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在潮南也存在着不少串联沧桑辉煌过去、保留城乡历史记忆的连片老厝,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今年,司马浦镇塭美村就有一处连片老厝因地制宜、率先落实了开发保护,计划年底前完工的项目,那有什么新玩法?今天,就跟随记者一起去提前感受老厝的多彩新韵吧。
在司马浦镇塭美村新池溪前,有着一处成片的老厝,虽然经历了70年以上的风风雨雨,依然因不断氤氲的烟火气而熠熠生辉。目前这里还存在常住人口4百余人,一砖一瓦都在默默讲述着近四代人的生活浮沉。而在今年年头,该片老厝被开启集中保护。像溪前已完成升级的这几座老厝,经过一番精心打造,肉眼可见其更具本土地域气息。既提升了老厝内乡亲们的生活品质,也让积淀在古厝里的乡愁乡情愈发浓厚。
村民:以前房子边的沟渠有味道,现在改造好,味道不会太大,蚊子也变少了。外观刷新、巷道铺砖升级改造,我们自己门前的巷道就改造了。整改之后的外观不错。
老厝古村就是最生动的文物和历史。如何活化利用好老厝古村、传承历史文化、更新城市记忆?答案显而易见,还是要从民生需求出发。该改造还将进行三线规整更换、统一新增空调罩、增设智慧安防系统等功能,让保护利用优先惠及当地民众。
汕头市潮阳建筑工程总公司经理,塭美古村文化保护项目负责人:李建鹏:还有就是增加我们这一片老传统区的村民的娱乐休闲场地。对于有一些比较有文化修缮保护的地方,到时候也会请一些艺术家来给进行点缀;对于有一些已经倒塌的老房子,在安全结构上去加固,在保留它传统的风貌状态下,跟其他修缮过的形成对比,让我们以后游乐的人和来这里参观的人员能够感受到这种传统风貌。
记者 赖欣妮:塭美村正在进行保护和利用的这一处连片老厝,涉及了大概有27条巷道,有着245座“下山虎”传统民居,目前正在进行外立面改造、价值建筑修缮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等建设,进度是完成了总工程的47%。提升改造之后,将让传统古村落的古韵重现,也能展现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据悉,目前司马浦镇正着手积极搭建古建筑活化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招商项目签约落地,计划催生更多民宿、茶社、私房菜等消费新模式盘活周边闲置古厝资源,推动传统旧民居有效释放美丽新经济,让古村老寨重焕新生机,同时借力旅游进一步走向振兴。
司马浦镇副镇长 杨少丰:我们会不断探索“庭院+特色文化旅游”模式,吸引多元投资主体,整合周边资源优势,打造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产品展销、农俗体验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为我镇落实“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添砖加瓦,开好新局。
我区在保护老建筑上下了不少功夫。今年来,通过发动企业帮扶、社会参与,以保留保护为主的原则,统筹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由以往的单处古建筑修缮,转变为连片古厝群整体开发活化,从古厝盆景到古厝群风景的转变,持续探索系统完整地保护传承我区城乡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目前我区还有峡山街道的桃溪社区,陇田镇的东仙社区等地的连片老厝也已落实预保护,加强了风貌管控,防止未经规划许可擅自改建、抢建,改变连片老厝整体风貌。
区住建局村镇建设与设计管理股股长 吴晓华:我局将会继续组织各镇(街道)摸清连片老厝的家底,根据正式印发的《汕头市经济特区潮汕传统民居保护条例进行保护》,鼓励采用绣花微改造等方式,保护好有地方特色的老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同时探索保护利用潮汕传统文化农业文化遗产等各类文化遗产,展现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文化景观,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高质量发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