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句流行语
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这句话其实包含了一种小儿常见的急腹症
肠套叠,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肠打结”
一旦发生肠套叠
患儿会发生腹痛、呕吐
同时肠管血液循环受阻
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危及生命
近日,广医三院黄埔院区(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成功为一名2岁的肠套叠患儿实施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成功为小儿解“套”。
2岁女童腹痛难忍,竟是“肠打结”!
“哎呀!肚子好痛!肚子好痛啊……”,一天下午,在广医三院黄埔院区的急诊大厅里,2岁的思思(化名)不停地在婴儿车上哭闹。
“一会儿医生看看是什么虫虫咬你,肚子很快就不疼了啊”妈妈一边在小思思耳边轻声地安慰着,一边用手轻轻揉着孩子的肚子试图减轻她的痛苦。不到10分钟,思思骤然停止了哭喊,说肚子不痛了,闹着要回家!
孩子“不治而愈”,周围候诊的家长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但思思妈妈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来,思思的肚子疼已经持续两天了。
“我一开始以为孩子吃错东西了,给她吃了治肚子痛的药,但还是不间断地喊痛”,这两天里,思思总是一阵阵地肚子疼和哭闹,但很快症状又会消失,这让妈妈很是担心,急忙带思思到医院就诊。
小儿外科王勇主任为思思做了细致的检查。只见超声显示屏上,思思的肠道出现“同心圆征”、“套筒征”,思思反复阵发性哭闹的“真凶”浮出水面——肠套叠!
肠套叠图例
广医三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王勇介绍,肠套叠俗称“肠打结”,表现为近端的肠管套入远端,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75%发生在2岁内,与腹泻、饮食改变、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
几种常见的肠套叠类型
肠套叠有如下症状:
壹
阵发性哭闹/腹痛:婴儿难以表述症状,多表现为阵发性的哭闹,发作间隙如平常无异。幼儿以腹部剧烈绞痛为特征,病程后期,疼痛发作间隔缩短,可呈持续性疼痛。疾病后期可因肠管缺血出现肠坏死,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贰
呕吐:常继发于腹痛,呕吐物中可见食物残渣、胆汁等。
叁
果酱样便:家长常以便血为首要症状就诊,为稀薄粘液或胶冻样果酱色便。
肆
腹部包块:部分患儿可在安静状态时,摸到腹部腊肠样包块。
伍
肠坏死:肠套叠起病急,疾病后期可因肠管缺血出现肠坏死,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安全高效的水压灌肠:
小儿肠套叠治疗的新选择
“所幸孩子的全身情况挺好,我们准备先采用无创的方案进行治疗”。明确病因后,小儿外科王勇主任医师边向思思妈妈耐心地讲解着病情,边紧锣密鼓协调相关操作准备。
“孩子这么小,治疗会不会对她造成伤害啊?”看着痛的眼泪直流的思思,妈妈很是担心。王勇主任介绍,在临床上,早期诊断的小儿肠套叠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在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该方法虽然有效,但儿童会暴露于X线辐射中,会受到辐射的伤害。
广医三院黄埔院区(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目前采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疗法治疗小儿肠套叠,对比既往X线监测下空气灌肠,有以下优点:
1、避免了 X 线透视下对婴幼儿的持续性放射线损伤,患儿和家属对治疗的接受度较高;
2、复位全过程配备压力检测及安全泄压装置,灌肠复位过程更为安全;
3、采用温盐水灌肠,对肠管造成的刺激小,患儿舒适度更好;
4、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对频繁发生肠套叠及治疗后病情复发的患儿,可多次进行治疗;
5、可避免因手术引起的创伤。
在办妥入院手续进入病区后,王勇主任医师团队为思思建立好静脉通路,开始进行超声监测水压灌肠复位术。“通了,通了!”在超声监视下,经过四十分钟左右的复位,生理盐水从思思的结肠流入小肠,“同心圆征”消失,思思的腹痛也立马消失了。
王勇主任医师团队为思思
进行超声监测水压灌肠复位术
王勇主任提醒,治疗小儿肠套叠不能拖!如发生肠套叠未能及时就医,严重者可能出现肠坏死,威胁患儿生命。如果发病时间长,超过48小时或患儿病情表现较重、精神状态较差,就需要手术治疗,宝宝会承受更大的痛苦。因此,当孩子出现哭闹不安、呕吐、阵发性腹痛、果酱样大便、腹部包块等情况,家长应重视并带小孩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广医三院黄埔院区(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护佑患儿生命健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小儿外科当前团队拥有高级职称4位,硕士研究生导师3位,博士4位,硕士6位,国外研学经历3位,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医院建有合作关系;护理团队优秀,均为护师及以上职称,拥有丰富的小儿外科护理经验。
住院病房高标准设置,专用手术室配备高清腹腔镜系统、电子纤维内窥镜系统、膀胱镜系统、超声诊疗系统、新生儿保育系统、呼吸机等。
小儿外科诊疗范围覆盖从新生儿到14岁之间需要外科诊疗的所有疾病,包含以下专业:小儿普外科、小儿心胸外科、新生儿外科、小儿泌尿生殖外科、儿童肿瘤外科、小儿矫形外科、胎儿外科MDT。
科室始终贯彻微创、隐痕、无痛等理念,积极推广胸腔镜、腹腔镜、膀胱镜等技术,实现“术中无血、术后无痕”,使广大患儿获得疗效好、创伤小的诊疗方案。
医学指导
王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广医三院黄埔院区)
小儿外科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学科带头人,小儿外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哥伦布州立儿童医院研修和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辛辛那提儿童医院、丹佛医院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会定期邀请专家共同合作手术和临床诊疗。已经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及多项省市级重点课题。发表SCI论文及国内核心杂志文章数篇。
专业专长 :小儿外科疾病的诊治,方向为肛肠畸形及肝胆畸形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1、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闭锁尤其复杂肛门直肠畸形的诊断与治疗,处于国内领先,已经开展了特色的一穴肛重建。2、肝胆疾病的治疗,胆总管囊肿的微创治疗,胆道闭锁的手术治疗等。3、大便失禁的治疗,开展了肠道管理系统和马龙手术(Malone术)相结合方法的综合临床治疗 4、已广泛开展小儿先天疾病的微创治疗。
文 | 广医三院
图 | 部分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