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下旬,茂名、电白本地荔枝品种陆续成熟上市。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在电白区霞洞、林头、旦场等荔枝大镇的种植园内,饱满鲜红的荔枝挂满树梢,让人望之心喜。一些果园和收购点里,荔枝分拣、装箱、发货等工作非常繁忙。
在霞洞镇化普村,有远近闻名的“荔枝圩”。每年荔红时节,满圩都是叫卖的商贩荔农,销售盛况让人惊叹。今年也不例外,每天早上,“荔枝圩”各个收购点几乎都挤满了排队等待收购的果农。
荔枝圩繁忙的供销场景背后,一方面是内需强劲、消费势头良好的集中展现,另一方面也是当地多措并举、真抓实干促销售的成果。霞洞镇是荔枝大镇,坊间有“天下荔枝第一镇”之美称。目前,霞洞镇种植荔枝面积高达8万亩,今年预计总产量约3万吨。在茂名市推动“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大格局下,霞洞镇围绕“荔枝”做好“土特产”文章,在荔枝销售季到来之际,全“荔”以赴,线上线下多渠道谋划部署,助农增产增收,力促荔枝购销两旺。
保丰收
科技助农强化培训
荣夏村的“荔枝大户”黄其彬最近很忙,他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出门采摘荔枝,晚上则要赶着将荔枝分拣装箱,经常要忙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才能躺下。
“早熟品质好的白糖罂现在已经大量上市,荔枝果实圆润,果肉清甜,到了最好吃的时间了。”黄其彬种植荔枝已经有20多年,每年荔枝成熟,挂在树上的一颗颗小红果就成了他的“致富果”“幸福果”。今年,100多亩的荔枝果园管理得不错,也如愿迎来了丰收,预计总产量约10吨,比去年高出不少。
这几天,荔枝园也迎来了采摘的高峰期。园里的白糖罂、妃子笑从枝头被采摘下来,分拣后被装箱,等待着被送往消费者手上。“挂了牌的树先不要摘,那些树在做实验。”采摘的时候,黄其彬不忘提醒。他说的树,目前正由华农专家团队开展试验研究,以对荔枝品种、品质进行改良优化。
黄其彬种植荔枝经验丰富,但这两年,关于荔枝的种植和管理,他却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以前都是靠经验来用药,现在知道对应不同情况,要怎样用药用肥才更有效果。”如今说起荔枝种植技术,黄其彬头头是道。
荔枝的种植和管理变得越来越科学,倾注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量心血。
这两年,霞洞镇党委、政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技术培训上下了不少功夫。一方面,和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开展党建共建,通过邀请华南农业大学荔枝专业研究团队、科技特派员、“三下乡”等团队,对全镇荔枝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同时通过品种嫁接优化等方式,培育荔枝资质资源;另一方面,结合华南农业大学的荔枝种植专家教授团队,经常到荔枝种植果园帮荔枝树进行问诊,并对种植荔枝的果农进行荔枝种植技术培训,为果农提质增效。
如今,霞洞镇在上河建立了荔枝种质资源圃,孕育了冰荔、糯米糍、凤鸡头、先进奉等20多个新品种,同时在全镇各村推行荔枝品种优良试验点,改良荔枝品种。借此,将有望加快解决荔枝品种单一的问题,进一步推动荔枝丰产丰收,产业提质增效。
助销售
专员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化普村是霞洞镇最大的荔枝销售集散地,一年一度的“荔枝圩”集市热闹不已。今年5月20日前后,“荔枝圩”又热闹了起来。每天上午,果农集中将采摘下来的荔枝送到村里的采购点,三轮车、摩托车、大货车将县道X634线挤得水泄不通。
“除了霞洞本地荔枝之外,周边其他镇很多果农也会把荔枝运过来这边售卖。”在化普村从事荔枝收购生意20多年的黄柏枝说,茂名和电白很多荔枝都从化普村走向全国各地,最高峰的时候,一天收购量可达到400吨,要用到约80辆载重5吨的运输车往来交易。
“荔枝圩”里不时可以看到一群“红马甲”,他们穿梭在街道和收购点之间,维持交通秩序,倡导文明通行,确保往来收购商畅通无阻。
“我们在各个重要路口都安排了镇村干部、交通劝导员、网格员进行值班值守,以保障道路通行秩序。”化普村干部唐周龙介绍,为了让荔农、客商购销活动顺利运转,霞洞镇党委、政府多渠道发力优化营商环境。其中包括,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及网格员、交通劝导志愿者到荔枝集散密集区域开展秩序维护和服务工作;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所加强对各个购销联系点、收购商以及销售点的管理,确保规范经营、文明销售、秤平斗满,大力营造“客商宽心、荔农满意”的营商环境。
不仅仅这些。为做好今年荔枝购销工作,电白做了不少新的探索,除了在区一级和镇一级(荔枝主产区)成立荔枝购销服务中心,设置政务“服务员”,及时响应和解决购销商需求之外,还专门定制了荔枝采购指南,梳理汇总主要荔枝果园、购销企业、配套企业以及区、镇二级“销售服务员”等信息及联系方式,线下汇编成册,线上全网发布,以方便广大采购商更全面、便捷获取供销信息。
在霞洞镇,荔枝购销服务中心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延伸。一方面,设立镇一级的荔枝购销服务中心,另一方面在荔枝集散点比较集中的上河村、化普村、荣夏村等地也成立了联系分点,安排专人负责协调各级各部门, 针对性做好外来购销商的服务和需求保障工作。此外,霞洞镇还优先精选20多家品质高、信誉好、口碑佳的销售商纳入2023茂名荔枝购销指南,助力购、销两旺。
拓市场
借力电商卖向全国各地
“妃子笑果肉饱满多汁,白糖罂清甜爽口,都是咱们电白荔枝的名优产品。”这几年,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通过直播间为荔枝带货的场景非常常见。不少荔农利用直播电商向消费推介荔枝,销售成效颇为显著。
今年以来,霞洞镇瞄准电商发力,组织种植户、脱贫户、低收入户等100多人开展电商销售技能培训,同时牵头协调增加京东、顺丰、邮政等物流合作,以图打开电商新空间,拓宽销售新渠道。
在霞洞镇长格村委会,直播卖荔枝热火朝天,大批由年轻人带领的直播团队冒了出来。
长格村,“90后”的罗春云,带着一个直播团队开启了自己的荔枝直播路。他们在荔枝树旁边摘边直播、在直播间科普荔枝品种、味道和特色等,通过多种多样的直播方式,既展现了对家乡和荔枝的热爱,也打造了一个展现霞洞魅力、促进荔枝销售的舞台。
塘涵村,种植荔枝的何小丹也走起了电商路。她通过自媒体、微信、抖音等平台开展多渠道宣传自己的荔枝果园,搭建起“网络下单—果园采摘—集中发货”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有效畅通了销售渠道。“下单的主要都是外地客户,我们的荔枝现摘现卖,通过和京东、顺丰、邮政、德邦等物流合作发货,现在旺季每天基本上能销售近1000单。”如今,何小丹自产的荔枝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
还有更多的荔农、村民、销售商,在地头田间,也在专门的直播间里,利用手机网络连接起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在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向屏幕另一端的用户介绍荔枝产品,为家乡的荔枝打Call的同时,也为荔枝销售添上了“云引擎”,助力茂名、电白打赢荔枝销售战。
【南方+记者】邓建青
【通讯员】刘华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