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文旅访谈|化橘红中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李锋:匠心守护,用心传承千年化橘红产业

茂名文旅
2023-05-24 12:51
+订阅

有一种神奇的果子,从来不会等待成熟才采摘,而是在未长肉之前就要将其采摘收成——那就是茂名的化橘红果

从青果采摘和烘烤,再到可以食用的小小压片,它需要经过数十项工艺的制作。化橘红在明清时期被列为宫廷贡品,是中国“四大南药”和“十大广药”之一。2006年,化橘红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化州获授“中国化橘红之乡”的称号;2012年,化橘红(中药文化)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0年,化橘红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版)》的组方用药。从古至今,化橘红的传承一直在延续。

近日,“茂名文旅”访谈来到化橘红历史文化产业园,拜访化橘红中药文化的代表性传承人:李锋女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化橘红,共同倾听化橘红的传承故事。

01:36

访谈视频

匠心传承下的坚守

  依托化州当地土壤中独特礞石等微量元素生长的化橘红,是广东化州地道珍稀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正是由于礞石所具备的独特药效,在化州生产的橘红具备了其他产地橘红所无法比拟的药用效果。

在沁人橘红花香中品化橘红茶,旁边是礞石 摄影/曾群芳

化橘红最早见于南宋时期“罗辩橘仙”的故事,从那时起,化橘红作为药材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化州过去有四大闻名的化橘红世家,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最后留下来坚持种植传承并发展化橘红产业的只剩下我祖辈创立的李氏橘园”,作为李氏橘园的第24代传人,李锋女士对化橘红的历史发展如数家珍,她指着园内的沙盘向我们介绍化州世家橘园的兴衰。

接过祖辈世代传承了536年的化橘红产业,从古代的世家产业到现代化的化州化橘红药材发展有限公司,李锋女士在传承化橘红中药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传统技艺,在时间的沉淀中坚守匠心传承,并打造了化橘红历史文化产业园,利用历史还原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为世人生动地展示化橘红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让化橘红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熠熠发光。

传承与发展

李锋女士不仅坚守匠心,更注重发展。2009年,李锋女士传承学习的化橘红祖传炮制技术被认定为“广东省岭南中药文化遗产”。但李锋女士从不吝于向他人传授技艺,她还总结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心得,将自身发展的工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样种植化橘红的农户,使这些传统工艺可以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同时她还注重化橘红科研投入,每年都坚持投入经费进行化橘红科研工作,与中山大学合作成功研发了原创中药五类发明新药“红珠胶囊”,并取得了国家专利,后期投入产业化还会带动当地化橘红种植产业的发展。

时代不断发展,李锋女士也在不断拓展思路,创新产品,为化橘红产业化发展投入自己的一份力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传承并发展化橘红文化,让化橘红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未来规划

随着访谈的深入,当提及化橘红种植基地时,李锋女士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六大基地的其中一个——尖岗岭。尖岗岭是化州的道教名胜,植被茂盛,多溶洞和地下河,除此以外,还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著名的橘仙罗辩的传说便出自于此。同时,位于尖岗岭的化橘红基地项目丰富,别具特色,可全面满足养老与度假需求。

如今李锋女士抓住尖岗岭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结合化橘红种植资源,预计未来将尖岗岭打造为康养度假基地,开拓当地旅游资源,带动化橘红产业联动发展。“欢迎大家到尖岗岭来投资置业!”李锋女士对有识之士发出诚挚邀请。

茂名“五棵树”中就有一棵树是化橘红。化橘红文化传承千年,未来也会持续联动茂名的山海资源和人文资源形成产业联动,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创新。

欢迎大家到茂名,来到化橘红的核心产地,闻橘花香、品化橘红药膳,进行丰富多样的康养度假旅游。

初审/曾群芳

终审/曾欢彬 崔川

出品/市文广旅体局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