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520”的“梅”好遇见,金灶杨梅节带您开启夏日“梅”好时光!

潮阳发布
+订阅

5月20日上午,“杨名天下 梅好金灶”——第九届金灶镇杨梅节开幕。时隔十年,该镇再次启动杨梅节,进一步打响金灶杨梅品牌,推动“绿色农业+休闲采摘+观光旅游”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本次活动由市、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金灶镇人民政府主办。

区政协主席黄志荣,区委副书记李友宣,副区长欧阳仕、郑晓宾,区政协副主席陈炜艺等参加开幕活动。

开幕式上,歌舞、武术、魔术等精彩节目表演为杨梅节助兴。金灶镇主要负责人向潮阳区金灶镇绿色水果协会代表授牌,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做旅游路线推介。

此次杨梅节会场设主会场和分会场,主会场为产品展销区。产品展销区设置了80多个摊位,市民朋友可以在这里直接品尝和购买金灶各个品种的杨梅,以及由杨梅制作而成的小吃饮品。当地不少果农都将自家采摘的杨梅拿到这里来销售,生意十分火爆。

果农刘惠龙表示:“销量比往年好,特别是政府办了这场杨梅节,大大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吸引了外地很多人来购买,今天都卖完啦,现在马上叫人送货来,订单很多,心情很好。”

在现场,还有不少杨梅深加工产品,比如福建漳州一酒厂的“绝纯”杨梅酒就很有特色,而这款酒就是用金灶杨梅制成的。

商家李少伟表示:“我每年都过来金灶这边采购杨梅,因为这边的杨梅是比较符合我们做杨梅酒的,价格各方面都比较符合,品种也是非常好,做酒就是新鲜发酵,这边杨梅比较硬实,我们就过来采购。”

金灶镇厚植农业优势,引进良种良法,使杨梅的栽培和管理技术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2万亩增加到1.6万亩,大红、青蒂、浙江红、流涎酥、乌酥等十多个品种相继上市,杨梅产业稳步发展。

金灶镇绿色水果协会会长蔡茂发表示:“我们成立协会最大目的就是为了乡村振兴,为我们果农谋出路,这些鲜果盛产的时候有销路。接下来我们要带动协会51个成员单位做好全镇的鲜果销售、种植、加工,还有技术方面指导,让农户能走上致富道路。”

此次杨梅节还设置了分会场即自摘区,金灶镇8个村(社区)开放12个自摘区,供市民游客采摘。在老五杨梅园,专程从深圳过来的李先生和他老婆正在采摘、品尝杨梅。

游客李先生表示:“我老婆从微信公众号看到金灶杨梅特别出名,今天有杨梅节,而且有一个很盛大的仪式。我们是在山下参加完开幕仪式,发现杨梅确实特别好吃,然后就来到这家杨梅采摘园,杨梅又大又甜,非常不错,明年可能还会再过来。”

金灶镇特色果品资源丰富,形成“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的农业生产格局,杨梅、橄榄、桑葚等水果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金灶镇立足水稻连片种植、果品资源丰富等优势,注重农业“固链”“延链”“强链”,探索以市场化模式盘活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突出“一村一品牌”“一镇一特色”经济发展格局,激发镇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党建领航•潮韵水乡”金灶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着力点,深入开展“绿美金灶”建设,推动金灶乡村振兴。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聚焦“果品名镇、农业强镇、文旅兴镇”总体目标,成立金灶镇绿色水果协会,投入4.6亿元启动金灶镇特色果品交易中心、东里农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

金灶镇党委书记郑金雄表示:“精心做好农旅融合文章,投入3.8亿元,启动金灶现代农业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打通交通内循环,深入挖掘涵元塔、湿地旅游公园、红色桥陈等文旅资源,引进粤东鲜花港、现代观光农场等旅游项目。接下来,我镇将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走好‘绿色农业+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金灶篇章。”

整理、编辑:潮阳发布

素材来源:潮阳区融媒体中心

相片来源:金灶镇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