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的“山坑鱼”是什么?是中国最美淡水鱼丨“绿美揭阳”的精灵②

南方⁺ 记者

编者按: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广东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而地处广东东南部的揭阳市也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南方+揭阳频道推出《“绿美揭阳”的精灵》系列报道,带您了解世世代代在此生息繁衍的“原住民”们。

南方⁺ 程羽 制图

近年来,乡村旅游越来越兴旺。远离城市喧嚣,欣赏田园山水,呼吸新鲜空气,品尝原生态农产品,这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方式深受城镇居民的青睐。

在山村的“农家乐”餐馆,“山坑鱼”是许多游客的“必点菜目”。经过油炸烹饪后的“山坑鱼”已经难以让人辨认其原本的模样,在山涧、溪流中快速游动的“山坑鱼”也无法让人观察到其“庐山真面目”。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事实上,山涧、森林溪流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小型原生鱼类,它们的学名、外形鲜为人知,它们的美丽和奇特不亚于大型水族馆中的海洋鱼类。作为经济鱼类,“山坑鱼”为人类贡献了“食物多样性”;作为原生鱼类,“山坑鱼”体现着让人惊叹的生物多样性。

南方+记者与揭阳原生鱼类爱好者经过野外调查,采集到了多种“山坑鱼”活体,并进行种类识别。一起来揭开“山坑鱼”的神秘面纱,了解隐藏在深山沟壑里的水下世界。

【长鳍马口鱲】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长鳍马口鱲也称为长鳍鱲,生活在我国南方水质清澈、溶氧度高、水流湍急的浅溪中,群居,长10-15厘米。到繁殖期,雄鱼会呈现艳丽的“婚姻色”,体表从紫红色向明黄色过渡,身上的竖纹色彩从天蓝色向绿色过渡,竖纹形状从长狭向短粗变化;同时胸鳍呈现橙色,背鳍、腹鳍、臀鳍、胸鳍呈现半透明的粉红色。此外,雄鱼的嘴唇、眼眶还会出现一颗颗凸起,被称为“追星”。

原生鱼爱好者提供。

原生鱼爱好者提供。

由于长鳍马口鱲拥有如彩虹一样的艳丽色彩,因此被誉为“中国最美原生淡水鱼”。作为经济鱼类,长鳍马口鱲除了食用外,也成为观赏鱼市场上的新宠。

【马口鱼】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马口鱼是长鳍马口鱲的近亲,体型比长鳍马口鱲大,长10-40厘米。马口鱼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口裂,它的上颌是“M”形,下颌是“W”形,形似马的嘴巴,因而得名。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成年雄性马口鱼的婚姻色与长鳍鱲相近,但条纹与色彩较为平淡,嘴唇和眼眶也与长鳍马口鱲一样“镶钻”。

【子陵吻虾虎鱼】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子陵吻虾虎鱼是小型掠食性鱼类,只有人的小拇指大小,栖息于河流浅滩和石砾间,常在水底匍匐游动。子陵吻虾虎鱼的腹鳍可以形成吸盘结构,将身体吸附在石壁上。

【李氏吻虾虎鱼】

 原生鱼爱好者黄先生提供。

原生鱼爱好者黄先生提供。

原生鱼爱好者黄先生提供。

原生鱼爱好者黄先生提供。

李氏吻虾虎鱼习性与子陵吻虾虎鱼相同。虾虎鱼有领地意识,雄性在争夺领地时会相互“吼叫”,并张开鱼鳍,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强大。

【沙塘鳢】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沙塘鳢是凶猛的小型掠食性鱼类,生活于河沟,游泳力弱,喜欢潜伏在砾石间隙,或埋藏在泥沙中,伏击过往的小鱼虾。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它的体色能够根据环境变换成褐色、黑色、上褐下黑等,用伪装色融入石头、泥沙等环境中。

【高体鳑鲏】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方氏鳑鲏】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齐氏鱊】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鳑鲏与鱊是近亲,是群居的小型鱼类,活动于溪流或沟渠中,雄鱼有艳丽的婚姻色。它们会将卵产在活河蚌中,以此保护卵不被其他鱼类吃掉。

【条纹小鲃】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条纹小鲃群居于沟渠溪流中,通体金黄,有黑色竖纹,堪称“老虎配色”。

揭阳原生鱼爱好者黄先生还将其多年来采集到的原生鱼类拍照识别:

【无纹南鳅】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美丽小条鳅】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长汀拟腹吸鳅】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麦氏拟腹吸鳅】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带刺光唇鱼】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黑鳍鳈】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往期回顾:

“绿美揭阳”的精灵①神奇动物在哪里

【南方+记者】林捷勇

【海报】程羽

【摄影】林捷勇(备注除外)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