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 “这条小鱼在乎”刷屏!看着看着就哭了

+音
+ 订阅

+音 | “这条小鱼在乎”刷屏!看着看着就哭了

00:00/00:00

南方有“+音”,每周末晚10点与您准时相约。

5月13日,一位网友分享的一张图片获赞数万。

图片

图片内容显示,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一项名叫“这条小鱼在乎”的奖助学金正在发放。

图片

13日晚,厦门大学官方微博发文介绍了“这条小鱼在乎”助学金名字的由来。

据了解,《这条小鱼在乎》是部分地区的一篇小学课文,它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海边奋力拯救困在浅水洼中即将被晒干的小鱼的故事。

课文中散步的男人说:“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我知道。”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图片

不少网友在刷到这条消息时,纷纷回想起了自己学习时的收获和感动。有人表示:“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更有网友咨询如何参与这项公益项目,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爱心接力棒一直传递了下去

1999年,三合中学因为当时办学紧张,到了晚自习后就不再供电了。学生们想读书,就需要自己点蜡烛学习。

图片

厦门大学第一批支教团成员张秀丽所教的学生,他们留在教室里自学时,都是点的蜡烛。

有的时候为了省钱,他们还两个人共用一支蜡烛。张秀丽说,她的脑海中一直有一个画面:

“有一天晚上我备完课,准备去拉上窗帘,然后要休息。当我走到窗边的时候,我就看到外面有一群孩子,这一群孩子就透着我房间里透出去的光,在那里看书。”

自1999年以来,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足迹遍布宁夏海原县、隆德县、闽宁镇等地,年复一年,讲述着“一条小鱼”的助学故事。

厦门大学第9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深夜备课。

厦门大学第9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深夜备课。

可能这些举动并不会改变整个世界,但是对于那些被帮助到的人,却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改变。

截至2021年1月,厦大研究生支教团募集“一帮一”助学金近1070万元,累计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近2万名,帮助超过5000名孩子留住求学梦想,救助2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图片

这些数字也在不断更新,过去一年,厦门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彭阳分队,发起“这条小鱼在乎”奖助学金品牌项目,募捐资金22.68万元,资助了宁夏彭阳一中320名学生。

“捧起小鱼”,量虽然微小,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帮助他们学习,甚至能重塑他们的未来、改变他们的命运。

跨越千里,传递着爱与力量,研究生支教团的故事,还在祖国大地上继续书写,靠近光、成为光,不放弃每一条小鱼,相信爱终将抵达远方。

勿以善小而不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平日里忙忙碌碌,奔波在人生旅途,谁也保不准自己会遇到啥事儿,这时就需要有人拉一把,不见得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许就是举手之劳。

在浙江宁波,有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大爷撑着两把伞,在雨中为楼下住户的衣服和被子挡雨,一直到邻居回来收完衣物才离开。

图片

网友配文说:刚才那一场突如其来的雨,让那些勤劳的人措手不及,但是能碰到这样的好邻居,真是三生三世修来的福气,正能量!

可能你感觉没什么,可是被你帮助的人心里肯定是感激涕零,他也会学着你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所谓举手之劳,也足以温暖整个世界。所谓世界,往大了说是全人类,小一点来说,就是自己生活的圈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你的小小举动或许能改变别人的轨迹。不一定能帮助所有人,但能帮一个是一个,因为这条小鱼在乎!

今天的“+音”到此结束,感谢聆听。

【来源】共青团中央、看看新闻

【主播】张家驹

【录制】黄泽伟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卓佩仪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