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胖子”变“金豆子”!佗城镇胜利村小花生撑起大产业

龙川发布
+订阅

花生是主要的粮油作物

龙川县佗城镇胜利村

是远近闻名的花生专业种植村

种植花生历史悠久

也是“龙川县金钩豆”花生公共品牌主要生产基地

在龙川县佗城镇胜利村的千亩花生种植基地,每天都有四十多名农户忙着给花生秧苗“理理发”。此时花生已经种下三个多月,田间杂草众多,如果不及时拔草,草害可能导致花生减产。另一旁,基地负责人马珍平正用无人植保机开展飞防作业,在空中来回穿梭与喷洒农药,为实现今年花生丰产丰收奠定良好基础。“目前离收获还有三个半月,因为长时间下雨会长很多草,所以要先把草除掉再来施肥,帮助花生更好吸收营养。现在的花生处于开花下针期间,一定要在这时候把肥追上去。”龙川县佗城镇胜利村花生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马珍平说。

胜利村地处东江河畔,有优质肥沃的沙坝垦复地2000亩,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花生的传统。主要种植的是“迟豆”,也叫“金钩豆”,外形修长,匀称美观,是胜利村一代代传下来的特色经济作物,具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我们这个是本地的特色花生,市面上没有这个品种的种子,都是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生长周期比普通花生要多50多天,总生长周期要155天以上,目前亩产量是500斤。”龙川县佗城镇胜利村花生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马珍平说。

2009年,经龙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提纯繁殖后,金钩豆更是成了花生优良品种,并得到了示范推广。种植的花生主要运往工厂进行深加工,生产出生炒咸酥花生,口感好、香气浓、入口干脆,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龙川县佗城镇胜利村花生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马珍平说:“炒熟包装好的花生市场价是50块钱一斤,在珠三角、大湾区销售,是高端产品。针对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情况,我们计划今年通过与省专家进行合作,研发一到两款专门针对花生收获的农机,实现全程机械化,届时我们种植面积将增加到大概3000亩左右。”

记者了解到,佗城镇种植花生共有10000多亩,其中以胜利村和亨渡村为主。全镇种植花生农户约有3500户,占全镇总户数31.8%。按亩产220公斤计算,全镇花生总产量为22045吨,总产值约3000万元。佗城镇表示,将继续当好花生加工企业“服务员”,加快推进花生产业园建设,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龙川县佗城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唐国强说:“佗城镇将加速推进花生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土地流转,推广花生种植,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改善耕作条件,同时着手申报花生‘圳品’工程,提升品牌竞争力。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龙川融媒

记者:黄璟晖

编辑:李嘉慧

一审:黄云霞

二审:钟达

三审:柳欢扬

终审:骆发林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