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健康生活方式 你我携手践行”为主题的第五届“520无限极社会责任日”活动举行。本次活动,启动“万家增健”公益项目、开展圆桌公益对谈等,推动公益慈善与优秀传统养生文化结合,培养社区群众健康生活理念,助力从源头上预防因病致贫返贫。
启动“万家增健”公益项目,
打造社区慈善基金示范点
为助力五社联动基层社区治理创新,推动社区慈善建设,同时带动更多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在无限极社会责任日活动上,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向广州市慈善会捐赠人民币20万元,启动“万家增健”公益项目,共同打造广州市社区慈善基金示范点,建立健康养生知识角,开展养生文化科普活动,为社区群众传递更多健康生活理念。
本年度该项目将结合善暖同路人社区慈善基金支持计划,依托广州市社区慈善基金网络建立一批增健养生文化知识角,结合社区慈善基金所在街道相关场室软硬件升级,展示养生文化、中医等健康知识,并与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组织策划一系列养生文化科普活动,推动公益慈善与优秀传统养生文化结合,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目前,广州市、区两级慈善会设立“社区慈善基金”821个,筹集善款6000余万元。其中,在广州市慈善会设立的107个社区慈善基金,筹集善款超1200万元,支持340多个社区慈善惠民项目。
此外,广州市慈善会大力实施“创善·公益微创投”、安居计划、微心愿善暖万家等项目,持续挖掘更多深耕社区的服务项目,撬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助力解决社区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汇聚各方力量,
共担健康责任
同时,来自社会各界的参会嘉宾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下,社会各界公益力量如何进一步承担责任和发挥作用,推动全民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主题展开了圆桌公益对谈。
南方周末研究院CSR研究中心主任兼公益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介绍了在推动全民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思路,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丰富公益参与形式,并通过项目平台连接多方资源。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与媒体事务总监、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前介绍无限极多年在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推动全民健康方面所作的努力,同时表示做好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既需要权威媒体推广,也需要下沉到社区,把真正科学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方式送进每一个家庭。
“采用让大家快乐参与并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方式宣传推广健康理念,有利于健康理念能更好地触达每一名群众的内心。”广州市慈善会筹募联络部部长、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卢志芳表示。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先后2次获得“中华慈善奖”。2022年,无限极联合广州市慈善会在三元里街道共同为100多户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以“党建+慈善”的力量,照亮群众“微梦想”。
疫情期间,无限极又向广州市慈善会捐赠价值483万元的物资,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以人为本,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追求。“十四五”规划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明确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广州市慈善会坚持以人为本,聚焦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全市慈善组织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矢志不渝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
早在2010年,广州市慈善会便设立了“广州市慈善医疗救助项目”,十几年来,大力整合政府、医院、企业及社会组织的救助资源助力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效缓解困难群众家庭经济负担,累计惠及困难群众十余万人次,救助金额超10亿元。
2022年,为更好保障辖区居民生命安全,提升社区急救能力,广州市慈善会积极开展“善暖社区‘救’在身边”AED捐赠项目,向全市176个镇(街)各捐赠一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并在每个社区开展集中培训工作,为社区培训专属急救员,助力实现“救”在身边。截至目前,已组织528人次志愿者开展培训176场。
同时,广州市慈善会积极联动企业定制系列社区健康项目,与凯德集团(中国)及其公益分支凯德希望基金发起“为明天,你一定掂!”广州市善暖社区防疫关爱行,联合社区慈善基金发放防疫健康包,并在社区开展防疫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联动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多个社区门店,开展大参林益耆圆梦活动,助力实现长者健康心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