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茂名市将迎来一所牛校投入办学。作为一所“年轻”的十二年制公办学校,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学校(以下简称“省实茂名学校”)来头不小,她与广东实验中学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学校小、初、高三个学段起始年级拟于2023年9月正式开学,其中小学初中部开设54个班,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区域招生;高中校区首批将招收学生200人左右。办学规模约3000人。
省实茂名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她将如何传承省实的精气神?学校有一支怎样的师资队伍?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有何独门“妙招”?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独家专访省实茂名学校执行校长杨鲜亮,揭开学校的“神秘面纱”。
点击链接观看直播:
省一级标准建设两个校区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广东实验中学是我省基础教育龙头学校,为什么选择在茂名开办学校?
杨鲜亮:广东实验中学是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的省级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这次选择在茂名开办学校,首先是由于茂名的区位优势明显。茂名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区三大国家级经济区的交汇处,是粤西综合性枢纽城市和沿海重要的港口。其次,茂名拥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茂名学生基数大,当地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强烈。
茂名呼唤优质教育,省实也在丰富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这次省实在茂名建设学校,旨在以省实茂名学校及茂名市各区域龙头学校为辐射点,与茂名教育共同探索,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支持、信息技术保障的多方协同、系统推进、全面覆盖的“组团式”教育发展模式,促进地方教育发展。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学校的基本建设情况如何?
杨鲜亮:省实茂名学校按照省一级的学校标准来建校,办学地址有两个校区,都在共青河新城片区,一个在奥体新城,一个在高铁新城。学校由广东实验中学负责实施全面管理。
为什么要办一个十二年制的学校?因为在优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当中,贯通式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高中校区位于共青河片区潘州大道东侧、青河路西侧,总占地的面积有335亩,总建筑面积超过了9万平方米,办学规模定在3000人。
小学初中部所在地总占地面积是73亩,总建筑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54班。学校跑道、图书馆等各类建筑设施一应俱全。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是茂名中小学首个拥有约2000平方米恒温恒湿游泳馆的校区,配有8条标准泳道,这在义务教育学校里面是超标准的建设。
省实茂名学校建设效果图。
探索创建省实茂名学校“南山班”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省实茂名学校如何传承省实本部“硬核”实力,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杨鲜亮:我们的师资分成几部分,由几个团队来组成。一是省实本部委派的管理团队,长期驻扎在校内,全面实施学校管理。二是省实本部委派来指导办学的专家团队。他们的主要责任在于指导学校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的观测与评价等。
三是省实本部派来指导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博士导师团队。省实本部目前有超30名博士,这个团队的重要优势在于,能帮助具备拔尖创新人才素养的学生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打下更好的学习基础。
四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牛校刚退休的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组成的教育督导团队。他们主要负责两块工作,首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听评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指导,帮助教师有更明确的方向或更优质的发展路径。其次是指导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五是我们在全国范围招聘的优秀教师。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我们已经招聘了一批教师在本部跟岗学习,今年9月他们将回到省实茂名学校开展教学,这批老师是真正沉浸式体验了省实的教育理念和文化,通过这样常态化选派教师到省实本部跟岗学习的方式,我们期待他们能更好地推动茂名基础教育发展。另外,今年我们招聘到不少毕业于985、211的本科生,以及具备知名高校学历背景的硕士研究生,这些优秀人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当中已经形成一股备受期待的力量。
学校希望这股强大的师资力量能在茂名基础教育发展当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会借助这股力量,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好。事实上,我们有一个想法,就是将探索传承省实本部钟南山科学人才培养班的成功经验,在省实茂名学校也创办“南山班”,与本部同课程、同教研、同评价。省实本部的博士导师团队将指导省实茂名学校“南山班”学生开展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学习,开阔学术视野、开拓创新精神。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学校(初中部)。
高中部首批招生约200人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省实茂名学校还有哪些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
杨鲜亮:除了借助优质师资团队来支持学校的基础性课程包括拓展型课程的发展,并在项目式的学习当中引领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外。我们还将和高校、科研院所、具有重大成就的科研院士以及各个学科的国家级科研骨干一起研究,构筑一个适合拔尖创新人才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发展的课程体系。
与此同时,我们希望在和高校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也引入政府部门的一些项目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当中来,实现家校社协同发展。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学校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现场。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省实茂名学校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如何体现茂名特色?
杨鲜亮:一个学校到另一座城市办学,不进行地方融合,很难在当地开枝散叶。因此,经过前期研究,我们将探索重点放在了省实本部优质课程体系如何链接并发挥茂名本地优势资源这一课题上。茂名有著名的茂石化,还有很多高新企业。我们将通过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取得联系,挖掘茂名教育优势资源,打造具有省实气质和粤西特色的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学校将于今年9月份开始招生,具体的招生计划是什么?
杨鲜亮:首先是学校的义务教育校区,也就是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校区是按照地段划片。划片地段具体由茂名市教育局协同各个部门划定。学校只负责接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所派遣的学生,然后按照我们的高标准将学生教育好。高中是面向茂名全市招生200人。
很多人问,为什么定200人?首先是根据学校目前的基础条件而定,其次根据茂名市政府对省实茂名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期待,我们正在尝试实践和探索茂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力争办一所高质量、多元化、现代化的学术型学校。这也意味着今年学校学生的层次将会比较高。有限的学生数量和优质的办学条件,有利于我们在办学之初深入了解茂名学生的特点,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提质增效。
【统筹】吴少敏 张西陆 李秀婷 丁晓然
【记者】陈理 姚昱旸
【导播】邓素凡 佘余
【剪辑】王松龄
【平面】刘子葵
【实习生】林奕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