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坡社区:活化老街有良方,共建“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

佛山社区传媒
+订阅

(通讯员/于敏婷)为更好协同打造塔坡社区“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学习祖庙博物馆的运营及文化传播经验,近日,塔坡社区红色文化导赏队赴祖庙博物馆参加“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通过专业导赏员的介绍及文化导赏,为参与塔坡社区“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开拓思路。

开展导赏员文化体验之旅

化身“修复工匠”和“调酒师傅”

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塔坡社区红色文化导赏队一行参观了由祖庙博物馆与岭南酒文化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千年佳酿 至美佛山——佛山酒与社会文化”精品展览。在品读完佛山千年醇香的酒文化后,还学习调制“夏日冰茶”鸡尾酒,让味蕾也能体验一回“展览的魅力”。

随后,导赏员参与了“文博学堂”活动,不仅深入了解到祖庙百年修缮和文物保护的成果,还亲手体验了瓦当拓印和陶瓷修复,当上一回“修复工匠”。专业、丰富、有趣的体验活动让导赏员流连忘返,也为他们投身“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动力和方向。

塔坡社区文化空间活化

多元主体持续参与社区治理

塔坡社区红色文化导赏队于2022年成立,致力于塔坡社区文化传播。今年,塔坡社区党委联合佛山鸿胜蔡李佛协会开展的“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塔坡社区文化空间活化计划获得由禅城区民政局、各镇(街道)以及禅城区慈善会合力举办的第五届“和乐村居”社区服务大赛支持。

作为项目执行的主体之一,塔坡社区红色文化导赏队在塔坡社区党委的带领下,积极参与项目建设。项目以社区“老街巷空间活化”为切入点,通过社区多元主体共同整理社区文化、建设创新性社区文化空间、持续开展文化空间主体服务,进一步完善塔坡社区文化体系,打造“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让广大市民能够深入领略文化的同时,促进社区多元主体持续参与社区发展及治理,营造社区参与及文化浓郁的社区人居环境。

项目自2022年11月启动以来,以“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为蓝图,已开展多项工作并通过社区多元主体合力,从空间视觉、听觉、触觉及参与体验等角度,初步完成街巷空间规划方案,为之后的空间活化奠定基础。

让塔坡历史融入社区文化生活

打造“生活化的博物馆”

博物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塔坡社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辖区内除了有众多蕴含着历史文化知识的景点,还有塔坡古迹以及多条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老街巷,如祥安街、安怀里、京果街、线香街等,是老佛山的“博物馆”,是佛山人身边的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

塔坡社区注重联动辖区内多个共建单位、居民群体,将单个导赏点逐步联结成片区,进一步完善塔坡社区文化体系,打造“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群体、多元主体关注社区、参与社区。

在祖庙博物馆的支持下,通过学习祖庙博物馆的运营及文化传播经验,队员将游览经验引申至塔坡社区内的历史文化景点,更好地带动社区民众亲近历史文化,也让塔坡社区的历史文化空间真正融入社区文化生活中,成为一个“生活化”的“博物馆”。

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精品活动

为讲好佛山古镇故事持续赋能

在注重队伍建设,提升成员能力的同时,导赏队没有停下日常服务的脚步,持续开展导赏活动。5月,队伍先后接待了祖庙街道团工委、佛山市禅城区培立实验学校等单位。与以往导赏不同,今年的导赏,队伍以“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为导赏理念及主线,除了以往的粤剧博物馆、鸿胜馆、塔坡井等代表景点外,队员以还新增了老街巷的文化导赏,重点通过建筑、街巷,讲述佛山古镇故事。目前,队伍已能自主统筹、组织提供导赏服务,大大提升了塔坡社区导赏接待力及文化宣传力,让更多市民能够深入认识塔坡社区文化,领略岭南文化魅力。

接下来,塔坡社区将会发挥“五社联动”效应,全面开展街巷文化空间微改造更新行动,为打造“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持续赋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