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授牌!我国拥有19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南方农村报

据央视网播报,前日(5月2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该机构位于罗马的总部举行2023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授证仪式,向2022年新认定的24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颁发证书,我国4地被授予证书。

CCTV13播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证仪式消息

CCTV13播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证仪式消息

目前,我国拥有全球重要要农业文化遗产19项,领跑全球,充分彰显了我国作为世界四大农耕文明古国的魅力与荣耀,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在传承保护优秀农耕文化、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上的魄力与担当。

据了解,这是新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仪式,去年因疫情原因授证仪式延期。今次获授证的全球共24个遗产项目所在国,包括巴西、中国、厄瓜多尔、伊朗、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摩洛哥、西班牙、泰国和突尼斯。其中,我国的4个遗产系统分别是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位于涉县东南部的井店、更乐、关防三个乡镇,总面积204.35平方公里,是当地先民通过适应和改造艰苦的自然环境发展并世代传承下来的山区雨养农业系统,是北方旱作石堰梯田典型代表,其核心区王金庄村的旱作梯田始建于1230年,期间用石头垒堰筑起了1.2万亩的旱作梯田,由8万余块土地组成,石堰长度近万里。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以传统铁观音品种选育、种植栽培、采制工艺和茶文化等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系统,并涵盖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孕育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的生态系统功能、呈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征,已成为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和符号。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位于中国北方的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核心区位于巴彦温都尔苏木,总面积500万亩,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农林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复合生产体系,为牧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和生产生活用品来源,其拥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与自然景观,是牧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全球典范,也是全球可持续游牧业的典型模式。

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700余年来,当地居民创造和发展了以“林—菇共育技术”为核心的森林保育、菌菇栽培、农业生产有机融合的山地农林复合生产系统,形成了森林、梯田、村落与河流相互协同、结构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景观,保留了从剁花法到段木法再到代料法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完整演化链。

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广德福出席授证仪式时表示,中国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6%的水资源,供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得益于中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运用各种要素及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力,也与坚持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生态循环的农业发展理念密切相关。

据了解,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的保护体系,使之成为传统农业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基础,于2002年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截至目前,获得该机构认定的遗产系统总数达74个。

【记者】陈静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冼伟锋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