蹑手蹑脚,轻轻放下手中熟睡的娃,何桂婷马上拿起一旁的手机,开始忙碌回复起各种工作短信。
不久前,28岁的何桂婷刚迎来人生中第一个母亲节。今年初,她的宝贝出生,但整个产假期间她几乎都没有停止过工作,“宝宝需要我,但工厂也需要我。”这是何桂婷对自己的要求。
四年前从美国留学回来,何桂婷就进入了父亲的企业,佛山市顺德区津津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使用品牌名“鸿津食品”)。这是一家做鱼皮角起家的食品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速冻火锅行业跻身“6强”,并成为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
何桂婷的回来,被视为“接班”,但她自己并不完全认可这个说法,“我希望能给公司和行业带来一些新玩法,走向一个规范化的管理。”
两条腿走路,不断跳出舒适圈
何桂婷是和鸿津食品一起长大。
1994年,何桂婷出生当年,鸿津食品成立。她的童年记忆,是在厂房里,戴着帽子手套和叔叔阿姨一起包鱼皮角、做包子。这已经形成肌肉记忆,现在拿起馅料,何桂婷还能熟手地包出一个个标准的包子。
现在拿起馅料,何桂婷还能熟手地包出一个个标准的包子。
虽然在食品行业长大,但之前何桂婷从没想过要回来。这个高二就坚定了要去外面世界看看的女孩子,一开始的梦想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甜品店。
但七八年独自在外求学和打拼的经历,让何桂婷很快认清自己的优劣势,“在没有人脉和相关技术的情况下,创业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她知道鸿津是父亲和叔辈们的心血,攻读了管理和市场双学位的何桂婷,想尝试给鸿津带来一些新东西。
在何桂婷进入鸿津之前,在食品行业稳扎稳打多年的鸿津,主要做的是to B渠道。直对供应商,渠道成熟,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攻消费者市场。但成熟并不代表永远的稳定,要两条腿走路,是何桂婷的想法。
“破圈!”何桂婷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塑造品牌,直接触达年轻人。
她在鸿津成立了市场部,开拓商超渠道,进军电商,走向直播,她想让更多消费者直接了解鸿津。
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从零开始。既要在“踩坑”中快速成长,又要在压力下迅速交出成绩,何桂婷形容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看准电商这个趋势,何桂婷并不想放弃。
不怕“碰硬”,敢于“碰硬”,20世纪的顺德企业家凭借顽强拼搏,闯出一片新天,这种坚韧同样体现在何桂婷身上。
一年多来,她带领着十几人的电商团队,抖音、京东、拼多多一个个平台去谈。为了请一个达人帮忙带货,何桂婷坚持磨了大半年,终于打动了达人。与此同时,电商销量的成绩在飞速跃升。光是抖音平台,从当初的一千几百元一场,到如今的几百万元一场,成为该平台速冻行业排名前列的品牌。
更让何桂婷高兴的是,在抖音的协调下,鸿津已经能直接对接如刘畊宏、东方甄选等“大V”,“这充分说明了抖音对我们的认可,愿意倾斜给予资源。”何桂婷说。
一个产品,更多的溢出附加值在于品牌,上一辈的顺德企业家专注做产品,让“顺德制造”名扬天下。而接棒的二代,正尝试带来新的技术和理念,让“顺德制造”更有品牌影响力,打入年轻一代。
鸿津推出的咖啡包,也是电商爆品之一。
在冲突中成长,奔赴IPO奔赴百年企业
但改革并不会一帆风顺。新老两代人的冲突,总是存在。
半个月前,电商业务已经稍有起色,何桂婷还接到一位高层的电话,“你要不要考虑暂停下电商的业务?或者外包?”
对方给出的理由,投了那么多钱和精力,并没有高额的回报。“现在虽然赚得不多,也是一个成绩,我们进行了品牌输出。”何桂婷不甘心地说,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无论怎样都不能放弃。
在外界看来,二代进入企业应该顺风顺水。但何桂婷更多接触到的是,理念上的冲突。每当要实施一个新想法,她也要不断加班做计划书,一遍一遍地在管理层会议上阐述自己的理念,尝试去说服更多的人,争取支持票。
跟一般打工人没有差别,何桂婷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要接受别人对她的指责。更大的考验,是如何做出成绩,让看着自己长大的叔辈们能真正认可她,不再觉得她是个“黄毛丫头”。于是,她学会在有冲突时先反思自己,寻找双方间的平衡点;也学会更巧妙地提出问题进行沟通……
17岁独自一人出国求学,经历过车子冲进悬崖的生死瞬间,曾在没过膝盖的大雪里敲开一间间公司的门去争取合同,何桂婷把这些过往视为财富,“没有什么跨不过去的困难。”何桂婷笑着说。
何桂婷有一个更具体的方向,奔赴IPO。
在创一代的努力下,如今的鸿津已经做出了火锅料领域广东前三,速冻领域佛山前五的成绩,并在预制菜领域不断发力。鸿津提出了一个目标,做百年企业。
何桂婷有一个更具体的方向,奔赴IPO,至少,她希望能通过她的努力,让公司每一部分做到规范,“品牌值钱、公司值钱”。年轻的何桂婷憋着一口气,“站在父辈的肩膀上,我希望能超越他们。”
【文字】南方+记者 蓝志凌
【图片/视频】张艳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