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中山|日均300吨:消失的垃圾去哪儿了

南方⁺ 记者

“棠叔早晨好,辛苦啦!”

每天上午7时至9时,中山市坦洲镇中环星座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梁玉棠准时到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上岗。从去年担任督导员以来,他已成为社区居民的老熟人。

中环星座小区是坦洲镇生活垃圾“真分类”6个试点小区之一,至今已实施试点工作一年多,效果正逐渐显现。通过设置督导员引导等措施,居民已形成分类意识和定时定点投放习惯,社区的厨余垃圾收集量也从零增加至每天160多公斤,实现垃圾减量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督导员在中环明珠花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上岗。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今年5月22日至28日是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垃圾分类工作以全国宣传的形式,成为舆论的焦点。在中山,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全面实施两年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覆盖率和执行率不断提升。据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统计,中山已创建超过680个如中环星座小区这样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2022年全市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比2021年减少300吨,约等于中心城区的东区街道的一天产生量。

在住建部2022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中,中山市连续三个季度在全国86个中等城市中排名第7位,评估结果属于第一档“成效显著”。在系列数据背后,中山有一套生活垃圾分类的特别“打法”。

“为什么要我分?”

从无到有,中环星座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历了一个周折的过程。2021年4月,坦洲镇成为中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示范镇创建镇街之一。坦洲镇住宅小区基数庞大、规模不一,管理水平也有较大差别。针对这一特点,坦洲镇确定了“以点带面,多点开花”“先易后难,逐个攻坚”的工作思路,首批选取了6个配合度较高、新建成的、中小型的住宅小区作为试点,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操作试验,中环星座小区就是其中一个。

虽说是“中小型”小区,但要中环星座小区居住人口也超过3000人,要让大家配合开展分类工作,并非易事。

“为什么要我分?”这是刚开始时居民提出最多的问题。坦洲镇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何伟棋回忆,刚开始时,响应和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居民并不多。后经组织试点小区物业公司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以及开展入户宣传等措施,垃圾分类工作才慢慢打开了局面,接受和参与的居民越来越多。

社区志愿者上门开展宣传工作。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知晓,是垃圾分类工作的第一步。进入真正实施阶段,坦洲镇在试点小区推出了“撤桶并点”和“定时定点投放”两项举措,即将小区各楼栋门前原来的垃圾投放点全部撤销,整合为一个投放点,同时实施定时定点投放机制,每天上午7时至9时、晚上7时至9时为集中投放时间,其余时间不接受垃圾投放。

然而,“撤桶并点”和“定时定点投放”并未实现“真分类”。中环星座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共设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收集桶,但在分类工作实施初期,部分居民投放垃圾时并没有对应进行投放,混放问题突出。

2022年10月,经过培训的15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分别到6个试点小区上岗。在引导居民按要求投放的同时,坦洲镇还专门从上海采购了一批“分拣器”,分发给督导员。一旦遇到居民没有做到“干湿分离”,其他垃圾与厨余垃圾混放情况,督导员可使用“分拣器”,快速实现垃圾的干湿分离。

何伟棋表示,引入“分拣器”实是无奈之举,这倒逼居民自觉参与分类。随着居民分类意识越来越高,“分拣器”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

中环星座小区生活垃圾督导员梁玉棠的工作也变得轻松起来。“刚开始时工作量大,几乎每一袋垃圾都要处理。现在好了,基本不用说,大家都很自觉。”他说,其实生活垃圾分类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居民自己,定点投放后,社区垃圾收集点减少,社区环境明显提升。

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探索初见成效,学校、餐厅、市场、医院等场所的探索也同步推进。据统计,近年来,中山在全市680多个场所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其中包括中心城区15所直属学校(幼儿园)。

全链条分类

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面扩大,中山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渐打开了局面。

“前端能够做到分类投放,垃圾分类就成功一半了。”在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分类管理科科长李呈耀看来,市民的有效参与,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的关键,但生活垃圾分类是一条“环环相扣”链条,除了需要前端有效分类,还需要中端有效运输和终端有效处理,做到全链条分类。

中端运输环节备受市民关注。李呈耀表示,为避免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问题出现,中山近年来不断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比如,在餐厨垃圾收运方面,中山于2022年专门出台了《中山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全面推进厨余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全面增加厨余垃圾密闭运输车辆,升级改造厨余垃圾转运站,保障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

末端处理方面,近年来中山更是下了大力气。经过升级,中山市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焚烧处理能力已达到7710吨/天,超出处理需求2000吨/天。针对厨余垃圾处理,中山还在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实施了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去年该项目已投入使用,补齐了中山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的短板。目前,全市已有超过1000个公共机构、餐饮机构、集贸市场、大型厂企饭堂等场所以及超250个居住小区开展厨余垃圾收运,全市厨余垃圾日均资源化处理超过400吨。

社区中的有害垃圾收集箱。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事实上,近年来中山市不断强化分类设施建设,扩大设施的覆盖范围,前端收集环节的设施设备也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场所已配置了近12万个分类收集容器、超过5万个分类投放点和300个可回收便民交售点,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由2021年不到5%提升到2022年的30%以上。据统计,2021年全市生活垃圾总量约5800吨/天,到2022年已下降至5500吨/天,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减少300吨。根据2021年和2022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山市常住人口基本持平。在人口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垃圾分类工作减量化和资源化的作用凸显,下降的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基本与目前全市日均资源化处理的厨余垃圾量(超过400吨)相符。

中环明珠花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以法促分”,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执行刚性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一个过程,市民往往需要经历从‘忍受’到‘接受’再到‘享受’的转变。”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一年多,何伟棋对这项工作有着深刻体会。在他看来,生活垃圾分类最终受益的是市民群众,其执行关键在于市民自觉。在机制逐步成熟后,相关部门将逐步退出,让社区和市民主导。

社区中的垃圾分类宣传标语。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为让市民和各类主体更加主动地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中山正通过立法和相关方式进行规定。

为增强垃圾分类工作的刚性,中山已于2021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这标志着中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入法治化阶段。新规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等全流程进行了规定,并提出配套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督导员制度、管理责任人制度、群众监督举报制度等细则,明确法律处罚措施。其中,混合收集、运输已分类生活垃圾的单位,最高罚款50万元。

此外,《中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中山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各类场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规范》《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建设管理规范》等系列政策陆续出台实施,形成了中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政策体系。截至目前,中山已查处各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超过500宗。

李呈耀表示,2023年是中山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突破年和成效提升年。中山将重点疏通市民“不想分、不懂分、不方便分”的堵点、难点、痛点,通过全面落实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四大法宝”(常态化开展入户宣传、积极推动撤桶并点、全面实行定时定点投放、持续加强桶边督导),进一步提升居住小区垃圾分类成效。同时,垃圾分类工作的督导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对没有落实《办法》的行为“动真格”,开展常态化执法。

“垃圾分类是我们生活中的‘关键小事’,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建设美好家园。”在李呈耀看来,生活垃圾分类并没有这么难,只要做到“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和“家里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的要求,就能完成。制定法律法规只是推动生活垃圾落实的一种方式,但不是主要方式。生活垃圾分类应像呼吸一样自然,它是每一位中山市民的义务。

【文字/摄影】南方+记者 雷海泉

编辑 王浩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