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山水竹林
是一种自然情愫
自由,浪漫,恬静悠远
御风骑行
是一种新的潮流
活力,张扬,放飞自我
当骑行遇见美丽竹乡
一场“骑”遇由此开启
▲摄影:江先梅
5月21日,“动感竹海 绿野广宁”——2023广宁竹海磨房200公里骑行在县体育中心鸣笛起行,来自澳大利亚、英国、南非等国家以及省内外、台港澳等地区5000多名自行车运动员和爱好者开启了一趟感受生态竹乡·魅力广宁的山水美景与深厚红色文化交融的骑行之旅。
市文广旅体局局长李卫明,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黄伟权,县领导陈超常、何剑才、梁妙练、冼毅、何干洪、来庆安、莫坤宝以及顺德区驻广宁县帮扶工作组组长黄仁利等出席骑行活动。
启动仪式上,县长何剑才指出,本次骑行活动的路线是广宁推进富县强镇兴村和绿美生态建设成效的具体展现,“绿美”是这条骑行线路最亮眼的底色。希望各地骑友大力宣传广宁、推介广宁,动员更多的朋友走进广宁,助力广宁高质量发展,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决策在广宁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摄影:江先梅
清晨5时许,活动现场早已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穿着专业装备的骑行爱好者们早早就聚集到这里打卡签到,整装待发。6点30分,随着一声鸣笛声响起,骑友们正式开启这次骑行征程之旅。
▲来源:磨房
本次活动由广宁县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载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总参与人数超5000人,主要来自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份以及台港澳地区。
骑行路线从广宁县体育中心出发,途经十个镇(街),线路全长约200公里,穿越了山河江湖林田村,涵盖了浩如烟海、翠竹连绵的竹海,广宁最美乡村自然风光风景尽收眼底。
▲摄影 陈家标
▲摄影 冯敏茹
在骑行途中,骑友们畅游文旅路、文旅桥、古水河郊野径、风车山等景点,沿途圩镇老街、竹林古树、高山溪流、河湖田园、乡村绿道等风景不断切换,自然独特的乡村魅力和原始生态的苍翠竹海,让骑友们体验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摄影:江先梅
磨房公司总经理 袁志滨
这次200公里骑行是广宁县继上一次古水河徒步之后又一个大型的体育旅游活动。这个线路把广宁不同的地区地貌都展现出来,还有各个镇有各自的特点,最后把每个镇的土特产和这次活动结合起来。
在沿途的各个签到点、补给点,设置了特色农产品展销区,提供云吞、烧肉、番薯、蜂蜜、赤松茸干、笋干等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及忧遁草奶茶、竹心茶等特色冰饮。现场还安排了山狮、醒狮表演,志愿者及相关工作人员还为骑手提供补水、车辆维修和医疗等保障服务。
在古水镇中心小学签到点,威武醒狮热情迎客,骑友们饶有兴致地驻足观看,有的还想向师傅请教体验舞狮的乐趣,感受广宁武术文化。骑友们还细品竹芯同甘茶,尝一块皮脆肉酥的古水烧肉,再添一碗云吞、豆腐花,观赏竹工艺制品,让这趟骑行更添“骑”妙。
广州骑手:沿途的路线挺好的,这次主题是竹海,我们一路过来能看到河流和竹子,意境很美。
广州骑手:我们是广州番禺过来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路风景很好,特别是那个竹林,骑起来很愉悦,很放松。
佛山骑手:这是一次让很多骑友相聚一堂的活动,是一个很好地推广当地文化的一种方式。
上午8:20左右,东莞骑手陈树强抵达坑口镇补给点。他表示,这次活动路线规划得好、沿途风景很美、服务保障到位,是一次美好而难忘的骑行体验。
东莞骑手 陈树强:一路过来老百姓对我们很热情,这里的环境非常好,很喜欢这里的竹海,昨天吃了竹笋和竹虫,味道不错。
深圳骑手 程伟年:广宁太给力了,一路那么多党员志愿者提供服务保障,确实棒!谢谢你们,做了很多准备,我们很开心,沿途一路都很顺利,以后有机会我们还会过来的。
佛山骑手 阿当:这边的风景特别好,好吃的东西比较多,竹笋很出名,后勤保障很到位,路况也很不错,活动举办得很好。
中午12点47分54秒,在现场观众与工作人员的见证和欢呼声中,来自广州花都乐驰车队的骑手胡贤嘉奋力冲刺,成功率先抵达终点,200公里骑行耗时仅6个多小时,他很高兴能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整场骑行,不仅突破了自己的意志,骑行能力也得到很好的提升。
首位抵达终点骑友 胡贤嘉:我的骑行时间是6个多小时,过程非常好,在每个路口都有志愿者到位,每个服务站的站点补给都很充足。我第一次来广宁,感觉当地的人民都很热情。
澳大利亚骑手土豆第四个抵达终点,他作为一名资深骑行爱好者,对在广宁举办的此次活动评价很高,他表示不仅骑行线路风景如画、别具特色,而且广宁群众的热情好客也让他感到十分温暖。
澳大利亚骑手 土豆:刚开始100公里路比较平缓,然后开始上坡,感觉会越来越累,今天我是尽全力去骑行的。之前曾经到过很多地方比赛,我觉得,这次是最好的一次自行车骑行活动。
在此次骑行活动中,年龄最小的应该是这名6岁小男孩,他叫姚远星云,跟着妈妈从深圳来到广宁参加骑行活动。小朋友虽然年纪小,但是骑行技术和毅力都不输给成年人,他一路上勇敢前行,无论是难爬的上坡路,还是惊险的下坡路,都从容应对,并且毅力十足,成功完成了85公里的骑行目标。
广宁是全国竹子之乡、武术之乡、中餐厨师之乡、广绿玉之乡、革命老区和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县域,2022年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82.17%,空气优良率位居全省前列,是得天独厚的健康天然大氧吧。
近年来,广宁依托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全力打造竹子文化、厨师文化、红色文化、武术文化、非遗文化等文化品牌,通过“康养+”大力发展乡村游、森林游、红色研学、户外拓展等旅游产品。通过“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高质量举办“动感古水,绿野广宁”古水河徒步大会、自行车骑行等大型户外活动,把体育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新兴的产业优势,有序推动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
▲摄影:江先梅
接下来,广宁将依托竹林生态优势,以“绿美广东”建设为引领,把推进全域绿美广宁生态建设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持续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金字招牌,加快推动绥江、古水河、螺壳山等旅游资源开发,用好周其鉴故居、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红色江美等红色资源,加快构建“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为线,以广东翡翠湾温泉度假区、竹海森林康养基地、古水河徒步休闲旅游等为点”的“两线三点”旅游新格局,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目的地,全力推动广宁全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