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元生物多样性,广东一直在行动
“广东生态环境”公众号推出
广东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8年,中华白海豚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是广东野生动物旗舰物种、珠江口生态环境指示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伞护种,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附录Ⅰ的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易危”状态,有“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的美誉。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设在珠海市淇澳岛,集保护、研究、救护、驯养、科普、宣教、观赏和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保护区管理局围绕中华白海豚救护、资源监测、巡航监管、科研合作、科普宣教等开展了大量工作,有效地保护了中华白海豚物种和栖息地环境,在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1
生物多样性现状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环境,1999年10月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成立,200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现活跃的种群数量超过2000头。保护区内中华白海豚种群世代比较完整,拥有婴年期、幼年期、少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5个世代。此外,保护区海域内还有鱼类154种、浮游植物44种、浮游动物61种、底栖生物58种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
02
保护举措与成效
• 组织监测,掌握中华白海豚种群状况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监测工作范围涵盖了整个伶仃洋水域和部分珠江口西部水域,即东起粤港水域边界,西至横琴岛和三灶岛沿岸,南起东澳岛,北至横门口。截至2021年6月,通过约60次/年的出海监测,通过相片识别和截线调查等研究方法,累计辨识超过2386头中华白海豚,基本掌握种群状况。监测期间,中华白海豚以斑点少年期和斑点成年期为主,其次是老年无斑点成年期个体,幼豚目击比例偏低。近年来,广东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生活环境得到有效保护,2019年后,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且幼豚数量占比有所上升,年龄结构向好。
• 开展救护,救助珍稀濒危海洋动物
自2003年以来,保护区处理各类珍稀濒危海洋动物搁浅案例230多起,其中中华白海豚186起,其它动物包括江豚、灰海豚、小须鲸和海龟等动物44起。此外,还组织开展了多起活体海豚救护,成功救护了白海豚“老白”、糙齿海豚“江江”、绿海龟“龟坚强”等珍稀濒危海洋动物。2012年、2016年两次成功对佛山和广州河道内搁浅的活体中华白海豚实施救助,实现了声驱法在海豚救护中的首次成功运用;2017年成功救护并放归一头糙齿海豚,是国内首例。经过多年努力,保护区在中华白海豚保育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在2013年,荣获原环境保护部、国家海洋局等七部委评选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工作先进集体”等多个奖项。
• 巡航监管,保护海洋生境及生物资源
珠江口海域是国际上重要的航运区域,也是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渔业生产活跃的海域,因此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关键。保护区管理局平均每年出海巡航70-80航次,总航时超过300小时,航程超过3000海里,对保护区范围进行了有效监管。近年来通过联合执法办案的形式查处了海监案件5起,渔政案件4起,其中包括:无证采砂案、未经批准在保护区内进行抛石作业案、未经批准进入保护区案件以及违法进入保护区作业的渔船案件。
• 科研合作,推进中华白海豚科学保护
为促进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保护区管理局围绕中华白海豚信息数据库和样品组织库的建设,先后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研究院所,以及广州海洋馆、香港海洋公园等机构建立合作,开展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资源调查和监测研究、珠江口中华白海豚饵料鱼重金属污染风险研究、珠江口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和珠江口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威胁因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保护区管理局与研究机构合作,对死亡的鲸豚进行解剖和记录,对心、肝、肺、肾、胃等各个器官分类取样存储,供研究使用,对于新鲜度较好的海豚,制成标本用于宣传展览。
目前,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已建立完善的鲸豚搁浅档案,收集了100多头中华白海豚的样品,拥有数百个海豚的组织器官样品,建立了我国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组织样品库。此外,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展览馆还收藏了大量海龟等海洋生物标本。
• 创新管理,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化水平
建成国内首个中华白海豚大数据展示平台——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种群资源数据库平台,使中华白海豚救护管理科研合作、科普宣教迈上新台阶。数据库主要包括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个体识别数据库、历年搁浅鲸豚数据库、鲸豚样品数据库、鲸豚标本数据库等。平台实现功能主要包括白海豚搁浅信息一键举报、白海豚信息可视化管理、历年白海豚数据成果整合、白海豚相关数据智能化分析等。2021年,保护区“电子围栏”第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实际使用。建设保护区“电子围栏”是保护区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保护能力的具体体现。“电子围栏”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保护区由人工船舶巡航向电子化智能化自动巡航转变。
下一步,保护区将继续推进完善包括远程光电联动、信息定点推送、远程红外预警、无人机广播驱离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围栏”建设进程,真正完全实现保护区保护巡护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把保护区巡护保护能力提升到全新水平。
• 科普宣传,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吉林大学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公益组织开展合作,成立中华白海豚高校联盟。共举办数十场校园内外的海洋环保和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活动,与中山大学和UIC签订合作协议,设立教学实习基地,共招募高校志愿者数百名,多次组织志愿者开展讲座和观豚等培训。中华白海豚展厅建成后,相继被省市及相关学校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珠海市环境教育基地”,淇澳小学和中山大学等多家机构将保护区设为“教育基地”。
此外,保护区借助“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世界海洋日”等节日开展保护中华白海豚宣传活动,开设了“趣说白海豚”“鲸豚大数据”“巡航监管”等栏目,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使公众全方位地了解中华白海豚,积极主动参与到保护行动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