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紫玉挂香枝,又至三华李熟时。六月初夏,绿树荫浓,“韶之仙邑”翁源又渐渐步入了桃李芬芳、硕果累累的季节。红彤彤、沉甸甸的三华李颗颗饱满、红润诱人、爽脆清甜,片片绿叶掩映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甜香。
一方山水孕育一方风情。如此奇珍异果,诞生于翁源这片神奇的文化沃土,其来历必定有着非凡之处。如果你也对这个话题好奇已久,不妨一起来了解关于“李”的前世今生。
一提到李子,想必很多人的牙齿已经开始酸涩。但如果你驱车来到翁源,咬一口这里满覆果霜的地道三华李,一定能打开你新世界的大门。饱满浑圆的李子汁水欲滴、滋味脆爽,青红交加却没有丝毫酸涩,甚至比红润的李子还要清甜。
翁源三华李种植历史悠久,据清嘉庆《翁源县新志》记载,翁源县三华镇(现归属龙仙镇)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有三华李种植,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辞海》云:翁源县,广东省北部,南朝梁置县,农产有稻、甘薯等,特产“三华李”。
《中国土特名产辞海》曾载:明朝崇祯年间,山西布政司翁大立久闻翁源人杰地灵,千里寻源而来,其时县令朱景运献上罗江(即当今滃江)蜜李,入口异香贯体,翁大感惊奇,问是何物,答曰“三华李”。此后,“三华李”的称呼便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三华李的起源,还有着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一千多年前,晚唐诗人邵谒年轻时在广东翁源的三华地段,择一江心巨石,修筑书堂苦读诗书。滃江流水潺潺,堂内书声琅琅。一日,附近九仙嶂有一仙翁云游到此,见邵谒神情疲困仍手不释卷,感动至极,随赐青果一枚。邵谒吃完青果,顿觉困意全消,神清气爽,精力倍增。他急忙捡起果核,栽种于江边的鸭麻湖畔。后来,这种青果因“三华”地名而被人们称为“三华李”,世代相传。
“岭南五才子之一”的邵谒爱吃的青果,也让众多文人墨客为此流连忘返。清朝文人林耀东曾写下《吟李诗》,赞美三华李的优良品质:圆匀颗颗似明珠,贮向晶盘映玉壶;多少奇珍谁比美,三华佳果世间无。
市面上的李子品种繁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李子都能叫三华李。唯有在翁源这块风水宝地,独特的土壤和气候环境下,种出的正宗三华李才能拥有这与众不同的浓甜味道。翁源独有的品种“白脆鸡麻李”,也让翁源三华李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
当地人常说,没有一颗甜的三华李可以走出翁源。想要吃到地道新鲜的三华李,那就在带着初夏味道的六月里,踏上旅途,来翁源尝一口清甜脆爽吧。
2023广东翁源三华李文化旅游节暨农文旅高质量发展大会启幕在即。
6月2日,让我们与“李”相约,不见不散。
【南方+记者】范永敬
【通讯员】翁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