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客快评】乡村振兴需要更多“产业村长”

南方日报 南方+

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思路、有闯劲的产业“领头羊”。为挖掘乡村发展“领头羊”,蕉岭县聘请了14名“产业村长”深耕农村,打造产业社区,持续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综观14名“产业村长”,不难发现,他们多为返乡创业的青年才俊。这些“80后”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就业机会,选择回到家乡,拿起锄头与铁铲,当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然而,与普通农民不同的是,他们更懂得现下的新潮玩意儿。在种植上,他们会借助数据帮忙,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流通营销等环节,推进设施农业环境监测、智能灌溉、病害监测预警等数字化技术装备运用,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数字化应用水平。

在销售上,他们会利用直播这样的新潮方式,点燃消费者的激情,让云端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享受,不断丰富消费的内涵,不断开阔消费的视野,不断提升消费的水平。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年轻的“产业村长”。

如何吸引更多有抱负、有能力的青年才俊担任“产业村长”一职,这考验着各个地方落实引才政策的力度和温度。

广大农村要大力引才。广开大门纳八方英才的同时,也要大力号召本土人才回流,有家乡便有情怀,有情怀便有干事创业的动力,能点燃更多有志青年的激情。与此同时,更健全的人才表彰激励机制是本地人才回流的关键,要打好感情牌,也要算好经济账。

有了人才,更要务实用才。打造一个有服务、有机遇、有空间的舞台,是让人才发挥作用的关键,要让人才大展身手,大有可为,政府铺路给出大方向,党建引领搭建干事做事的平台,基层则要勇于“给位子”,要重业绩轻学历,重能力轻资历,给人才施展的空间,让其大有可为。

除此之外,还要留住人才。人才缺口大、人才回流难,乡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一个短板。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多方的支持,在水、电、暖、网、交通和文娱场所的配套改善等方面,有很多要做的工作。同时,对于乡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也要不断缩短与城市之间的鸿沟。

有了播种梦想的土地,就能孕育无限可能、无限希望。让乡村与返乡创业青年“双向奔赴”,返乡创业青年必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广袤乡村必将回馈给他们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让乡村成为更多青年的“诗和远方”。

相关>>“村子发展又多了能人啦!”梅州蕉岭首批“产业村长”上岗记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梁时禹

编辑 马吉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