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童成长,虎门镇开展了这些公益项目

南方⁺ 记者

在虎门的一片农田上,一群青少年在田间劳作,观察农作物,细心浇灌,体验农耕的知识和乐趣;在虎门多所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正沉浸于讲师的心理健康课程中,聆听着自我的心声;一群特殊儿童及其家属、教师,在教室中努力共同学习……

东莞市虎门慈善会于今年1月启动了第四届“创益种子计划”公益创投项目,青少年儿童服务是其中一个主要服务类别。在项目的资助下,东莞市趣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了“‘如影随童’——特殊儿童影子教师支持计划”,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主要是为随班就读教师与孤独症学生提供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并协调各方资源,推进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为随班就读特殊儿童提供资源保障;“我接触过很多特殊家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求学路上,家长的无力感、小孩的失落感。‘如影随童’让我提升和优化自己的专业能力,对于我日后更好地为每一位家长和孩子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与项目的张老师说。

同样是为特殊儿童提供服务的还有东莞市静心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实施的“‘用心守护·你不孤独’——孤独症儿童家庭心理援助计划”,小米妈妈接受了心理老师的两次一对一咨询后,内心有了很大的触动,她说:“如果早点来就好了,通过咨询我仿佛一下看到了希望,心口也不堵了,人也轻松了不少,以后我还要多找梁老师聊聊。” “我们希望帮助这些孤独症儿童家属舒缓情绪,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帮助特教老师缓解压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这些特殊儿童学习与人交往沟通技巧,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项目负责人说。

东莞市世纪东江公益服务中心实施的“幸福豆蔻——性教育+心理健康护航计划”及东莞市乐民社区服务发展促进中心的“‘心灵光明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培育计划”则关注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

“幸福豆蔻”项目通过开展讲座,帮助青少年在认知发育的高峰阶段建立正确的身体观、生命价值观、性观念,爱情观及人生观;项目讲师生动活泼又切合学生心理实际的情绪健康课深受学生喜爱,一位参与了性教育讲座的男孩说:“讲座让我们在青春期中面对一些正常生理情况时不害羞”。

“心灵光明行”则通过开展心灵成长系列活动,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培育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参与项目并成为项目志愿者的曾同学说:“参与这个项目后,我懂得了如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了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学会尊重家人和老师。现在,我成了项目的志愿者,我愿意用我的行动帮助更多青少年,帮助社会。”

同样守护青少年儿童成长的还有东莞市虎门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实施的“‘一亩责任田’——虎门镇儿童自然教育计划”。项目引导青少年儿童体验农耕生活,参与劳动、分工协作、观察自然,并从中体会志愿服务精神。“我们致力于打造1个虎门镇儿童自然教育基地,希望让儿童观察体验‘四季轮换、秋收冬藏’等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倡导 ‘参与-互助-共享’的社会参与观。”项目负责人说。项目的服务对象大部分是低保户、残疾人家庭子女、残疾儿童、困境儿童等。陈女士自己是盲人,平时出行都要靠女儿照顾,她觉得参加项目活动可以让女儿对残障群体有更多的了解,也加深了她们母女之间的联结,增进了她们的感情。

除了农耕体验,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科学知识普及服务——“零度水·小小科学家”科学教育推广计划,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介绍,项目不仅教授儿童青少年生活科学技能,还培育他们成为科学知识的小导师,在虎门镇开展儿童科普知识推广。“我家小孩从二年级就开始参加‘零度水’小小科学家项目,孩子的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也有明显进步”,吴先生反馈说。

由东莞市至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的“‘童’你一起长大——低年级学龄儿童社会适应力提升项目”则聚焦于缓解虎门镇内学龄儿童的不安、焦虑等情绪以更佳的准备和状态投入学习,针对行为适应问题,创造良好的适应环境。

据悉,虎门慈善会近年来积极发挥枢纽型组织优势,整合社会多方力量,既通过公益项目创投活动将社会专业力量与慈善事业聚合在一起,构建多层次的儿童青少年公益服务,同时积极落实慈善惠民服务实践,持续多年与虎门镇教育管理中心共同开展“海燕计划”助学项目,项目分为学生资助、爱心午餐补助和精准帮扶三部分内容,旨在通过对虎门镇困难家庭学生和困难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资助,以经济助力的方式协助遭遇困境的家庭提升战胜困难的能力与决心,让面临家庭困难但有志于求学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上搏击风浪,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求学路上积极进取、向上向善,努力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南方+记者】薛屏

【通讯员】梁淑恩 万学锋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