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知识局|不过彩虹岭,不算鹤山人

南方⁺ 记者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在江门鹤山市,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不到彩虹岭,不算鹤山人。据说,这句话出自著名华侨人士、爱国民主人士宋森。

1923年,时任鹤山教育局长的宋森先后到本邑几十个偏远乡村实地考察教育情况。其中,从鹤城到宅梧、双桥等地要翻越高山险峻的彩虹岭,当地乡府特地为宋森准备了一乘轿子。然而宋森认为坐轿子既脱离群众,又浪费公款,坚持步行调研。

彼时,正值盛夏,天气异常炎热,岭上道路崎岖,山高林密。宋森手持木棍,与随从人员一起,一步步艰难前行,每次上下山要走3个小时,他却不以为苦,留下“不过彩虹岭,不算鹤山人”的豪言壮语。

百年来,宋森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他当年所走的正是彩虹岭古驿道,它的故事更加精彩。

彩虹岭古驿道航拍。

开山筑路
首任知县带领乡民打通天堑

鹤山位于江门北部,境内多山,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其中又属皂幕山最为险峻,彩虹岭位于皂幕山脉中部。

明朝以前,皂幕山是新会与新兴、高明的边界。因山深势险,缺少管辖,这里曾长期是瑶族人的天下。至清初,瑶民外迁,山贼“土寇”趁势聚集,抢掠乡民,为害一方,地方百姓苦不堪言。

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为“兴地利而遏盗源”,将新会、开平两县皂幕山周边区域划分出来,建立鹤山县,县城设在鹤城大官田,江南上元县(今属南京市人)黄大鹏从广东平远县调任鹤山,任首任知县。

然而,鹤山有了县置却无县治,尤其宅梧、双桥(今双合)等地更甚。皂幕山正是推行县治最大的阻碍。

皂幕山区。谭成伟 摄

从空中俯瞰,皂幕山西南起于开平水井,东北止于鹤山福迳,峰峦层叠,连绵不绝,莽莽苍苍,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硬生生将鹤山分为东西两部分。

那时,双桥、宅梧百姓到县城办事,或县城下发公文至两地,必须南下开平“迂道北芬、雪村、古愚、井营”而至,民谓其“于开(平)近而于鹤(山)远也”。

为畅通县治,解百姓出入之难,彻底肃清匪患,黄大鹏决定:在皂幕山中开掘一条便道。说干就干,他发动乡里,“捐金钱,募丁壮,从山径中铲削平坦,就其势之折旋而为路,凡三十里而达其地”,一举打通了横亘在鹤山东西部之间的天堑。

便道竣工之际,黄大鹏登上山顶极目眺望,树木丛生,怪石林立,鸟语花香,“自然天籁,沨沨入耳”,可见他当时的喜悦之情。

黄大鹏《彩虹岭记》。

黄大鹏《彩虹岭记》。

彩虹岭命名颇具诗意。文献记载,黄大鹏见便道“蚪蟠千仞”,如一道长虹,便取李白诗句“双桥落彩虹”将此地命名为彩虹岭,作《彩虹岭记》并命人在道边巨石上刻下“彩虹嶺”三字,这条便道被后世称之为彩虹岭古驿道。

有了这条便道,皂幕山山径既开,鹤山地脉联贯,东西部“呼吸可以相通”,县治可以通达,鹤山迎来建县以来的快速发展期。

其间,黄大鹏出台优惠措施,大力招募粤东客家人前来开垦荒地,皂幕山一带很快就建起了一条又一条的客家村落,实现了土辟民聚,山贼再也不能轻易地在皂幕山一带聚集了。

“修建彩虹岭古驿道在当时是一项创举,是鹤山建县之初的一项重要交通工程。”研究者指出,宅梧双合等地当时是鹤山红茶主要产地,这条古驿道是茶农必经之道,也是当时肇庆、韶关至珠三角的一个重要官道,极大地推动了鹤山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代表了鹤山人民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精神。

红色印记
曾为抗日军民提供天然庇护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皂幕山也是如此。

古时候,因皂幕山山高势险,阻碍地方发展,深受百姓诟病。到了近代,尤其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皂幕山和彩虹岭古驿道摇身一变,成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和地方抗日武装力量天然的庇护所。

时光回溯到1944年,广东大地炮声隆隆、战车滚滚。这年10月1日,南海、番禺、顺德、中山游击区抽调主力组建中区纵队。20日,中区纵队领导机关及挺进粤中主力大队500余人组成挺进部队,从中山五桂山出发,挺进粤中,实施向西发展战略。

彩虹岭古驿道已有近三百年历史。

10月底,挺进部队进抵鹤山云乡,决定在皂幕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期间云乡抗日自卫中队30余队员参加了中区纵队。11月7日,挺进部队经皂幕山区(婆髺顶、鹿湖顶、彩虹岭一带)进抵宅梧。

1945年1月,部队继续向恩平、阳江挺进,中区纵队在云乡、皂幕山耙齿沥、鹿湖顶、彩虹岭、宅梧一带活动了三个多月,推动了新高鹤地区的武装斗争,为建立抗日根据地打开一个新局面,彩虹岭古驿道留下了挺进部队的足迹和红色的印记。

同年1月20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鹤山四区宅梧公开宣告成立。其间,鹤山地方抗日武装一直积极活动,比如梁文华(新高鹤游击总队总队长)、杨德元(新高鹤游击总队政治部主任)、梁文超、肖女等人转移到彩虹岭昂蚧塘村一带活动,彩虹古道印满了游击队员的足迹。

彩虹岭一带的村民更是全力支持抗战。一次,肖女被追捕时受伤,在彩虹古道马口缺位置得到彩虹岭细坑村民营救以及匿藏接济。后新高鹤游击总队在罗汉尖建立了兵工厂,彩虹岭细坑村陈龙等人往来彩虹岭古驿道为部队传送兵器弹药。

更值得一提的是,彩虹岭古驿道还与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有着不解之缘。

1941年12月,香港被日军占领,数百名进步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滞留香港。中央指令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八路军驻港办事处等不惜代价也要将文化名人解救、转移。1942年,部分文化名人在转移过程中途经鹤山,自鹤山陆行至肇庆。由于公路已破坏,部分文化名人经龙口、鹤城通过彩虹岭古驿道西行,平安到达肇庆。

古道新姿
“千里步道”特色游径呼之欲出

初夏时节,皂幕山青山如黛,薄雾如丝。

沿着彩虹岭古驿道登上皂幕山,踏着黄大鹏走过的石板路,聆听他听过山间流泉,感受拂过他脸庞的阵阵微风……此时此刻,这条古驿道就像一条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让我们与古人走得更近。

彩虹岭是鹤山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动植物的天堂。这里不仅有黄猄、果子狸、穿山甲、山猪、蛇类等野生动物和各种各样的奇花异木,更有彩虹玉玺、犀牛望月、嫦娥奔月、燕尾岩、鹰嘴岩、钓神坑等天然景点,是鹤山生态文旅宝库。

登山爱好者感受彩虹岭古驿道风采。

过去近三百年,彩虹岭古驿道的故事一直在延续。如今,彩虹岭古驿道又将迎来一次全新蝶变。

5月27日,鹤山启动“千里步道”(彩虹岭古驿道)项目,打造“主线簇群、支线串联”的“千里步道”格局。这是鹤山发展和重塑乡村空间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鹤山“千里步道”主线长约291公里,支线长约350公里,按照“以找代建、全线贯通、低开发低冲击”的规划原则,整合全市范围各类步道、景观等丰富多元的文旅要素融合发展,是鹤山唯一一条集户外运动、自然体验、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步道体系。

其中,彩虹岭古驿道是鹤山“千里步道”示范段项目。从规划看,示范段东起鹤城镇的茶行街,西至宅梧镇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依托彩虹古道、乡村碧道、古街巷、田园村道、山林道等现有道路沿线串联起华南楼、彩虹古道、古亭古桥、田心村、五星村、水美乡村等众多文旅资源,总长约48公里。

鹤山“千里步道”项目规划图。

整个“千里步道”则突出三大特色:

其一,串联大雁山、华侨城古劳水乡及香草地等主打景区,饱含多元旅游体验,彰显张弛有道的生活方式,趣玩活泼多彩的乡村生态。

其二,融合红色元素,展现厚重革命历史,大力推广雅瑶宋氏大宗祠、龙口世昌温公祠、宅梧余氏大宗祠、址山张怀楼与鹤城华南楼等红色景点。

其三,探秘文物古迹,畅通文化传承路径,将铁夫画阁、梁赞故居、古劳水乡石板桥、龙口霄南鲜卑古村落及鹤城茶行街等文物建筑打包推介。

鹤山市相关负责人透露,将通过“千里步道”特色游径将各镇(街)的景点、餐饮、酒店串珠成链,拉动发展越野运动、休闲观光、人文体验等相关产业,擦亮“千里步道”特色游径品牌,打造一款集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特色美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人气网红文化旅游体育产品。

鹤山“千里步道”特色游径呼之欲出,彩虹岭古驿道焕发新风采,你会去打卡吗?

参考文献
[1] 鹤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鹤山县志[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2] 宋森传编写组.宋森传[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3] 徐晓星.鹤山春秋[M].花城出版社,2014.
部分参考资料由鹤山市文化馆提供,李锦飞对此文亦有贡献。

【南方+记者任龙

【图片】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李衡昌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