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人才丨王健:守正创新、担当育人使命,领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东莞慧教育
+订阅

编者按

在首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顺利开展培养工作的基础上,2023年,东莞市继续推进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日前,第二批10名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公布,并开启为期三年的“一人一案”定制式培养,推动教育人才在全市、全省乃至更大范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领域中发挥表率先进作用。

东莞将如何走好基础教育领军人才的培养之路?如何培养出更多教育“珠峰”的攀登者?他们又将如何推动东莞教育的改革创新?即日起,东莞市教育局联合东莞日报推出“领军人才”系列报道,展现东莞基础教育领军人才的责任担当和影响力量。

他立足课堂,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做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学生们说他的数学课培养了终身受益的思维品质。

在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东莞中学校长王健逐步凝练出自己的“健行教育”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在教学改革、教育管理方面,还是在教育科研、教材建设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教育的本质是影响,是教育者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影响家长、影响我们的教育同行。”作为新一批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王健表示,将坚持守正创新、担当育人使命,把教育的关怀指向每一个孩子,把教育的思想传递给每一个教育人。

东莞教育集团化的先行探索者

1993年,王健来到东莞最负盛名的百年名校东莞中学工作,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教育伙伴,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信仰。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王健在课堂上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关注不同学生成长,在学校管理上能关心教师发展,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在东莞中学教学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王健对教育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想法赢得了许多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这也是他从基层教师向学校管理转型的关键时期。

时间来到2004年,王健受命筹建东莞中学初中部,并担任副校长,半年时间,学校校风、学风发生很大变化,受到领导和群众的赞誉。

2005年,王健再次担起创办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重任,这也是当时松山湖的第一所中学。彼时,松山湖片区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但王健深知: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办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松山湖功能区的成败,于是,他提出“实践课程新理念,追求课堂高效率”的教学工作主题,亲自主持制定科组的教研制度,促进全校老师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改革。从诞生,到成为城市教育品牌,再到享誉全国,如今,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已成为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品质教育标杆。

2010年,王健又一次扛起重担创办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并担任校长。从办学之日起,王健就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在教师队伍建设、德育管理优化和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首届高考便取得开门红,实现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上大学”的目标。

从2004年至2011年,七年时间,王健参与了三所东莞名校的创办工作,他与团队一起,将东莞中学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带到其中,在传承莞中传统、培养新学校老师、学校管理体系构建以及探索新校未来发展路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视作东莞教育集团化的先行探索者。

高效课堂建设成效影响至今

2012年是东莞教育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节点,这年3月,东莞将“高效课堂工程”确立为东莞教育十大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启动了这项具有政府行为的本土教育行动,其成效影响至今。

正是在这一年,王健开始担任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个人角色完成了由“管理一所学校的教育”到“指导全市的教研”的转变。在王健看来,启动“高效课堂工程”意在回归教与学的有效性追求,使全市的课程改革能够深入课堂教学层面。

因此,王健确立了“命业修身,博学精研”的教研室训,力争做教研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做高效课堂建设的推动者,做课程改革实验的先行者,做教育科学研究的践行者,做师生终身发展的奠基者,做教学教研管理的守护者,踏实认真做好每一份工作。 

任职期间,王健致力于我市高效课堂的建设,共创建了207个高效课堂实验学校,在全市中小学中掀起了新一轮的教学研究高潮。几年下来,不但东莞市的中、高考成绩多项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校长及老师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相信学生、读懂学生、激励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课堂生态让人欣慰。在此基础上,王健还勇于创新,坚定做课程教材的建设者,先后主编《东莞国际理解教育》《东莞市小学足球》等地方教材,推动我市校本课程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良好局面。

2015年,王健开始致力于东莞“慕课”改革的尝试,通过建构“双师教学”教研模式与“名师在线”研训机制,为民办学校提供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契机,大大促进了全市的教育公平与公民办学校的均衡发展。在2016年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上,他作了题为《慕课变革,跨越数字鸿沟》的主旨演讲,反响热烈。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也荣获“东莞市先进集体”称号。

2019年,王健担任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全面推进“慧教育”,创新东莞品牌学校培育,推动“双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实施“品质课堂”行动计划,东莞市被教育部选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分管的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2年8月,王健重新回到东莞中学担任校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那么熟悉,看到老师和学生们的张张笑脸,感受着百廿莞中生生不息的文化内涵,心里感到暖洋洋的,这里11年的工作生活给他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这一年,东莞中学迎来120周年校庆,学校初中校区顺利启用,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新格局。一路走来,王健对教育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更深刻的理解。此次当选东莞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他表示,将在学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和学校科学教育路径研究等方面进行攻坚,领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王健提出“东莞中学高质量发展‘1+1+8’行动计划”,从党的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卓越师资、“三生”德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迭代、品质课堂、体育素养提升、技术赋能、评价增效等10个方面擘画学校发展大计,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莞中特色、体现先进水平的东莞中学高质量发展教育体系,形成学校高质量发展路径的范式,推动东莞中学在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当好排头兵,做好莞中示范、莞中引领。

在“东莞中学高质量发展‘1+1+8’行动计划”中,王健创新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即:创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镜堂班”“容庚班”,申报学科自主招生试点学校;依托“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清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基地”等基地建设,发挥大学-中学衔接培养作用;依托集团化办学探索小学、初中基地学校模式,探索形成“小-初-高”贯通培养模式;开发、完善“初级课程-中级课程-思维能力拓展课程-竞赛冲刺集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团队,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王健还希望,通过建设探究实验室,丰富学校科技节项目,开展系列化、常态化院士进校园活动,开展项目式、主题式师生探究活动,打造学校科创品牌项目,构建组合式推进学校科学教育路径。展望未来,王健预计,通过学习、考察、培训,在集团化办学、学校管理方法、课程方案设置、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推动基地学校高质量发展,培养1-3位省、市级名优校长。

王健表示,将以“推进学校育人方式深度变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区域生态”为目标,带领团队围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时代命题,紧扣“教育、科技、人才”这一有机联系整体,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提高学校治理水平;重点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探索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提升学校育人能力;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特色发展,探索组合式推进学校科学教育路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赶考”精神做好新时代教育答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