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小满节气为农历四月初三,公历五月二十一日,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交小满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后,天气渐渐由暖变热,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未成熟,故称小满。
小满时节,人体的阳气也趋于“小满”。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此时如果贪凉饮冷,一方面会损耗自身阳气,另一方面会使中气内虚,风寒与湿热等邪气乘虚而入,容易犯感冒、胃肠病、皮肤病、风湿病等。
小满养生需注意什么?
看看这几条养生建议
您都知道了吗?
1.起居方面,防湿避热勿贪凉
居住环境防潮湿,阴雨或雾天里少开窗户,避免湿气进入;夜间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早晚或室内外温差大,记得备件薄外套,注意肩背部及腹部保暖。
作息可适当地晚睡早起,但不要熬夜(尽量在11点前睡觉);睡好“子午觉”,胜过吃补药。需要熬夜的上班族,第二天一定要睡好“午觉”,让自己的身体得到休息和调整。
2.饮食方面,宜清补养心、健脾化湿
随着气温升高,机体出汗增多,淡盐水或淡茶都是补水佳品。若出现身体倦怠、乏力、懒言、口干咽燥等气阴耗损的症状,应清补养心、滋阴生津,可适当吃些益气清热生津的食材,如番茄、柠檬、乌梅、葡萄、山楂、菠萝、猕猴桃、荸荠、莲藕等。
多雨潮湿天气,若出现头身困重、胸闷、胃口差、腹泻等湿阻气机的症状,可适当食用健脾化湿的食疗药膳,如白术、茯苓、炒扁豆、薏苡仁,或清热祛湿的木棉花、赤小豆、绵茵陈之类。生湿助湿的食物不宜多吃,如煎炸、烧烤、辛辣、油腻食物等。热带水果多湿热,注意不宜多吃。冰凉食物、凉茶或酒,易损伤脾阳而助湿邪,也不宜多食。
3.情志方面,平和不发怒
小满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未满,方有上升的空间;小满,才有前行的动力。
《素问·上古大真论》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有意识地调节情绪,戒大喜大悲,才能静心养神。在心情紧张烦躁时,慢慢深呼吸,闭目养神,试着放松自己。绘画、书法、下棋、种花、听轻音乐、看电影、散步等较安静平缓的运动,有助于我们平复心情,扫除杂念。
4.运动方面,调心、调息相结合
小满到来,天气闷热,我们的身心容易感到疲惫困乏。适当的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踩单车等,可以提神醒神、缓解压力,也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瑜珈、太极、八段锦等慢运动,能使躯体四肢的运动与调心、调息相结合,既不会多汗,又能使心情平静,有降温的作用。
保健穴位推荐
祛湿要穴——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是属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有排渗脾湿的功效,是常用的“祛湿大穴”。
按摩方法:以拇指点按为主,每次按摩3~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10~15分钟。
保健药膳推荐
01
绵茵陈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姜3片、赤小豆30g、绵茵陈30g、薏米30g、蜜枣1个。
做法:
1.绵茵陈比较多沙,要用水泡一下,然后洗净。
2.砂锅内加水,浸泡过的薏米、赤小豆、姜片、蜜枣先煲滚。
3.鲫鱼两面抹一层薄薄的盐和生粉,锅内放油小火两面煎至焦黄。
4.把煎好的鲫鱼和绵茵陈放进砂锅里面,小火煲20分钟,加盐即可食用。
功效:绵茵陈药性苦、辛、微寒,归脾经、胃经、肝经、胆经,作用清热利湿,用于治疗湿温、暑温以及湿疮等。鲫鱼营养价值很高,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利水消肿、健脾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全身乏力、食欲下降。该汤方可以清热祛湿、健脾开胃,非常适合雨季脾虚湿重的患者。
02
莲子猪肚汤
材料:猪肚一个、莲子30g、红枣数枚、白胡椒适量、姜2片。
做法:
1.将买回来的猪肚用地瓜粉和醋清洗干净。
2.将猪肚和姜片加水一起入锅里煮,将煮开的猪肚捞出,过下凉水。
3.用刀子将猪肚白苔刮去,接着切成细长条。
4.往锅里加水,倒入洗净的去芯莲子、红枣,放入猪肚条,大火煮开10分钟,小火炖100--120分钟,致汤奶白色,加入适量盐、胡椒调味即可。
功效: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莲子的功效是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是一种很好的食疗食品和药物。猪肚可以益气补脾,同莲子一起炖汤,容易消化吸收,是一道补而不滞的佳肴。
娄蕾
主治中医师
医学硕士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脑病科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广东省保健协会脑健康分会委员,佛山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肌肉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管病、头痛、头晕、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