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全国首个“空中、地面、地下”三位一体的城市绿廊——滨海廊桥变成“T台”,模特身着深圳本土设计师设计的国风嫁衣和中国风旗袍优雅前行,宝安中心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化作秀场背景,传统非遗技艺与当下时装审美碰撞出时尚的火花。
5月20日举办的这场滨海廊桥华服秀,如同宝安密集开展文化活动的缩影:独特、多彩、而且时髦。近日,宝安启动“花Young湾区绽放季”,将于5月-8月连续开展多场大型活动,积极探索以先锋、新锐的文旅活动提升城区品质、促进文旅消费。
1
以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创新活跃而闻名的宝安,正在用新锐、时尚、活力的新“标签”,刷新城区“人设”。
先来盘一盘宝安最近都举办了哪些好玩的活动:5月16日,“博览宝安”系列活动启动,开幕活动之一的宝安讲坛邀请了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主讲,带着深圳观众回到千里之外、两千年前的河西汉塞,探知西汉吏卒的戍边生活点滴。5月19日,宝安滨海美食文化旅游节开幕,开启寻味宝安之旅,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一系列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文旅“盛宴”。同一天,2023宝安“读剧一格”系列活动启动,沉浸式戏剧嘉年华和公益读剧演出《收信快乐》在宝安1990上演,带来新颖体验的“戏剧奇妙夜”。5月20日,第四届黄田荔枝文化节开幕,首场开展荔枝主题联谊活动,宝安青年以荔枝为媒相识、牵手……
深度体验宝安的文化活动,记者感受到两大特点:形式新潮,底蕴深厚。前者来源于宝安力求打造的“海底捞”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文体活动以市民的需求为导向,而宝安人口构成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年轻化。
宝安不仅是深圳的人口大区,还是一座“青春之城”。数据显示,15-59岁人口占宝安常住人口比重达82.45%,高居全市第二,14-35周岁青年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接近50%。回应庞大青年人口的文化需求,宝安正在提供更多符合青年审美趣味的文化产品。例如,当下年轻人“戏瘾”重,喜欢看戏、玩“剧本杀”,宝安“读剧一格”系列活动的读剧工作坊让市民可以亲身参与演戏,“第二届湾区国际戏剧生活节”共策划19个项目、总计55场演出,活动持续至7月,为市民带来一个走向戏剧艺术的入口,映射湾区新生代消费力量的审美价值及生活方式。
宝安也在充分激活本身的文化底蕴,推动传统民俗的活化、新生。宝安是深港文化之源,千余年的时光记忆凝聚在了宝安的文博场所和民俗文化活动里,辖区拥有国有博物馆2家、非国有博物馆14家,博物馆数量居全市各区之首,约占全市三成;春节期,醒狮闹春·国风民俗大巡游、北帝“三月三”庙会、天后古庙妈祖非遗文化节等民俗文化轮番上演,为市民带来持续整年的民俗文化“盛宴”。
今年,宝安还有超多活动正在“排队”,跨越发展中的宝安正全力塑造与城区相匹配的气质底蕴,力争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交出亮眼的“双优”答卷:即将于6月到来的文博会,主会场将设在位于宝安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预计将有超50个国家地区,300多家海外展商参展,宝安将带来11个分会场“军团”,包括文创、电影、琥珀、茶文化、等丰富主题。“非遗在社区”深港联动启动计划暨首届“深圳文化遗产月”主题沙龙、“开演文艺四季show”等“花Young湾区绽放季”系列活动将陆续开展,让宝安的夏日更加“火辣”。
本周末,今年大湾区首场龙舟赛将在茅洲河上开锣。5月27日至28日,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将在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茅洲河段(燕山学校前)开赛,共有24支队伍参赛,一起来茅洲河畔“围观”这场激情四射的国潮运动吧!
【撰文】王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