实施核心技术攻关载体扶持计划,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5家以上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同时,支持创新产品研发,鼓励大模型插件及相关软硬件研发,以及在垂直行业领域的布局。鼓励企业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或海外研发中心,研发基于国际主流大模型的创新产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揭榜挂帅”、软件首版次和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产业化事后补助等多种方式给予支持。

未来,深圳将选择条件成熟的区域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认定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市级软件名园。大力培育企业梯队,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孵化千亿级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独角兽人工智能企业,开展人工智能企业定向招商。搭建生态孵化平台,依托鹏城云脑搭建城市级人工智能生态孵化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智能算力资源,以及算法、工具集、模型库、适配认证等支持,赋能生态伙伴开展联合创新。

《行动方案》还提出,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统筹整合基金资源,形成总规模10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群。在深圳举行的每月8日深圳创投日活动中还将设立人工智能专场,以此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开展股权融资。

为人工智能发展培植最好的土壤,在不久的将来,一批代表中国水准、体现深圳风格的AI“最牛尖子生们”必将云集于此,推动国家AI技术和产业挺进世界级。

【策划】 甘雪明 杨磊

【文字】南方+记者 崔璨

编辑 王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