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移动联合华为实现5G-A低空无人机感知技术重大突破

南方⁺ 记者

近日,基于5G-A通感一体网络的无人机感知技术在深圳华为坂田5.5G Park测试成功,在国内首次实现5G-A立体感知网在低空环境下的无人机航迹精准追踪、非法入侵探测、电子围栏等多场景验证,本次实测目标识别率达到100%。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福田管理局、中国信通院南方分院、中国移动研究院、广东移动深圳分公司、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华为、丰翼科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单位共同见证这一重大突破。

“本次测试验证主要针对无人机轨迹追踪、非法无人机入侵探测、重点区域电子围栏等应用场景。”广东移动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郭明杰介绍,“我们基于中国移动集团研究院的感知信号帧结构创新方案,利用5G-A通感一体技术成功降低信号资源开销,仅用原来10%的无线资源即可满足高效感知目标物体的位置、距离、速度等需求。”实测结果表明,移动5G-A通感基站可实现探测面小至0.01平方米的目标感知,单站探测距离超2公里。本次验证成果将为深圳加速发展低空经济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通感一体技术是中国移动“5G-A创新链产业链”行动计划中重要一环。5G-A通感基站指通信系统同时具有通信和感知两大功能。与传统信号识别系统相比,5G-A通感基站的感知功能不依赖GPS信号上报,而是通过收到物体的反射信号去获取物体的位置、速度、轨迹等信息。5G-A通感基站实现“一网多能”,既能发挥网络覆盖优势,又能提升感知服务水平,助力实现低空飞行器在实时状态下的可视、可管、可控,有利于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

在今年2月,深圳市工信局发布《深圳市极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布局低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低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打造“一网统管”精细化智能调度监管平台。广东移动深圳分公司积极响应,于5月10日发布“5G-A先行者计划”,积极探索低空通感和海域感知等场景,并率先完成海域场景的通感一体验证,成功检测到20公里外船只的大小、航迹、速度等信息。

本次5G-A低空无人机感知技术测试成功是业界的又一个重大突破。这意味着广东移动在深圳成功打造了“通信+感知”融合的低空信息基础设施试点样板,为低空区域数字化管控探索新型技术能力。深圳市工信局副处长温标荣表示,移动5G-A通感技术将对城市管理、运转效率以及重点区域的低空经济建设带来显著的促进作用。未来,广东移动将持续与华为以及行业产学研各方伙伴深度合作,通过技术和商业联合创新,扎实推进低空经济应用与服务迈向商用。

【南方+记者】姚翀



编辑 刘静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