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街道
作为中山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制造业当家战略版图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
很多人只知道这里工商业发达
夜间经济繁荣
却不知道
这也是一座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区
积淀孕育出丰富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醉龙舞、扒仙艇、左手棍
罗梁醒狮、罗梁武术
……
截至目前
西区已成功申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凝结和传递了一个地域的
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
今天
小编邀你一同了解
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带你观非遗、赏非遗
从不同角度领略非遗之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舞(醉龙)
龙舞(醉龙),俗称木龙舞、转龙头、舞柴龙、舞龙船头等,是流传甚广的一种民间舞蹈,发源于西区长洲村,起源于宋,盛于明清,原为自发的即兴跳神舞蹈,后发展成道具舞蹈,每年在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祭祀后举行的巡游活动中表演。
醉龙舞融武术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于一体,舞蹈内容包括拜祀、插金花、请龙、三拜九叩、喝酒、席间舞龙、灌酒、巡游等。表演过程中,舞龙者需先被灌入足量的酒,然后带醉而舞。如稍稍清醒,持酒埕者必从旁强灌,务使之进入沉醉状态。因此,舞龙者所到之处酒香弥漫,似醉非醉的舞步看似踉跄,实则精彩。
2008年,醉龙舞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洲扒仙艇
长洲扒仙艇来源于我国传统龙舟文化。相传大约在明万历年间,某年香山县举行的大型龙舟赛发生事故,大浪翻覆数条龙舟,许多龙舟手罹难,此次灾害令村族认为长洲不适宜赛龙舟,遂留下不赛龙舟的祖训。后来,为了延续端午节的祀神活动,长洲村恢复了赛事,并寄意当年罹难的亲人是升了仙的美好祝愿,将比赛用船称作“仙艇”而不称龙舟。且仙艇的用材、外形也有了相应的变化,用轻的杉木而不再用重的坤甸制作,去掉龙头、龙尾,成了现在看到的两头尖、船身狭长的造型。
长洲扒仙艇于每年端午节在中山西区长洲北部的狮滘河上举行,扒仙艇的参赛队伍(通常以村或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组队)会给每艘仙艇起一个响亮的名号,如“龙”“腾”“飞”“仁”“麟”“气”等象征吉祥、寓意好运的字眼。仙艇下水前,会举行装点、抬艇、主礼致辞、祭祀酬神、蘸拂仙水、响鼓鸣炮等仪式,各参赛队伍以一艘仙艇出赛,每艘仙艇20名选手,俗称“扒仔”。此外,每艘仙艇上还必须有该地年纪最大的一名男性长者坐阵。仙艇赛以速度快者为胜,赛后还会组织聚餐,并以烧猪、烧酒等食品作为奖品。
2016年,长洲扒仙艇被列入中山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长洲左手棍
长洲左手棍,是流传于中山西区长洲一带的传统武术项目,传承时间近一百七十年。其主要特征是“工于实战,以左克右”,传统套路共四套,其中代表性套路共八十六式;以左手为前锋手,故称左手棍法。棍法有提、拦、点、拨、压、扫、铲、挞、勾、撩、挑、削、劈、挂、圈、冚、枪等,以及败阵棍、下马枪、回马枪、仆地虎、摊尸棍、吊云枪、大小葫芦等特殊技法。长洲左手棍使用的棍为木质,长约2.7米,一头粗、一头细,俗称“鼠尾棍”。
2020年,长洲左手棍被列入中山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山罗梁醒狮
中山罗梁醒狮,是南狮流派之一。罗梁,是创始人罗悦胜、梁国荣的姓氏合称。经过一百多年、五代人的传承发展,罗梁醒狮以扎实的腰马功架、灵活的身形步法,配合雄壮激昂的鼓乐,将醒狮的各种表情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受大众喜爱。
中山罗梁醒狮将北狮技艺融入南狮舞法,讲究功架和腰马,起落有势,动作威猛粗犷,主要通过马步、弓步、虚步、插步、跳步、独立步、开合步、麒麟步等步法,动作的力度、节奏和鼓乐配合来表现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种表情,以及睡醒、洗脸、出洞、觅食、过桥、惊疑、扑食、满足、饮水、醉酒、归洞等各种神态。表演内容巧妙融入了民间传说及历史典故,表现形式丰富,令人赏心悦目。
2022年5月,中山罗梁醒狮被列入中山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山罗梁武术
中山罗梁武术传承时间超百年,技术体系全面且保存完整,传承人群体庞大,在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力。一百多年前,罗梁武术创始人之一罗悦胜先随陈长毛学蔡李佛拳,后学少林功夫;另一创始人梁国荣则师从其父梁容胜,学得一手洪佛派功夫。因此,罗梁武术的技术体系是博采多家之长,拳术、十八般兵器一应俱全。此外,还有用锄头、扁担、龙船桨、竹梯、长凳、雨伞、纸扇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编排的武术套路,和仿动物、飞禽和昆虫的动作形态编排的武术套路,以及蝉翅刀等独特的器械和相应的套路,拳术、器械、对练套路超过一百套。
罗梁武术的主要特征为步法稳健、身法灵活、手法多变、劲力长短互施,套路工整、老少皆宜,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备。2023年3月,中山罗梁武术被列入中山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好消息!
只要参加5月26日—28日
在西区富华道天悦城广场举办的
第十三届中山市西区街道
醉龙文化活动
便可近距离观赏以上非遗项目
活动现场还设有非遗集市
带你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之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