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气象服务下沉到镇村,这个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镇怎么做到的?

南方⁺ 记者

为提升村镇防灾减灾能力,广东省自2021年起实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示范镇建设,引导部分村镇在防灾减灾建设上先行探索并起示范作用。

示范镇内有什么“秘密”?笔者来到坦洲镇,这是中山市首个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示范镇,在这里,精准气象服务成为防灾减灾的有力后盾。

镇街气象台站实现

与省市气象部门连线会商

“随着示范镇的建立,我们有了自己的天气预报产品,还有本土化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可以连线广东省气象局、中山市气象局去协商各类灾害防御工作,得到省市专业的建议再去部署防御台风工作,很省心。”坦洲镇党委委员夏冠聪介绍。

坦洲是中山南部重镇,又是中山市实施“南联”战略的主战场、先行地,辖区人口密集。由于其位于珠江口西岸,直接衔接出海口,恶劣天气时“北水南排”,防汛、防台任务重、压力大。

但由于中山市无县级气象台站,当面临强降雨、台风等突发性灾害性天气时,全市范围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便不能满足当地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需求,镇区本土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气象服务显得尤为必要。

因此,近年来,中山市气象局以镇区需求为根本导向,持续优化气象服务供给模式。

2022年,中山市气象局与坦洲镇人民政府就共建广东省气象局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示范镇达成共识,双方在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后,中山市气象局以“县级气象台”业务标准建设“坦洲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中心”,建成全省首个镇级天气会商视频双流系统,实现实时连线省、市气象部门,第一时间针对坦洲天气及灾害影响进行会商研判。

点对点“专属服务”

让应急管理省心

“示范镇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我们镇气象防灾应急工作的智能化水平,让我们具备了对辖区内局地短时强对流天气进行精准预报、预测、预警并实时监测镇内易涝黑点的能力,从而化被动为主动,下好应急处置先手棋。”谈及对灾害性天气的应急管理,坦洲镇党委委员李军说。

早预警、早应对,灾害性天气一手信息是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中山市气象局为坦洲镇量身打造了一套专属气象服务方案,每日两次发布坦洲天气预报,当有灾害性天气时提前预报发布《坦洲镇信息专报》,制作《坦洲天气预报》影视节目。

中山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良表示,通过示范镇的创建,积极推动了“网格+气象”行动的实施,将气象服务覆盖到基层网格,让精细、精准的气象服务深入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

24小时“贴身服务”

让决策更“安心”

“对于灾害性天气防御,迅速作出反应和科学处置,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预测预报和监测预警就是最有效的防灾举措。”李军介绍,现在每到灾害性天气发生,就有专业预报员在现场,我们进行应急管理调度时也更有底气。

2022年台风“马鞍”影响期间,中山市气象局派驻了一名经验丰富的预报员和一名业务精良的网络保障员24小时展气象保障服务,并通过坦洲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中心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坦洲境内天气影响实况。其间,为坦洲镇提供了《坦洲镇气象信息专报》3份、台风简报7份。台风影响期间,全镇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也未出现城市内涝、山泥滑坡等自然灾害。

目前,精准气象服务还在向更基层延伸。坦洲村正在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物联网全场景智慧社区综合服务与应用示范”课题成果为基础,以坦洲镇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示范镇为依托,推进坦洲村数字化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打造全社区防灾减灾救灾数字化管家模式,让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前置到社区、灾点,让社区防灾减灾救灾省心、安心。

【南方+记者】张子俊

【图片】陈建军

【通讯员】潘登 曹文博

编辑 王瑾 李江萍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