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 史特牢:一粒螺丝与C919的故事

南方⁺

前几天,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实现商业首航,来自阳江的广东史特牢紧扣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紧固件瞬间火爆“航圈,接获航空座椅相关零部件的全系关键供应商资格,成为中航工业国内仅有的四大紧固件生产商之一。近日,南方+独家专访首飞“初体验”归来的企业创始人,倾听他与C919的故事,共话阳江发展。

03:14

(专访史特牢创始人熊业军。)

专访史特牢创始人熊业军。

高精密产品紧固件被誉为“工业之米”,而对史特牢创始人熊业军来说,这粒“米,他整整研究了20年。对于紧固件的生产构造,不同产品的制造工艺,不同国家的不同标准,熊业军都熟记于心。长期参访世界先进制造工厂的他,已从一名企业家妥妥地成为业内行家。

从理工生到国内当之无愧的防松垫圈翘楚,对出生在普通家庭的熊业军来说并非幸运,全凭一股“不服软”的干劲。

赚第一桶金 邂逅C919

他坚信无所不能“造”

20年前,毕业不久的熊业军在深圳宝安成立一家仅有5人的贸易公司。那时,他经常挤绿皮火车去谈生意,每次挤在嘈杂的火车上他都有一个期盼:中国的高铁必须建起来!他会特别留意环环相扣的轨道,研究它是如何做到牢固无畏千万次碾压的?带着好奇,熊业军一有空就翻阅资料,钻研其中。

不久,他与高铁的缘分来了。同时,也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那时京沪高铁起建,急需大批量紧固件,正巧项目方找到了他们。于是,熊业军立马找来做汽车模具的朋友,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制造的防松垫圈该造起来了!

说干就干,选材、制造、送检……一气呵成。一年后成功交货,熊业军赚到了人生第一个3000万元。

熊业军检查紧固件出品。

后来,熊业军把工厂开到东莞,经常跑到国外学习,从热处理到表面防锈,每道工序都在工厂内部完成,自主把控,坚持做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

凭借着领先的创新技术,史特牢慢慢小有名气。2016年,熊业军迎来了与国产大飞机C919的“邂逅”。那时,中航工业找到熊业军,表示正在筹备该项目制造,急需大批量高标准的紧固件。

接下订单,生产这批货,意味着工厂必须狠砸600多万元购置生产、检测智能设备,且回报不确定。项目能否成功、何时成功是个未知数。

“做企业就要有前瞻性!”凭借着一股干劲,为了拿到航空认证,打进航空系统,熊业军毫不犹豫答应了。回想那段日子,他百感交集,埋头苦干了近4年一直在亏损,工厂、家庭一大班人都在靠着自己,压力是巨大的。有一次回到家,父亲忍不住问他,这个决定真的值得吗?他依然坚定地回答:“值得!”

C919飞机型号合格证颁证仪式在北京首都机场隆重举行。

上天总是眷顾努力的人。2022年9月,迎来了好消息!首架国产飞机C919交付投入运营!此时,来自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关于C919飞机完成型号合格取证的感谢信》,印证了熊业军当初选择没有错。信内表示,航空座椅成功配套该飞机,并与全球各大主机厂完成交付。

走遍世界 选择落户阳江

他倾尽所有打造一个“家”

走遍全世界探索顶尖紧固件技术的脚步从未停止,在与外商洽谈合作时,国产的零件不再处于询价报价的被动状态。

熊业军参加阳江市机械装备行业协会主办的“制造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论坛。

熊业军参加阳江市机械装备行业协会主办的“制造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论坛。

在展会上,一群群外商围着熊业军,听他讲解紧固件的各项工艺、优势。“我们不需要以低价取胜,史特牢造的产品别家模仿不来。”熊业军自信地说。

千里马在2018年时,遇上了伯乐。那时,正在生产车间忙碌的熊业军,遇上了前来参观的阳江市江城区招商团队。经过招商领导小组的一番招商推介,熊业军首次来到阳江实地考察,最终,熊业军选择在这座小城扎根,大量购置智能设备,投产1.5亿元在江城区银铃工业园内建造他的超级工厂。

“阳江人居环境优越,是个适合旅游度假的城市,员工定居这里,幸福感会大大增强。”当笔者问熊业军为什么会选择在阳江投产,没想到他最关心的是成就员工。

熊业军及其研发团队。

“在技术上面,我们打通了上下游产业链,从材料到成型工艺,防锈处理、抗干扰处理等,成熟的技术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所以无论工厂建在哪里,对生产销售影响不大。我打算一辈子在阳江干事业。”对于企业的定位,他十分明确。

有这样的底气,熊业军必然是深度布局,做足了功课的。他走访全球优质同行企业时,发现在无论是先进设备的配置还是在生产工序上,国产的史特牢都不输外国企业。而且还有一个优势,史特牢的人才队伍更趋年轻化。

与其他企业不一样的是,史特牢只有生产开发部、检测部,没有营销推广部门,自己是全公司唯一的销售人员。熊业军更关注的是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和技术人员的稳定性。

“科技创新,人才迭代。我们的第二梯队力量强大,未来极具全球竞争力。”熊业军更看重的,是团队的力量。因此,为了让员工同样认同阳江,一辈子留在这里,在员工的福利待遇上,熊业军给予充分保障。

“创新技术产业是双轨制市场,要想利润越高,风险必然越高,投入也越大。”这是熊业军总结的一条定律。

对标更高 回报信任

为阳江工业强链补链

此次成功助力C919国产大飞机,让全球看见了中国制造,看见了“江城制造”。

在阳江扎根三年的史特牢,致力于打造工匠企业,创国际品牌,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紧固件领域,阳江也有很多优秀的企业,产业规模、市场规已形成,但是,匹配更高端的产品和领域,是当前大多厂商所需要的。”熊业军认为。

史特牢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重视。

“这是一个永不没的产业,非常感谢阳江市政府、江城区政府对企业长期的关怀和信任。我要让全世界认识阳江。”熊业军告诉笔者,感谢阳江选择了史特牢,落户阳江是明智的选择,在企业最艰难的时候,当地政府主动帮扶、上门服务,这才有史特牢今天的成绩。

江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梁小昌率队走访史特牢。

目前,史特牢正在成立冲压研究院,智能制造、数据化生产将在本月底上线,正在申报精专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接到的订单已排到10年以后了。”

经历20年风雨的史特牢,已培养一大批高新技术人才,其中一人入选国家人才库。如今,企业已取得AS9100D航空航天、TS22163铁路等质量体系认证,生产的防松垫圈大量应用于航空、铁路、汽车、船舶、风电、石化、电力、工程机械设备等重要领域,直接或间接服务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防松垫圈翘楚。

“我们希望通过转移,把优质产业都导入阳江,为当地的工业制造基础强链补链。”目前,史特牢在外的产业链,已经全部集中转来阳江,熊业军表示这里就是他的根,他要成为阳江一名建设者,希冀企业与地方政府达到双赢的状态。

【策划】赵强

【撰文/视频】巫雅柠

编辑 李明秀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