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何香凝、高剑父、林风眠等广东书画名家作品,一律不准出境。其中,岭南画派杰出代表、肇庆本土国画名家黎雄才,也被规定其代表作不准出境。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为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防止近现代珍贵文物流失,完善文物出境审核标准体系,国家文物局研究修订了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名家作品限制出境名单,并制定了1911年后已故陶瓷、雕塑、扇子、织绣、玺印、烟壶、漆器等7类名家作品限制出境名单。
国家文物局公众号截图
进出境文物依照有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审核许可,是世界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通行做法。从名单中看出,限制出境作品的年份和作者数量都在扩展,名作坊也开始列入其中,不少广东名家入列。完善文物出境审批标准和流程,将有利于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走上更加科学的道路。
广东多位名家作品进入名单
从通知上看,此次新规废止了2001年颁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1795年至1949年间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和2013年颁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
新规变化很大,主要聚焦在年限和作家数量上。
例如,对比旧规定,书画作品限制出境名单的年份范围更广泛,从1949年扩大至1911年;人数更多,涉及限制出境的名家超过300人;作品类别增加,从原有政策仅限于书画类,增加了7类作品,在漆器类作品名单中还有广泰成、易荣泰、继古斋等6家是名作坊。
此外,在出境方式上,书画类作品由原来的“一律不准出境”“原则上不准出境”“精品(代表作)不准出境”3种,变为“一律不准出境”“代表作不准出境”2种。大部分“原则上不准出境”作者名单已归入“一律不准出境”。
新规中,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41人,代表作不准出境者158人。从广东名家看,其中作品一律不准出境类的有关山月、何香凝、林风眠、高崙(剑父)、高嵡(奇峰)、梁启超等6人;代表作不准出境的较多,有方人定、古元、叶恭绰、关良、李铁夫、陈树人、赵少昂、高剑僧、 容庚、黄幻吾、黄君璧、黄般若、黄苗子、康有为、黄新波、商承祚、黎雄才等。
早年,黎雄才 、赵少昂 、董寿平、关山月 、杨善深(前排左起)等人合影,其中不少名家已列入此次限制名单。肇庆美术馆供图
黎雄才主要代表作保存在肇庆
此次新规名单上,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在列,其被认定为代表作不准出境者。
黎雄才是当代著名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与赵少昂、关山月、杨善深同为岭南画派第二代杰出代表。他在肇庆土生土长,后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终身教授,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是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他的山水画蜚声内外,又精于花鸟草虫、人物,尤重写生,他拓展了岭南画派艺术,丰富了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力。他为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提供了新鲜而重要的经验,留下太多的艺术瑰宝、精神财富。
高要黎雄才艺术馆展出多幅黎雄才代表作。南方+卢舒曼 摄
“我也是广州美术学院学生,深受‘黎家山水’体系影响。黎雄才先生的学习创作过程体现了岭南画派的根基,他不仅画,还把画里面的道理总结出来,影响了代代学子。”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林蓝曾在采访中认为,黎雄才画作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毋庸置疑。
肇庆是“雄才故里”,黎雄才也心系家乡。他健在时,打算建设第一座个人艺术馆,首要考虑家乡肇庆高要。1993年,高要黎雄才艺术馆建成开幕。时年八旬高龄的他,不仅参加开幕庆典,还把个人创作的103幅艺术精品,赠予高要黎雄才艺术馆收藏。至今,该馆仍是国内收藏黎雄才精品最多的展馆。
高要黎雄才艺术馆中庭大厅,一幅黎雄才主创的《黄河》立于中央。
如今,在高要区黎雄才艺术馆里,一走进中庭大厅,就能看到气势恢宏的巨作《黄河》。这是黎雄才在1957年为广交会创作的,但作品仅作为宣传品陈列,时间稍长显得残旧,并出现破损。黎雄才为了艺术馆有一“镇馆之宝”,决定自己出资回购作品,并花费数月时间重新补缀,让这幅巨制重现光彩。
“什么是代表作?我认为是作者花费时间较长、精心创作的作品,可以是获奖的,也可以是体现一定时期的创作特色的。”高要黎雄才艺术馆馆长梁耀华表示,黎雄才生前作品数以万计,只有其精心创作的精品才算是代表作。在旧规定中,黎雄才也入选国家文物局“精品不准出境”名单中。
《潇湘夜雨图》黎雄才1932年作。肇庆美术馆供图
除了《黄河》,馆藏还有黎雄才成名作《潇湘夜雨图》,该作品获得当年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让20岁出头的他在画坛小荷初露。“这里每一幅作品都是黎雄才老先生精心挑选的,从20岁到80岁的每个十年都有代表作,从而看出他的风格形成的脉络,很有研究价值。”梁耀华说。
肇庆致力传承黎雄才艺术精神
肇庆市文化馆、肇庆画院办公室主任李伟强认为,名师名家的艺术作品产量有限,其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文物价值随着时代发展显得愈加珍贵。“国家有意识去保护文物是一件好事,以完善法律法规,将推动社会采用正确的渠道,去传承和发展文物文化。”
新规中规定“作品或代表作一律不准出境”,对出境参展进行文化交流是否有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规定,国有文物、非国有的珍贵文物和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禁止出境,但出境展览和因特殊原因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可见这些近现代艺术精品,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外出参展,不会影响到文物的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
梁耀华介绍,在2012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百年雄才——黎雄才艺术回顾展”时,高要黎雄才艺术馆就借出了部分作品。“黎雄才作品要出去参展,需要得到市、区两级政府发函批准。如果民间收藏家要带涉及文物、艺术精品出境,还要通过海关里设置的文物鉴定站鉴别,这个机构也兼顾着鉴定是否属于限制出境目录里的代表作。”
2022年,肇庆市举行黎雄才美术馆挂牌仪式。图源肇庆学院
文物保护和传承,除了加强对外交流审核认定,国内应有更多举措。去年,在肇庆美术馆建馆十周年之际,肇庆市举行黎雄才美术馆挂牌仪式,实现“双馆合一”,使传承黎雄才的艺术精神与打造肇庆成为全国岭南画派传承创新中心并驾齐驱。
“成立黎雄才美术馆,是对肇庆,乃至全省、全国都是一件大事。这意味着肇庆在文化强市建设上,推动艺术发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肇庆美术馆馆长、黎雄才美术馆馆长、肇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罗秋帆介绍,黎雄才美术馆是在现有肇庆美术馆的大楼上建设,总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由肇庆学院美术学院牵头打造,将设有长期陈列室,正在收集更多黎雄才作品进行保护、展陈,供后人鉴赏。
接下来,以黎雄才艺术人生为主线,肇庆规划建设“一大(黎雄才美术馆)一中(黎雄才纪念馆)一小(黎雄才故居)”,其中“大馆”已建成开放,其余两馆正在同步建设中。
“未来,肇庆将会以这些展馆为基石,以肇庆学院为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举办更多学术活动,举办更多国展、省展,把‘雄才故里’这面旗帜擦得闪亮。”罗秋帆说。
延伸阅读
【撰文】卢舒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