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重在祛湿健脾,做好这6点,安然度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订阅

中国的24节气中,小满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小满通常在公历的5月20日左右。它表示夏季即将到来,农作物开始迅速生长,天气也逐渐变热和潮湿。立夏至小满之间的转变反映了季节的过渡和农业生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人们要注意健康饮食,多摄入清凉解暑的食物。夏季是一个气温升高、湿热盛行的季节,容易引发中暑、湿疹、腹泻等健康问题。

在小满节气,应该如何养生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戴凤翔和大家聊聊——

小满养生记住这6点

夏季养生的关键原则是清热解暑和祛湿健脾。我们建议多食用清凉的食物,如西瓜、黄瓜、苦瓜等,以帮助清热解暑。同时,避免暴饮暴食,以免伤害脾胃功能。保持适度的运动可以 加强 体质,提高抵抗力。

第一点,预防中暑。预防中暑是夏季健康的重要方面。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和水分、电解质紊乱而引起的疾病。预防中暑的关键是避免高温环境,保持室内通风,适时避暑降温,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

第二点,调整饮食。调整饮食也是夏季健康的重要方面。夏季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多食用富含水分的食物。例如,西瓜富含水分和维生素C,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黄瓜、苦瓜等蔬菜有清热利湿的功效。此外,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谷类、豆类等,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第三点,预防湿疹。“小满不除湿,一年湿漉漉。”在小满时节,湿气重,容易引发湿疹等皮肤问题。预防湿疹的关键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透气的衣物,避免过度摩擦和过敏源的接触。同时,适当使用清热、祛湿的中药也有助于缓解湿疹症状。

第四点,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夏季健康也是必要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在高温天气下,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中暑和过度疲劳。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户外运动,避免在炎热的中午进行剧烈运动。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适时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

第五点,调整作息也是夏季健康的重要方面。夏季白天时间长,人们常常熬夜活动,容易导致睡眠不足和生物钟紊乱。合理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过度疲劳和熬夜,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第六点,心理调适。夏季气温高、湿气重,容易让人感到烦躁、易怒和情绪波动。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适应夏季的气候变化。可以通过放松的活动、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总而言之,中医养生也提供了综合的健康管理方法。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和气候变化,可以采取中医推荐的食材和药物进行调整,以达到清热解暑、祛湿健脾的效果。了解小满和夏季健康的知识对我们应对夏季常见的健康问题非常重要。通过科学的预防和调理,我们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抵抗力,更好地享受夏季的美好。

科室介绍

急诊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是广州“120”网络单位,是广州市内三甲医院中率先采用全科接诊模式的急诊,建立起以“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一体化管理的急救体系。拥有一支具有丰富院前急救经验的医护团队,配备有多辆监护型的救护车,能承担院前内外妇儿各种急危重症的急救任务,多次参与广州市内各种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现有广州市“120”院前急救培训师资2名,多次受邀参与市内外的院前急救培训和视听教材的示范工作。

急诊诊疗区域设有抢救室、诊室、外科处置室、中医治疗室等。抢救室配备4张多功能抢救床,每床配置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生命支持设备,同时配置有心肺复苏仪、床旁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快速床旁检测仪器、纤维支气管镜、洗胃机、降温机等仪器设备。EICU病区配备8个治疗单元,拥有多功能中心监护仪、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持续血液滤过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静脉输液泵、肠内营养泵等多种医疗设备。

科室严格遵循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诊疗原则》进行接诊,能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时处理内外妇儿等普通急诊病人。发挥中医急救特色,积极开展骨折小夹板固定、外伤贴敷疗法以及穴位贴敷、针刺放血等中医急救技术,能熟练处理各种如创伤、感染、骨折、脑卒中、消化道出血、各种器官衰竭等急危重症,建立起脑卒中、创伤、胸痛、消化道出血救治的绿色通道。

科室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科室在脓毒症、MODS、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围术期保障等救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全天候开展呼吸支持、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床旁超声、纤维支气管镜等抢救技术,为院前和院内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科室承担本科生、实习生《中西医急救医学》、《中医全科医学》、《中医内科学》、《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等课程急重症内容的教学工作,以及医院本科实习与规培带教任务。近3年共主持广东省中管局课题3项、广东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编专著1部。

急诊科是广东省省级青年文明号单位,科室本着“做急救先锋”的理念,以人为本,锐意进取,积极创新,竭诚为患者服务。

联系电话:020-22292700


供稿:戴凤翔 | 初审:李辉

排版编辑(实习生):林于琳

文字编辑:叶美琪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核:王剑 | 审定发布:范琳燕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