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租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区别?珠海建设保障性住房重点划好了

南方⁺ 记者

5月25日,珠海举行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目前,全市“十四五”期间已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共48270套,完成投资93.82亿元,其中今年已筹集9521套,完成年度任务47%。

南方+:保租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区别?珠海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情况是怎么样的?

珠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苑平: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同于公共租赁住房,是住房保障体系中全新的内容,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主要是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一是性质不同:公租房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由政府承担保障责任。保租房是普惠性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保障。

二是保障对象不同:珠海公租房保障对象共六类,分别是低收入住房困难、其他低收入住房困难、住房困难、专业人才、新就业职工和异地务工人员类,且优先保障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保租房保障的对象是城镇无房新市民、青年人,不设收入门槛。

三是责任主体不同:公租房由政府提供实物配租或发放租赁补贴;保租房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主要由市场主体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

珠海目前在建保障性住房27519套,建成待分配障性住房8363套:其中香洲区4236套,金湾区304套,鹤洲新区1599套,斗门区2224套。

2023年,珠海计划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2万套。除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公租房应保尽保外,面向产业工人、新市民、年轻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是今年的重中之重。珠海将全覆盖建设产业配套住房,坚持5.0产业新空间与配套设施同谋划同建设,在建设1000万平方米产业新空间的同时,开工建设与之配套的1.8万套保租房,包括蓝领公寓、倒班宿舍,有效满足企业使用需求。

南方+:保租房主要的支持政策有哪些?高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规划有什么亮点?

刘苑平: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支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支持政策

利用闲置存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期间,不变更土地使用性质,不补缴土地价款。

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用地及集体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变更土地用途的,不补缴土地价款,原划拨的土地可继续保留划拨方式。

利用产业园区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允许将项目产业用地配套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面积占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建筑面积占比由15%提高到上限30%,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

2.配套费减免支持政策

对于新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可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3.审批流程支持政策

精简项目审批流程,从项目申请到完成项目认定,原则上不超过30个工作日。

4.资金、税费、金融等支持政策

符合条件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可获得上级资金、相关税费、银行贷款及执行民用水电价格等支持政策。

珠海市高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级调研员叶海民:基于高新区连片开发的5.0产业新空间,以及产业工人的实际需求,高新区创新性地打造了“产业新社区”项目,围绕5.0产业新空间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城市配套。

“产业新社区”项目位于高新区金鼎西路东侧、金园路南侧,占地0.9平方公里,服务范围约3平方公里,通过产业空间与生活空间的集中规划建设,形成“一区两翼”的空间结构布局,“生产集聚区”全部为高标准建设的5.0产业新空间,建设规模达126万㎡。生活配套区分布在“两翼”,打造面向蓝领工人配套的蓝领社区,包括约5400套产业工人宿舍、2个工业邻里中心、1所小学、1所中学,未来,约两万蓝领工人将在此生产生活,宜居宜业。目前“东翼”的产业工人宿舍正在加快建设中,可提供蓝领公寓3400余套,力争2024年上半年竣工。

南方+:香洲区作为珠海市主城区,吸纳了珠海市的大部分青年流动人口,为保障好上述群体的住房问题,香洲区政府有何举措?

珠海市香洲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吕玉婷:香洲正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不断扩宽土地供给渠道,增加筹集方式。香洲区将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区十大民生实事任务之一并列入重点督查事项。目前,香洲区已选址凤山TOD小镇、杨匏安纪念学校东侧以及南屏十二村原粮库等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建成后预计可提供172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此外,香洲区加强宣传社会主体参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优惠政策,调动社会主体建设保障性住房积极性,得到了三威实业(珠海)有限公司、珠光集团、上德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以及里神前村集体等社会主体的响应,上述企业共筹集到保障性租赁住房946套。

编辑 蔡如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