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售价1049元一斤的北园挂绿荔枝上架北京顶级商场SKP,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自康熙年间问世以来,这个挂绿荔枝品种身价就不断攀升。在清代,它与珍珠价值相当;民国时期,一颗挂绿荔枝能换来一亩良田。
★在2002年增城荔枝拍卖会上,一颗净重18.8克的“西园挂绿”卖出了55.5万元的天价,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被称为名副其实的荔枝之冠。
你说牛不牛?
这是广州增城的挂绿, 有着“南州荔枝无处无,增城挂绿贵如珠”的美誉,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荔”。
地理标志数量合计居广东省各区县首位
没有荔枝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夏天,至少是不浪漫的夏天,品尝一颗“增城荔枝”,获得的不只是甘甜多汁的味蕾享受,更有穿越千年历史的文化韵味。每到荔枝上市季节,增城便成了红彤彤的世界,茶案上,果盆里,馈赠亲友的礼盒中,甚而私家车后备箱里,尽是这晶莹剔透的佳果,空气里飘逸着“520(我爱荔)”的甜蜜。无荔枝,不夏天,便是针对世代结缘荔枝的增城人而言。
增城荔枝的地位并非空穴来风。这里不但是我国著名的中晚熟荔枝产区,是“中国荔枝邮票”原发地,更以品种多、品质优、口感佳和历史悠久而驰名中外,尤以“增城挂绿”最为珍贵。
2012年,“增城挂绿”“增城荔枝(桂味、糯米糍、仙进奉、水晶球)”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8年注册了增城荔枝、增城挂绿荔枝、增城桂味荔枝、增城糯米糍荔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创建增城荔枝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荣获“2019中国绿色农业十大地标品牌”称号,增城荔枝栽培文化系统被列入第五批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10月,增城荔枝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是全国荔枝界唯一入选品牌。地理标志数量合计居广东省各区县首位。
2016年发行的“中国荔枝”邮票
增城拥有沉淀千年的荔枝文化
在增城,再偏僻的土地也会有棵荔树,随便一棵都是天生丽质。在这最美的荔乡,一树古典的荔枝已不仅仅在于满足口腹,它从最小的可能着手,在北回归线的节点穿针引线,出诗入画,占领了历朝历代的农耕高地。布衣袖口里孵化的老字号,玉立成一阕永不褪色的乡土红。
清康熙十二年《增城县志》对挂绿荔枝的记载
增城不仅有数不胜数的荔枝品种,更有沉淀千年的荔枝文化。晋代顾微所著的《广州记》记载:增城县白水山有五距鸟。县北又有搜山,有荔枝树,高八丈,相去五丈而连理。由高八丈古树推算,增城荔枝的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苏轼曾将增城荔枝晚熟品种赠予友人,《苏轼集》记载“增城荔子一篮,附去人驰上。”描写增城荔枝的古代诗作达百篇之多,不少是非岭南文人所写。
挂绿荔枝作为增城独有的特优珍稀荔枝品种,久负盛名,明末清初屈大均诗云:“端阳是处子离离,火齐如山入市时。一树增城名挂绿,冰融雪沃少人知。”清代的《岭海见闻》明确记载,增城挂绿最早出现于清康熙八年,也就是1669年,地点是湛若水(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曾任三部尚书)故居增城新塘一带,当地人们偶然发现了这样一株果实“微红托绿”的荔枝树。
《荔枝颂》,是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的代表作之一。1957年,年轻的红线女到莫斯科参加 “东方古典歌曲比赛”,她凭借《荔枝颂》和《昭君出塞》为广东粤剧界捧回第一枚金质奖章。《荔枝颂》歌唱增城的三月红和挂绿荔枝,表达了对这一岭南佳果的特殊情感,浓浓的乡愁情怀在异域他国余音绕梁。
增城荔枝的后起之秀——仙进奉
一颗肤红肉白的荔枝经历了漫长的生命历程,其中又包含了荔农们无数智慧与汗水。增城荔枝孕育着延绵不息的生命,生命的转换是由梦幻般的山风完成的,一团又一团的往事被不动声色地吹散,露出一大堆或祥和或喜气的面孔,有桂味、妃子笑、挂绿、仙进奉、水晶球……70多个“家族成员”聚首在共同的出生地增城对比成色,展现各自的风味和魅力。
蜚声海内外的增城仙进奉是后起之秀。它的崛起与广州悠久的荔枝历史息息相关,这是增城基岗村有百年种植史的荔枝品种。20世纪90年代因为糯米糍名气大,曾被村民冒充糯米糍售卖,结果因为“假的好吃”而逐渐走俏市场,在市场驱动下如今得以广泛种植。
“一年365天,150天可以吃到仙进奉。”仙进奉荔枝种植带头人陈浩潮说,目前仙进奉已经种到了广西、云南、海南等地,最早熟、最晚熟的仙进奉前后跨度约150天。随着水果品质不断升级,仙进奉的标准也已经形成,如每颗重约25克、甜度在18至20之间、焦核率为85%至90%等,逐渐品牌化。仙进奉从曾经的2棵母树,到全国种植面积近25万亩,自此仙进奉的命运峰回路转,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擦亮荔枝产业金字招牌
如今,增城区正实施推进荔枝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打好荔枝的“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通过铸品牌、强品质、推市场、优服务,擦亮“中国荔枝看广东,好吃荔枝在增城”金字招牌,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仙村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是增城区精心打造的大手笔项目,投资3.15亿元规划建设7平方公里的仙村荔枝小镇、荔枝文化博览馆、荔枝农耕文化博览园、交易市场(电商园)及连片仙进奉种植基地等13个子项目,着力构建集荔枝种植、加工、电商物流、研发、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荔枝产业集群。目前,荔枝文化博览馆、荔枝农耕文化博览园、景观大道等项目已基本建成。
荔枝文化根植于农作生活,质朴醇厚,源远流长。2000年的栽培史,成就了增城“全国荔乡”的称号。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统计,2022年,广州市荔枝种植面积约55万亩,而增城区则是广州荔枝种植历史最悠久、品质最佳的地区,种植面积已达19万亩,约占全市的40%,千亩以上的荔枝种植村有67个,连片100亩以上的荔枝基地265个,千亩仙进奉荔枝示范基地2个,以及115个荔枝合作社和43个家庭农场,惠及2万多家农户,是名副其实的规模以上荔枝产地。
这一串耀眼的数字,足以反映增城荔枝的优质和高产,正所谓“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数增城”。
历史贯穿着昨天、今天和明天,丰富而迷人的农耕文明给市民甜蜜的生活刷新了独特的内涵和光泽。增城荔枝,一如增城人的朴实谦卑,在岁月的淘洗中,越发茁壮,成为乡村意境的重要载体,成为增城热土上悠久的记忆。增城荔枝,甜出了境界,长成了故乡,无论岁月多长,也淡化不了那焰火般生动、明艳的光芒,更动摇不了世界级水果的自信和自豪。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文:曹剑萍
编辑:张远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