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3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要建设一批校企深度合作、示范引领的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和“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示范专业,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发展。
2021年初,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省高水平中职学校拟建设、培育单位名单”,全省共88所学校入选。其中,东莞有5所学校入选高水平中职学校拟建设单位,2所学校入选高水平中职学校培育单位。
根据省教育厅要求,作为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的实施主体,各学校要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精神,建立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建设进度落实项目建设任务,确保取得预期建设成效。
值2023年东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举办之际,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南方日报东莞新闻部特别开辟“高水平中职学校巡礼”栏目,深度聚焦东莞7所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的办学特色及育人成效。
在今年4月举办的2022-2023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职组)模特表演比赛中,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下称“东莞纺校”)选手李佳慧以高超的技艺、毫无悬念地夺得了一等奖,而这也是学校在该项目连续15年蝉联一等奖!
为适应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专业布局,依托虎门成熟的服装服饰产业,东莞纺校的服装专业几乎囊括了服装专业链条上的所有环节。由此,保障学生不出校门也能对接服装专业全产业链条,明确自己的兴趣与方向,实现专业而全面的发展。
服装类专业的办学成效,也是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的缩影。以高水平中职学校培育单位建设为契机,东莞纺校紧盯彰显“高”、体现“特”的目标要求,围绕“十项重要改革任务+两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任务,对标对表、提质增效,顺利完成既定目标,两年来共取得标志性成果46项212个,其中国家级21项41个,省级25项171个。
人才链对接产业链提升育人竞争力
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东莞纺校坚持以产业为导向,培养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设有服装、艺术设计、电子商务等15个专业,与东莞市的四大制造业、两大现代服务业以及滨海湾新区重点打造的时尚创意产业匹配度达100%。
2021年8月,东莞纺校扩容提质项目完成,新建教学实训楼及学生宿舍楼,新增学位800个。
以“服装设计与工艺”和“艺术设计与制作”两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依托,学校不断深化专业群与产业链的适应性,以人才链对接产业链,提升办学育人核心竞争力。
两年来,制订两大专业群人才培养教学标准,编纂国家“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7本;以专业群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驱动力,全面推动专业建设改革,校企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设10门专业群融通课程;共建标准化教学实训室8个,建设高质量定点实践教学基地3个。
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建设中,学校主持了《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专业的国家教学标准研制,参与《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简介及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基于“工作室项目”教学的模式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四段八业”产教协同育人模式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群建设中则创新践行“艺术设计+数字技术”为特色的“双融双合”模式,不断拓宽校企合作育人渠道。
比如,携手鸦片战争博物馆共建“鸦片战争主题”爱国主义创意创新基地,师生参与虎门炮台IP形象“阿炮”原创设计,注册商标版权登记,并在鸦片战争博物馆展出创意设计30份。
去年6月,东莞纺校还牵手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分公司,打造全市首家校企合作主题邮局——丝路主题邮局。进一步在文化创意、艺术设计等领域,拓宽学生实践就业与一线产业对接的机会,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台。
校企协同“莞纺模式”助力教育帮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依托区域产业优势,搭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通过创设服务于产业链的工作室,推进产学研销协同创新,采取“四企业三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东莞纺校走出了一条“莞纺模式”的特色育人之路。
“四企业”即在企业化工作环境学习、运用企业项目教学、使用企业管理运营模式、建立企业考评机制;“三协同”为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协同就业。学校与以纯集团等服装企业开展“四阶递进式技能训练”,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和省“双精准”示范专业验收。
坚持践行面向市场的就业、面向能力的实践、面向社会的跨界,校企双主体育人带来丰硕的育人成效。数据显示,多年来东莞纺校先后为以纯培养了专业管理及技能型人才500多人,留在以纯从事服装设计、跟单、制单、生产、销售等各个岗位,其中工作10年以上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超过百人。
一方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成效,另一方面,东莞纺校依托办学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积极践行教育帮扶。
2021年9月,东莞纺校与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松桃职校”)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开始了以服装和电商专业建设指导为起点的两校合作,打造“纺松服装专业群发展联盟”,在铜仁探索和实践产教研深度融合职教模式,这也成为莞铜教育帮扶的典型案例之一。
在莞铜协作中,学校以服装和电商专业建设指导开展教育帮扶。
在实践中,通过引入东莞的服饰企业,与松桃职校开展校企合作,在学校里建成了近1500平方米、160个工岗规模的高水平实习实践基地,并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龙头,进行“专业群”改革建设,培养助推乡村振兴的技能人才,实现由“输血”帮扶转向“造血”帮扶。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赋能学生成长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育人质量;积极参与教育帮扶,传递东莞职教好声音,一系列举措的背后,都离不开高素质师资团队支撑。
以高水平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专业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大湾区协同发展战略、省市高质量发展战略,东莞纺校实现了学校治理、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的三“高”。
服装专业师生获奖荣誉展示。
数据显示,学校现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近两年新增研究生学历12人,高级职称教师9人,双师型教师比率77.6%,引进高层次人才、客座教授、大师名匠等17名;近两年学校教师在教学、德育、美育等比赛中共获得21个奖项;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个,推荐成果1个,省教育教学成果奖5个,实用新型专利3项。
高素质教师队伍引领学生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学校搭建“职行”双赛道成长平台,培养学生参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和“行业服装设计大赛”。两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40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ACA(ACP)世界大赛、金犊奖等国际竞赛,已累计有7名学生获得AATC设计师国际认证。
值得一提,在近期举办的2022-2023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学校派出队伍在服装设计与工艺、模特表演、电子商务技能、广告设计与制作等16个赛项中展开激烈角逐,最终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4项,模特表演项目连续15年蝉联大赛一等奖。
学校模特表演赛项连续15年蝉联省赛一等奖。
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成长,也为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读东莞纺校
●入选“高水平”项目以来,学校任务要点数142个,完成138个,完成率97.2%;两年来共取得标志性成果46项212个,其中国家级21项41个,省级25项171个。
●两年累计培养2279名毕业生,其中:升学1299人,直接就业963人,到龙头企业就业463人。毕业生满意度为92.54%,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8.7%,家长满意度为98.55%。
●学校与6所高校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对接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平面设计、物联网技术应用、美术设计与制作、针织工艺、平面媒体印制技术、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等7个专业。两年来学校共培养了1526名学生升入大专和本科院校。
【统筹】王慧
【南方+记者】黄婷
【设计】袁永平
【图片】学校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