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吴勤烈士陵园

党史精读
+订阅

吴勤烈士陵园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岭南大道北57 号。

吴勤(1895—1942),原名吴勤本,南海县四区佛山堡(今禅城区) 南浦村人,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曾任孙中山卫士。1924 年参加第二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 年 5 月组织成立南海县第四区农民协会,任会长,开展农民运动。1927 年 11 月任南海县农民赤卫军第二团团长,为配合广州起义,他率队攻占佛山镇普君圩。起义失败后遭国民党反动派通缉,流亡新加坡。1934 年从新加坡返回香港,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以后,返回广州、佛山等地组织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38年10月广州、佛山沦陷,吴勤从佛山带领 19 名爱国青年到广州近郊,组织一支 50 多人的抗日义勇队,多次打击日军。随后,这支义勇队被编为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吴勤任司令。1939 年 5 月,建起半武装性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抗日俊杰同志社,任社长。1941年7 月,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整编为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1942年5月7日,吴勤夫妇及警卫员 3 人在顺德陈村水枝花渡口乘船过渡时,遭国民党顽军伏击而牺牲。

新中国成立以后,吴勤的遗骨从番禺迁回佛山安葬。1951年,陵墓扩建为陵园。此后,陵园多次修复,成为当地重要红色教育基地,该陵园目前保存状况良好。

【南方+记者】杜玮淦

【出品人】丁少红 杜玮淦 洪晓霓

【联合出品】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南方日报

编辑 蒲思伊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