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生态文明氛围浓郁:
抬头,是醉人的“天空蓝”,
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
漫步,是浪漫的“花海红”,
鱼翔浅底、水鸟翩跹,
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
生态画卷铺展开来!
今天
一起来解锁
生态横琴的千姿百态,
感受绿美气息~
横琴岛内,大小横琴山一南一北相对而望,天沐河从中流淌而过,构成了“两山夹一河”的独特地貌,兼具湿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态景观。其中森林面积为3051.35公顷,芒洲和二井湾湿地面积约383公顷。
近年来,横琴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大小横琴山造林、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等项目,细细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天沐河两畔、花海长廊、湿地公园、小横琴步道……景色宜人的自然空间逐一成型,森林覆盖率高达32.68%,让“抬头见绿、出门见景”成为了居民的生活常态。
生态景点
天沐河生态长廊
天沐河生态长廊沿天沐河而建,全长约7.2公里。波光潋滟的河道上有赛艇穿梭,两岸风光无限。
长廊还建有环形自行车绿道,分为大小环线,大环线总长15公里,小环线长1公里,可供市民游客沿河边散步、跑步或骑行。
二井湾湿地
在繁华与山野之间,美丽的湿地调剂着城市发展和自然禀赋。
二井湾湿地公园内有红树林植物保育带、修复湿地植被、湿地景观带,水域蕴含红树林,是横琴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红树林湿地系统。
今年春天,二井湾湿地公园迎来横琴首条自然教育径的落成,全方位展示二井湾湿地公园的动植物资源相关知识。
花海长廊
夏季的花海长廊林木茂密,花影摇曳。
绿道沿着马骝洲水道蜿蜒,全长约13.6公里。沿马骝洲水道望去,澳门观光塔就在眼前,偶有白鹭掠过水面。
择一个周末,与三五好友,在花海间搭上一顶帐篷,漫步芦苇丛,耳闻鸟叫虫鸣,怡然自得。
合作区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禀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同时,合作区又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是候鸟迁徙过程中重要的停歇、觅食和栖息地,鸟类资源十分丰富。
截至目前,横琴岛已探明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8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共37种。
小灵猫
野生植物方面,共记录到597个物种,其中金毛狗蕨、黑桫椤、凹叶红豆、胀荚红豆、软荚红豆、土沉香、野茶和山橘共8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生态景点
芒洲湿地公园
芒洲湿地公园是原生态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鸟类、鱼类及红树植物最为代表,园区内拥有栖霞观鹭、渔歌唱晚、三台揽月、九曲莲桥等多个景观,凭栏远眺,能看见白鹭在水边觅食,绿头鸭欢聚一“塘”。
公园每年还为琴澳青少年们提供了鸟类观察与水质净化学习的场所,同时也向年轻一代传递着生态文明新理念。
小横琴山步道
小横琴山步道分为东西线两条线路,总长约14.6公里,风光迥异各具特色。
西部绿道从横琴公社出发,依涧慢行,饱览山色,沿途可欣赏到软荚红豆、山茶花、酸藤子等野生植物。
东部绿道则以琴澳城市风光为伴,抵达山巅可俯瞰横琴金融岛,隔海遥望澳门。
在合作区,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从公园绿地到市政道路,从自然村居再到河系治理,很多地方潜藏的“海绵”巧思正悄然改变居民的生活,一座会“呼吸”、更宜居的“新家园”正加快形成。
截至今年4月底,合作区已完工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71个,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区域面积共58.28平方公里。
生态景点
赛艇公园
赛艇公园坐落于天沐河河畔,滨河的海绵景观设计和城市雨洪管理的有机结合,在滞蓄、净化雨水的同时,为横琴镶嵌了一道绿色的生态风景线,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周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公园以赛艇文化为主题,建设有钟文耀纪念园、赛艇码头、艇迷广场等内容。
夕阳西下时,天沐河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泛着金光,岸上的风铃木、宫粉紫荆都沐浴在温柔的霞光中。伴着两岸美景,一艘艘赛艇在碧水中跃动,展示着横琴的活力与生机。
在横琴,山水之美交汇在这里,
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
不来横琴,
怎知景色如许?
期待你和我们一同
领略生态横琴的无穷魅力。
【来源】横琴在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