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出炉!广东14家百年侨刊和54位侨刊人获表彰,快为Ta点赞

粤洋记
+订阅

5月26日下午,为纪念广东侨刊乡讯创刊115周年,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指导、广东省期刊协会主办的首届“广东百年侨刊”证书颁发仪在广东华侨博物馆举行。

会上,宣读了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关于颁发“广东百年侨刊”证书的决定,14家百年侨刊被授予证书和光荣匾;同时,发布广东省期刊协会“广东百年侨刊奉献奖”表彰名单,54位在百年侨刊工作10年以上的个人被授予“广东百年侨刊奉献奖”

侨刊乡讯既是记录华侨文化历史和侨乡变迁的“活化石”,更是华侨华人舒缓乡愁的“集体家书”。目前,广东省侨刊乡讯共150种,其中报型9种刊型141种,年发行量达2600多万份,发行覆盖17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万海外侨胞

一纸家乡事,带动万缕情!百年来,一代代侨刊人热爱这份事业,在流金岁月中薪火相传,兢兢业业,书写了一刊传乡音、五洲暖侨心”的感人篇章。

邀上亲友一同为“广东百年侨刊奉献奖”得主点赞(可多选,排名不分先后)

为“广东百年侨刊奉献奖”得主点赞(可多选) 吴耀汉,《文楼乡音》社长 吴卓文,《文楼乡音》副主编 吴真光,《文楼乡音》副主编 吴维新,《文楼乡音》副主编 吴胜厚,《文楼乡音》编辑委员 吴子球,《文楼乡音》编辑委员 吴华让,《文楼乡音》编辑委员 吴国焕,《文楼乡音》编辑委员兼财务 蒋伟正,《沙堆侨刊》社长 黄华石,《沙堆侨刊》常务副社长 高留磅,《沙堆侨刊》编辑顾问 李如松,《沙堆侨刊》主编 林沃茂,《沙堆侨刊》编委 廖国权,《沙堆侨刊》编委 李柏球,《沙堆侨刊》编委 何志恒,《新宁杂志》社长兼总编辑 吕秀华,《新宁杂志》副社长兼副总编 黄国华,《新宁杂志》职员 伍新雄,《胥山月刊》社长 伍建伦,《胥山月刊》副主编 伍沃新,《胥山月刊》副主编 谭立强,《台山光裕月刊》总编辑 谭兆金,《台山光裕月刊》副总编 谭长进,《台山光裕月刊》副总编 谭灿辉,《台山光裕月刊》副总编 谭国添,《台山光裕月刊》副总编 谭绮华,《台山光裕月刊》副总编 谭炳基,《台山光裕月刊》副总编 李伟璋,《康和月刊》主编 李轶俦,《莘村族刊》社长 李建新,《莘村族刊》副社长兼总编辑 李沾民,《莘村族刊》编委兼会计 李富明,《莘村族刊》摄影发行 李寿坚,《敬修月报》副社长 李剑昌,《敬修月报》副总编辑 周国安,《茅冈月报》责任编辑 方健行,《茅冈月报》通讯员 周坚石,《茅冈月报》通讯员 周伟雅,《茅冈月报》通讯员 张定伟,《沙冈月刊》社长 张青炜,《沙冈月刊》主编辑 张新森,《沙冈月刊》编委 张宽梓,《沙冈月刊》编委 张滚庆,《沙冈月刊》财务 黄武荣,《新民月报》原社长 黄荣柏,《新民月报》原主编 周伟新,《新民月报》原会计 周桥洽,《新民月报》财务出纳 吴鲁亨,《楼冈月刊》原主任 吴健祥,《楼冈月刊》原主编 吴荣忠,《楼冈月刊》原编委 吴资杰,《楼冈月刊》原出纳 袁东平,恩平市侨联原一级主任科员 吴彩云,《恩平公报》原副社长 提交

有没有你熟悉的侨刊人?通过你们的小手,Pick出你们最想了解的侨刊工作者。

南方+客户端将根据网友们的点赞,选取呼声最高的几位,讲述他们的故事。

春华秋实,时序更替;侨刊不语,情义入心

快来为你心中的最美百年侨刊点赞(可多选,排名不分先后)

为你心中的最美百年侨刊点赞(可多选,排名不分先后)(可多选) 《新宁杂志》,1909年创刊,台山市新宁杂志社主办 《台山光裕月刊》,1917年创刊,台山市侨联主办 《康和月刊》,1922年创刊,台山市三合镇侨联主办 《胥山月刊》,1919年创刊,台山市侨联主办 《莘村族刊》,1922年创刊,台山市侨联主办 《敬修月报》,1922年创刊,台山市侨联主办 《开平明报》,1922年创刊,开平市侨联主办 《茅冈月报》,1919年创刊,开平市百合镇归侨侨属委员会主办 《沙冈月刊》,1914年创刊,开平市沙冈中学校董会主办 《楼冈月刊》,1921年创刊,开平市楼冈侨联主办 《新民月报》,1919年创刊,开平市蚬冈镇侨联会主办 《沙堆侨刊》,1922年创刊,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侨联主办 《文楼乡音》,1918年创刊,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侨联主办 《恩平公报》,1922年创刊,《恩平公报》社主办 提交


1.《新宁杂志》

△创刊之初的《新宁杂志》。新宁杂志社供图

△创刊之初的《新宁杂志》。新宁杂志社供图

创刊于1909年2月,是中国首家公益性侨刊。114年来,它因世事变幻而四度停刊,四度复刊,但其爱国、爱乡、民生、乡土、亲情的办刊风格和特点始终未变。1978年12月,第四次复刊,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复刊的侨刊,现向近5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赠阅。《新宁杂志》多次在全国、省、市侨刊乡讯评比中荣获一等奖。1990年9月,其被选送参加在北京和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中国国际期刊博览会。2021年,获江门市侨界贡献奖。

2.《台山光裕月刊》

图14《恩平公报》  南方+ 龚春辉 拍摄

台山市谭族侨刊,创刊于1917年。通过报道乡讯,旨在联系情谊、服务乡亲、建设侨乡。创刊以来共编印120多期,发行到美国、加拿大、英国、东南亚等地。该刊为16开全彩印刷,要目包括乡音族闻、台山消息、文化教育、侨邑专载、名人轶事、史料漫笔等,是颇具特色深受宗亲喜爱的“集体家书”,在“台山市侨刊乡讯梅健行奖”评比中屡获殊荣,曾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侨刊乡讯”。

3.《康和月刊》

图14《恩平公报》  南方+ 龚春辉 拍摄

创刊于1922年,取三合康和学校校名为刊名。曾于1949年停刊,1984年复刊。出版发往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30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区,主要栏目有专论、区闻、三合通讯、兴学篇、公益篇、致富篇、乡亲往来、家乡人物、地方小志、文苑、诗坛、家乡风采、县闻等,报道家乡信息,介绍家乡建设新况,联络海外乡亲,促进家乡公益事业发展。曾获广东省侨刊乡讯评比三等奖。

4.《胥山月刊》

图14《恩平公报》  南方+ 龚春辉 拍摄

创刊于1919年2月28日,是伍氏族人的精神家园,每年出版三期,免费供海内外107个国家和地区的伍氏族人阅读,也欢迎其他姓氏的友好人士阅读,其出版和办公经费是依靠海内外伍氏族人和友好人士的热心捐款。

5.《莘村族刊》

图14《恩平公报》  南方+ 龚春辉 拍摄

前身是《潭州月刊》,创刊于1922年,以报道乡情、传播乡音为宗旨。1938年春,旅外热血青年目睹国难当头,组织成立“莘村青年社”,动员民众,一致抗日,易名为《战时莘村》,后又更名为《莘村族报》;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莘村族刊》,且沿用至今。因历史原因,《莘村族刊》曾几度停刊。1983年秋,在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倡导下,《莘村族刊》重获新生,其宗旨:宣传党的侨务政策,沟通侨情、传递乡音,促进家乡建设,共建美好家园。自复刊后,每年出版三期。

6.《敬修月报》

图14《恩平公报》  南方+ 龚春辉 拍摄

1922年,由李衮宸、李典宝、李星衢商议,组织李氏学会,创办《李族月镜》族刊,并筹建族校敬修学校。1928年4月建成李氏大宗祠,以李氏大宗祠为第一校舍,开办敬修初级中学,以任堂祖祠为第二校舍,改为敬修初级中学小学部。1950年以后停刊,1987年复刊,改名为《敬修月报》,设有乡音族事、宗彦风采、校园芬芳、诗文撷英、侨邑要闻、老子文化、保健养生、社务等栏目,联络海内外宗亲、传递乡情侨情,成为海内外李氏宗亲的精神家园

7.《开平明报》

图14《恩平公报》  南方+ 龚春辉 拍摄

创办于1922年,由加拿大侨胞谢奕彬、关雨田创刊。其宗旨是“宣达国情乡讯,以慰海外侨胞怀念之殷,宣传家乡公益事业之兴办,以促进家乡之发展”。初时为日报,不久改为周报。1944年停刊;1949年7月出版几期后,又再停办;1955年4月复刊,曾发行五大洲;1966年停办;1981年7月复刊;1982年停刊;1988年10月再度复刊至现在

该刊栏目有乡情辑要、图片新闻、侨务活动、海外侨情、文坛艺苑、侨乡新影等,发行至美国、加拿大、秘鲁、英国、泰国、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尼、文莱、新加坡、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复刊30多年来,多次获广东省侨办表彰,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侨刊。

8.《茅冈月报》

图14《恩平公报》  南方+ 龚春辉 拍摄

1919年3月创办,主要发行美国、加拿大、东南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该刊向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及时传递市镇要闻、乡闻、侨讯等家乡建设信息,促进与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沟通联系,鼓励广大侨胞乡亲为故乡多办公益事业。抗日期间,兵荒马乱,生活无稳定,水路不通,曾停刊几次。上世纪80年代复刊,至今已39年。

9.《沙冈月刊》

图14《恩平公报》  南方+ 龚春辉 拍摄

开平市较早期以沟通乡音侨情、联系海内外宗亲的民间刊物,《五邑侨刊图志》《开平百科全书》和《开平县志》都记载着其1914年创刊,原为《沙冈月刊》,后改《沙堤月镜》《沙冈月镜》《沙堤月刊》,1947年由沙冈留穗(广州)学会接办,改为《穗沙月刊》;1949年停办;1953年复刊,复名为《沙冈月刊》;1965年停刊;1981年复刊。其设有开平市讯、名人专访、乡音侨情、校园文化、医疗卫生、史海拾贝、文艺杂萃等专栏,既承先辈谆厚、纯朴的美德,更以沙冈人爱国爱乡、为梓里服务的精神启迪后人。

10.《楼冈月刊》

图14《恩平公报》  南方+ 龚春辉 拍摄

1921年创刊,至今已100多年。当初由吴在民、吴荫民、吴坚鲁等乡贤共同筹办经费而成,地点设在开平市楼冈圩冈陵阅书报社内,每季度一期。后来,由于经费不足,转至广州市继续举办。受“七七事变”影响,《楼冈月刊》被迫停办。待到抗战胜利后,《楼冈月刊》复刊。新中国成立后,《楼冈月刊》再次停办,几年后复刊。上世纪60年代,《楼冈月刊》又一次停办。1981年,其再次复刊至今。

11.《新民月报》

图14《恩平公报》  南方+ 龚春辉 拍摄

1919年2月,为了沟通家乡消息,争取侨心,发扬侨胞爱国爱乡之优良传统,开平市蚬冈镇坎田莲子里旅美华侨周道万联合时年新学界大学生及启新学校的进步老师,创办《新民月报》。改革开放后,《新民月报》到海内外乡亲大力支持,于1981年春节复刊出版第一期。当时定为每年出版四期。这本“集体家书”,对推动侨乡的经济发展和乡村修桥造路,以及凉亭闸阁、新旧祠堂维修和村容村貌改造,兴建学校、医院、公园、农村水塔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12.《沙堆侨刊》

图14《恩平公报》  南方+ 龚春辉 拍摄

创刊于1922年,由新会沙堆莲塘里廖益吾先生(私塾教师)出钱,并组织人力创办《沙堆公安月刊》,成为新会最早侨刊之一。1931年《沙堆公安月刊》更名为《沙堆侨安月报》。抗战胜利后,《沙堆公安月报》改为《沙梅侨安月报》复刊,继续办到1949年,由于各种原因停办。1981年,更名为《沙堆侨刊》复刊至今。一百多年来,该刊搜集整理并撰写的侨乡故事,为研究和传承沙堆侨文化保存大批珍贵资料。

13.《文楼乡音》

图14《恩平公报》  南方+ 龚春辉 拍摄

为了加强学校、家乡与海外乡亲的联系,原文楼学校教师在时任校长吴步蟾的支持下,积极与当时旅居美国旧金山的乡亲联系,于1918年创办《文楼月报》。1942年,因日军侵占文楼,学校解散,《文楼月报》被迫停刊。

1984年,乘改革开放之风,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文楼学校一批退休和在职教师联络纽约文楼同乡会和三藩市文楼同乡会的执事和乡亲,复办侨刊,更名为《文楼乡音》,年出版四期,发行至全球五大洲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14.《恩平公报》

图14《恩平公报》  南方+ 龚春辉 拍摄

恩平最古老的侨刊,创刊于1922年,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曾一度停刊。到1958年第一次复刊,再到1981第二次复刊至今,发行至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38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发挥着“恩平家书”的作用。2022年,恩平市侨联作为《恩平公报》主管单位,对其进行一系列改革,把传统的侨刊以新媒体形式呈现,使得侨刊也能以电子版方式发行。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广东百年侨刊奉献奖”旨在激励更多侨刊作者热爱侨刊事业,接力侨刊事业,让侨刊乡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以增加侨刊乡讯的历史感和荣誉感,以激励更多的侨刊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服务。

活动上,14家广东百年侨刊向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东华侨博物馆、暨南大学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赠送刊物。

面向未来,我们坚信侨的力量必将推动“集体家书”再启新篇

【南方+记者】龚春辉 张冠军 陈嵘伟 王瑾 王佳欣

【鸣谢】广东省期刊协会侨刊乡讯专业委员会

【通讯员】肖韵贤

编辑 蒲思伊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