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外贸大考,佛企如何破局?

南方⁺ 记者

1

5月14日,又一个企业代表团从佛山出发,前往欧洲“抢订单”、开拓市场。在为期10天的行程里,近20位佛山企业家奔赴塞尔维亚、波黑、俄罗斯三个国家,开展经贸交流活动。

自去年11月佛山在全省率先组织企业家代表团出境开展经贸交流起,半年以来,一波又一波的佛山企业家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在企业家蜂拥出海“抢订单”背后,外贸正在经历着一轮大考验。

佛山海关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佛山外贸走出了V形反弹,前2月进出口在承压中前行,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4.7%,3月份进出口额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增长了6.2%。

在数据之外,外贸存在的结构性隐忧不容忽视。一季度佛山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RCEP其他成员国实现了出口高增长。但作为消费大市场的欧美发达国家,则呈现需求萎缩的态势,不少佛山企业反馈对欧美地区出口下降。

从全国范围内看,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了4.8%的增长。但我国对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仍是负增长。以这些发达国家为主的需求萎缩,无疑将给外贸行业带来严峻挑战。

今年4月底,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开年我国外贸实现了“开门稳”,“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外需的不确定性仍然是最大制约因素”。

外需的不确定性究竟给佛山企业带来了哪些挑战?崛起的新兴市场又带来了哪些机遇?

外贸迎来新考验。

外贸迎来新考验。

1

欧美的“内循环”

谢洽伟往年从不出国参加展会。他所创办的佛山市同泰升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下 称“ 同泰升”) 位于佛山禅城,是精密机械零件制造生产商,客户包括Mikron、大族、华数、瑞普华等知名企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同泰升是不愁订单的,客户向来稳定。

但从去年10月份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谢洽伟发现,国内外的需求和订单都在往下走。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年2月。“这也促使我要主动往外看,探寻新的机会。”谢洽伟说。

今年4月,同泰升首次亮相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下称“汉诺威工博会”)。这个被称为世界工业第一展的盛会,集聚了全球工业领域的领头羊,也被视为全球工业技术风向标。除了寻找新客户,在汉诺威工博会上,谢洽伟也带着疑问在寻找答案:订单去哪儿了?

“跟一个瑞士客户聊的时候,他们明确告诉我,订单会先满足欧洲企业,再往外输出。”谢洽伟说,当前欧洲整体需求不振,在此情况下,欧洲企业选择了“抱团取暖”,过去发往全球的订单,如今都流向了欧洲本土的企业,只有当欧洲企业做不了,订单才会“外溢”到全球其他地区。

在谢洽伟看来,欧洲也在启动“内循环”,他们要确保内部的企业订单满足了,再往外发订单。“当他们需求提高的时候,订单还是会往外发,但是目前需求不大的情况下,整个东欧就可以满足欧洲的需求。”

实际上,不仅同泰升,外需萎缩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成为阻碍企业出海的主因。

广东水晶岛智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水晶岛”)董事刘波对此也感触颇深。去年10月,当时隔三年再度前往欧洲考察子公司和当地市场时,刘波发现很多同行都已经库存爆仓。

水晶岛位于佛山南海,主营产品是智能水疗设备,拳头产品包括智能按摩浴池等。这是一个很小众的市场,在疫情前,水晶岛在全球市场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份额,其中在大洋洲板块更是接近50%的市场占有率。

疫情发生后,早期一度是利好这个行业,宅在家中的欧美民众对智能按摩浴池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这也促使欧洲出现了一批新同行。但地缘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对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一些欧洲国家甚至开始考虑限制使用智能泳池等大型耗能产品。

尤其再叠加通货膨胀,欧洲市场的消费需求受到了严重冲击。最终就出现了刘波在欧洲市场看到的一幕:产品过剩,需求起不来,卖不动了,由于库存过多,欧洲当地很多同行销售公司面临着倒闭危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国未来面临着三重挑战,其中第一个挑战就是全球经济低迷导致的外需萎缩。另外两重挑战则分别是地缘政治冲突导致贸易环境急剧恶化,以及成本抬升、逆全球化等因素导致全球贸易供应链布局重塑。

张燕生指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仅为1.7%,而全球实际GDP增长率仅为2.4%。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放缓必然导致外需萎缩,这将对中国外贸带来严峻挑战。

1

东南亚:客户 or 对手?

来自全球通胀高企、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带来的外需减弱冲击,从外贸数据上也可窥一斑。

从全国数据来看,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出口数据是负增长,但3月份数据超出预期,实现了正增长。然而从结构上来看,仍然存在隐忧。其中,对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均是负增长,而这四大经济体占到中国同期货物出口35.6%。

增速较快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东盟、俄罗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季度,中国累计对东盟出口1390.42亿美元,同比增长18.6%。

以上是全国大盘的情况,再回看佛山,一季度佛山外贸也是一条相似的“逆风翻盘”的曲线。

今年前两个月,佛山外贸承压运行,统计显示,1—2 月全市进出口总额1085.1亿元, 同比下降14.7%。其中出口总额939.2亿元,下降15.7%;进口总额 145.9亿元,下降7.1%,成为三年以来佛山外贸最“冷”的一个春天。

到3月份外贸情况开始好转,也成功让一季度实现扭负为正。一季度,佛山外贸进出口1925.4亿元,成功挺入全国前十,比去年同期增长6.2%,其中出口1689.9亿元,实现同比增长8%。

但同样的,佛山外贸增长的动力也主要来自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而不是传统的欧美市场。一季度,佛山对东盟进出口571.2亿元,增长64.6%,拉动同期佛山外贸进出口增长12.4个百分点。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分别增长32.7%、42%。

佛山外贸增长的动力也主要来自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佛山外贸增长的动力也主要来自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对东盟的出口增速为什么高?有专家分析,这一方面是中国给东盟的基础设施施工项目带动;另一方面是因为中间产品的出口增速高达17%,这意味着对东盟的出口可能伴随着一些中国加工制造业向东南亚地区的转移,这也是喜忧参半的。

其中,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加快,最典型的是纺织服装行业。纺织行业是我国外贸“出口大户”,产业转移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出口的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672.3亿美元,同比下降6.8%。

而根据纺织商会披露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纺织品出口320.7亿美元,同比下降12.1%,服装出口351.6亿美元,下降1.3%。其中,仅有东盟市场成为中国服装出口的增长点。一季度,中国对东盟出口服装40.8亿美元,同比增长30.1%。

佛山是纺织服装主要生产基地,纺织服装占据佛山出口贸易的较大比重。今年一季度以来,一些佛山纺织服装企业明显感受到了出口的压力。“今年我们对欧洲市场的出口额同比下滑了接近40%,但我身边为东南亚纺织产业提供面料的企业却产能紧张,机器从过年到现在一直没停。”佛山市顺德区栩驰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嘉文说。

另一位来自佛山南海西樵的纺织企业主表示,近年来全球很多国家对纺织服装溯源有了强制性的要求,必须要求服装企业提供原产地信息,这也促使同行将产能往外转移,“在最近一两年里,身边有不少同行将产能转移到了东南亚国家,而跟随产能转出去的出口订单,是不再回流了”。

1

机电业风景独好

相比之下,佛山另一传统优势产业——机电,则有着优异的出口表现。一季度,佛山出口机电产品841.4亿元,增长8%,增幅较前2月扩大22.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汽车零配件30亿元,增长62.2%。此外,一季度佛山出口高新技术产品75.7亿元,增长17.5%。

值得关注的是,在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背后,以储能为典型代表的新兴行业正迎来出口的“黄金期”,并且在欧洲市场有了新的突破。

佛山市索尔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变压器、逆变器等储能产品的企业。该公司外贸负责人杨山铨透露,企业以往聚焦中东地区市场,去年开始向欧洲市场拓展,开年以来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5%左右。

“尽管欧洲面临经济下滑等挑战,但由于能源危机,加上当地一直坚定推动家庭储能体系建设,因此我们新能源行业还是能够保持稳定增长。”杨山铨说。

新兴产业有机会,新兴市场也有潜力。不少佛山企业也在发掘欧美以外的新兴市场的机会。同样来自机电产业的佛山市顺德区乐普达电机有限公司(下称“乐普达”)今年参加了广交会,其间接待了六七十位来自东南亚、中东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客户。

乐普达外销总监区志刚表示,近年来美的、海信等国内知名家电企业纷纷在东南亚、中东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厂,带动了相关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成长。“这对于主营家电核心零部件的我们来说,意味着更加广阔的机会”。

实际上,在今年广交会上,不少向佛山参展企业下单或者表达合作意向的客户,都来自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的新兴经济体。除了乐普达,还有日丰集团收到的订单来自毛里求斯,志高空调收到的千万订单来自南美洲。

在汉诺威工博会上,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下称“嘉腾机器人”)的展位上首次迎来了阿根廷的企业团,“他们对我们的移动机器人(AGV)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阿根廷是我们的空白市场,机会很多,是蓝海中的蓝海。”嘉腾机器人副总裁陈洪波说。

RCEP成员国也成为重要的机遇市场。RCEP是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参加,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5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RCEP的生效给佛山制造带来了出口的新机遇。“去年,我们借着RCEP的东风,通过跨境电商成功将佛山制造打入了东南亚市场,实现全年业务增长约20%。”广东日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邱红波说。

尤其是在推动传统制造出海上,RCEP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以印尼为例,该国家是佛山陶瓷、服装鞋帽、铝型材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今年1月2日起RCEP对印尼生效,这也意味着佛山陶瓷等产业迎来新的机遇。

“RCEP对印尼生效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减免政策的基础上,企业可以获得新的关税减免,会给佛山外贸企业带来更多优惠。”佛山海关业务一处副处长黄伟华透露说。对于佛山陶瓷、铝材行业而言,如何紧抓RCEP机遇开拓东南亚市场很关键。

1

“展”出未来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全球都掀起了“抢订单”的高潮。正如谢洽伟所说,坐在“家里”接订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是考验企业主动出击能力的时候。

谢洽伟透露,借着这一波欧洲“内循环”的趋势,土耳其、波兰、匈牙利等欧洲国家同行也积极出击抢订单。“去年以来,土耳其等欧洲国家也依托‘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正抢占欧洲的市场份额。”

在汉诺威工博会上,谢洽伟也注意到,土耳其、印度等国家在展位位置、布置上都下了很大功夫。“比如土耳其的企业都集中在一个片区,并且采用了统一的外观包装,在整个展馆里面很突出,抓眼球,这是很有效的抱团行为。”

“一定要全球跑,我们公司就是靠全球跑才能实现增长。”佛山市凯晟德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照峰也强调订单是跑出来的,企业要主动走出去,全球市场的机遇还很大。

佛山企业积极走出去参加展会。

佛山企业积极走出去参加展会。

在今年4月,李照峰前往墨西哥看灯具展,他一向有跟佛山灯具同行老板电话交流看展感受的习惯。这一次在展会现场,时值北京时间晚上11时多,他仍忍不住给佛山两个灯具老板打电话,开口便是:“你们出来参展啊,这边只有一家中国企业,他们简直跟‘捡钱’一样。”

“太有感触了。”李照峰感慨,实际上市场机遇很多,但是真正敢于出去闯的企业其实并不多。中国照明行业占据全球超过2/3的市场份额,佛山也是照明产业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但李照峰坦言,在海外跑展会的时候,经常遇到国内的对手,但是几乎遇不到佛山同行。

“浙江、深圳等地同行抱团和走出去的意识是比我们强的。长期来看,市场仍在增长,但佛山照明在全国的地位会有影响。”李照峰说。

陈洪波也坚信企业要走出去。“世界很大,出去走走总会有收获,不管是参展还是逛展。”今年是嘉腾机器人第六次参展汉诺威工博会,在疫情肆虐的三年里,嘉腾也未曾缺席汉诺威工博会。

在汉诺威工博会上,嘉腾机器人不仅收获了订单和客户,也获取了全球最新的行业资讯,这些都成为企业发展的养分。自参加汉诺威工博会以来,嘉腾机器人每年均保持超过两位数的业绩增长。

“今年参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机器人。机器人是智能工具、是生产力、是未来。同时,大家都意识到了智造靠合作,唯有组团一起服务好用户。”陈洪波说。

在他看来,经济要有一段时间的复苏期是必然的,做企业要“淡定”,要遵循经济规律做,沉淀出自己的品牌、技术、产品和市场,当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自然能够赢得全球客户的尊重。

在前往参展途中,陈洪波与团队途经华为与中兴在欧洲的总部,他拍下了两张照片,记录下了这一刻。“发展才是硬道理,世界不会怜悯弱者。”他写道。

撰文】林东云 叶洁纯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