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强化基层曲艺阵地建设,指导和推动基层曲艺工作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5月19日至20日,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杨发航率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过中国曲艺之乡道滘镇、中堂镇、麻涌镇,调研指导曲艺发展工作。
5月19日,调研组走过道滘粤剧曲艺文化馆、道滘镇民间私伙局、道滘镇中心小学并了解道滘镇粤剧曲艺进校园情况。5月20日,调研组走过中堂镇潢涌村黎氏大宗祠、中堂镇湛翠村古榕公园、中堂第二小学进行戏曲培训、曲艺表演、“戏曲进校园”项目的考察。随后来到华阳湖梅林曲苑、麻二曲艺社以及岭南水乡文化艺术中心,红豆曲艺苑、麻二曲艺社的成员们向调研组展示了广东音乐演奏、粤曲演唱等。调研组观摩了群众曲艺节目演出,深入了解近年曲艺工作开展情况,实地感受了当地深厚的传统曲艺文化底蕴,并充分肯定了曲艺工作取得的成绩。
下午,东莞市中国曲艺之乡(麻涌镇、道滘镇、中堂镇)调研复核座谈会在麻涌镇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中国曲协调研组、广东省文联、省曲协成员、老艺术家代表、基层和社团代表、两新人员等参与会议。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飙主持会议。
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杨发航对东莞曲艺之乡的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广东的区域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一般的区域建设标准,更是在区域质量建设上作出新的探索,积累新的经验。为此,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推动工作的契机。
“对于东莞来说,曲艺之乡的建设并非仅仅满足于基本要求,而是应在区域质量建设上作出新的探索,积累新的经验。时代总是在发展,理论总是在创新的,我们的理论应该跟上理论创新的思想,与时代共同发展。”杨发航表示,工作应以反映时代问题为使命,体现时代价值,把握时代发展脉络,与时代共同互动,并从中找到各自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在曲艺之乡建设的探索和研究方面。杨发航表示应加强作品质量提升,着力打造曲艺精品;加大与文旅部门的结合,让曲艺成为老百姓的欣赏和追求;挖掘和塑造曲艺之乡的文化特色,发现和培养观众;将曲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两手并用推动曲艺之乡建设。
他表示,打造曲艺精品是目前东莞曲艺之乡建设的重中之重。“各区应立即开始立项,每个区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品,吸引省内外甚至全国的优秀专家资源,帮助打造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品。中国曲艺家协会愿意搭建平台,开办培训班,从广东到东莞,各地都有可能。”
在曲艺宣传推广方式方面。杨发航提出要创新曲艺或者乐曲的宣传方式。“我们现在有很多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应充分利用这些手段,让曲艺活动充满时代的气息,让年轻人喜欢起来。利用动漫,音乐等多种形式进行传统艺术的推广,让传统艺术形式充满时代的色彩。”
杨发航
中国曲协原副主席、顾问王汝刚对东莞曲艺现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这次深入基层,扎根民间,看到了我们的祠堂建筑之美、龙舟的灵动之美、曲艺的韵律之美,这些美的源泉都来自于最基层,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大美、中国大美的根源。”
他表示,广东省曲艺发展的现状和挑战在调研中逐渐显现。对于目前的曲艺作品,他提倡曲艺作品应该有时代气息,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和发扬优秀的传统元素。“从清朝开始就存在的传统艺术作品无疑具有无穷的魅力,然而在当下,我们需要用现代的审美观来欣赏和理解这些作品。对于基层演唱者来说,他们需要寻找新的方法,使得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吸引力。”
在艺术形式方面,他建议去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去挖掘新的创作灵感。“希望看到更多的新作品能够融合传统与现代,融合各界的艺术元素,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
此外,他还特别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艺术教育不仅是教导孩子们如何欣赏艺术,更是教导他们如何理解世界,如何思考人生。“艺术不仅仅是表现技巧,更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我们应该将艺术教育视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艺术,体验到艺术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谈及对东莞未来的期待,他希望东莞能够成为中国的艺术中心,成为连接世界的文化桥梁。“东莞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只要我们足够用心,就一定能创造出让世界瞩目的艺术成果。”
王汝刚
中国曲协曲艺之乡(名城)建设委员会委员宋媛表示,曲艺在东莞已经深深扎根,像一棵大树茁壮成长。“天下的文艺是一家,天下的曲艺也是一家。”她表示,中国曲协一直都非常关注广东,特别是东莞这片沃土。“中国曲艺之乡是中国曲协的根据地和战斗堡垒,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根据地做好,把根据地里面的建设做好,不辜负中国曲协和省曲协的期待,也不辜负这么多年来文化人和曲艺人的传承和耕耘。”
宋媛
中国曲协外联处处长管宁对几个镇的曲艺基础以及地方文化表示了深深的赞赏。“三个镇的曲艺基础非常好,尤其是群众的基础。看到了许多热爱曲艺艺术,尤其是乐曲乐器艺术的孩子们,这是在很多地方可能都无法感受到的繁荣景象。”
他表示,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利用创新的方法,帮助大家打通一些关系,然后让大家进行创作交流。“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和尝试,让曲艺基础深厚的地区,能够在曲艺发展上更上一层楼,实现从基础到创新,从专业到群众的全方位发展。”
管宁
广东省曲协专职副主席宋枭楠对东莞文联近几年的一些工作成绩,包括迎检工作,表示高度赞扬。此外,她表示会积极回应基层工作老师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你们有呼声我们一定会有回应。在创作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对省级专家还是国家级专家的需求,都将予以积极落实,并做好服务工作。”
宋枭楠
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飙表示,通过这次座谈,深刻认识到中国曲艺之乡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责任。“东莞在曲艺事业传承、推广、创新等方面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在中国曲协、省文联、省曲协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莞将结合工作的实际补齐短板,持续的推进区域工作高质量发展。以文化强市为契机和抓手,努力争创中国曲艺名城,为东莞为国家的曲艺事业发展贡献东莞的力量。”
资料来源丨东莞时间网
一审 | 许小文
二审 | 刘定富
三审 | 叶新源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东莞文联”,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