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桂味和糯米糍已进入第二次生理落果期。荔枝第二次生理落果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病虫为害,所以防好病虫害是荔枝保果的重要环节,一定要高度重视。
荔枝进入果期后,需要重点防治“二虫二病”,包括荔枝蒂蛀虫、荔枝蝽、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
防治“二虫二病”,首先要严防死守,不留喘息之机。
幼果分单后,至少需要在第二次生理落果、果实膨大和果实转色等时期实施防控,还要根据田间病虫情以及天气情况,决定是否增加防控次数。如果遇到暴雨或大暴雨天气,需要在下雨前或停雨后及时喷药。遇到连续下雨天气,需要抢晴施药。
第二,要对症选药,充分发挥药效。
防治荔枝蒂蛀虫时,需要将杀成虫和杀卵的药剂组合使用。杀成虫的药剂包括菊酯类药剂,菊酯类药剂还可以防治荔枝蝽。杀卵的药剂包括氯虫苯甲酰胺、除虫脲和虱螨脲。
防治荔枝霜疫病和炭疽病时,需要二病同防,也就是将防治霜疫霉病和炭疽病的药剂组合使用。防霜疫霉病的药剂包括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烯酰吗啉、双炔酰菌胺和氰霜唑,防炭疽病的药剂包括苯醚甲环唑、氟吡菌酰胺、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和咪鲜胺。
第三,要内外打透,不留死角。
喷药时,要将树冠内膛枝条以及树冠外层果穗和叶片喷透。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树与树之间的交叉枝和重叠枝,务必要将药液喷到这些地方,不留死角。不然,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会死灰复燃。
最后,要定期巡山巡园,掌握病虫情。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掌握得病虫情越多,越能正确地做出防控决策。巡园时,要重点看果皮、看落果和看树冠内膛枝条。看果皮时,要看果皮是不是有黄白色如针头大小的小点,这是荔枝蒂蛀虫卵,如果有,说明需要加强防控了。看落果时,要剥开落果,如果落果中有蒂蛀虫幼虫,说明防控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看树冠内膛时,要看枝条下方有没有如蚊子般大小的小虫子,这是蒂蛀虫成虫,如果有要及时安排喷药了。此外,如果果皮上出现麻点状病斑,说明有炭疽病发生,有这边界不清晰的病斑,说明有霜疫霉病发生,要及时清除病果,并尽早安排喷药。
荔枝果期是全年病虫害防控压力最大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加把劲,防好病虫害,产量才能有保障,果实才有好品质。
来源:市农技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