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湛江综合保税区(一期)(以下简称“湛江综保区”)现场一片繁忙。载着满满货物的车辆驶入指定海关通道后,智能卡口系统迅速识别车牌号,道杆自动抬起,车辆快速通过卡口。湛江综保区进出通道每15秒即可完成一辆货车的放行流程,络绎不绝的车辆高速运转,数据流、实货流并驾齐驱,智能卡口的秒级验放正式宣告:湛江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营!

从2020年申请到年底国务院审批同意,从2021年动工建设到2022年2月10日正式验收通过,到昨天的正式封关运营,湛江海关与湛江市一路攻关、闯关、过关,携手冲刺决战决胜,打造粤西唯一“智慧综保”,填补高水平开放平台缺失,服务粤西地区构建新发展格局。
“智慧综保”跑出智能通关“新速度”
提交单证申请、审核、放行、过地磅、实车过卡……看似简单的十几秒流程,背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加班、测试。数据传输丢失,重来!自动抬杠失败,重来!数据无法对碰,重来!查验指令无法传输,重来!……
“成功了,测试的306辆车保税货物全部自动抬杠通过!非保税货物通道也完全正常!”“综保区区港联动测试”微信群五一期间因为这一句成功了沸腾了,这意味着为封关运营做出的努力终于看到成效了。
面对记者惊叹于湛江综保区智能化成果,湛江海关关税处处长巫智敏介绍道:“看到车辆到达卡口,卡口数秒内数据自动对碰抬杠那瞬间,我更多的是骄傲,湛江综保区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智慧海关建设要求。湛江综合保税区申建最初,海关支持综合保税区选址调整、推动夯实申建基础、获得总署初审通过和8部委联合审核,选派1名处级、2名科级领导干部挂职综保区筹建,关地携手奋进,共同推动湛江综保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现在我们共同创下‘湛江速度’,推动湛江综保区完成设计规划、建设验收、封关运营等节点任务,成功以智慧海关理念推进‘智慧综保’的建设。下一步,海关将进一步支持湛江综保区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600多个与企业及海关同志一起冲刺的日子今生难忘。作为系统开发主创人员,这不是我第一个参与开发的综保区信息辅助系统,但湛江海关针对大宗散货设计一票多车、区港联动的理念模式却是最创新的,湛江海关对湛江综保区未来高质量发展想得很远,很高兴能与他们并肩作战那么久,而与信息流、模块设置、码头联动日日夜夜奋斗的辛酸终于在今天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了!”进出区申报业务实测小组工程师杜吉感慨道。
为推动用好综保区这一高水平开放平台,湛江海关积极推进“智关强国”行动和智慧海关建设,大力推进“智慧综保”建设,专门开发了湛江综保区智慧关务系统,依托港区码头散货管理等系统与海关共享数据,对综保区进行智能监管,可实现“提前申报、车牌识别、自动验放”智能化通关,车辆秒速过卡,并且企业非保税货物也可运用该平台实现自行管理,极大方便企业,节省企业运营成本。
为保障信息化系统优化完善及顺畅运作,湛江海关组建业务实测工作小组,开展实单实车测试50余次,通过实现综保区辅助监管系统与港口作业系统、区内企业一卡通系统的连通,完成系统间作业数据推送、核放单自动申报、卡口数据自动比对抬杠,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下大宗散货类商品进出区车次多、申报工作量大、数据对碰难、过卡效率低等问题,实现区港联动自动验放、智能监管。
湛江海关所属霞海海关关长孙粤宁表示:“下一步,我们继续按照‘严规范、高质量、有特色、促升级’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区港联动模式,探索简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企业货物进出区手续,提升智慧监管效能,提高综保区通关效率,积极推动新产业、新业态落地湛江综保区,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政策服务保障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综保区适用免税、保税、退税、选择性征收关税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湛江综保区作为临港型综保区,位于衔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北部湾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交汇枢纽”的特殊区位,背靠我国沿海12个战略枢纽港之一的湛江港,区位优势、港口优势突出,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先天优势,尤其是当前实施“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企业通过综税区这一高水平开放平台,能够更好双向配置国内国际市场资源。
据了解,为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打造“蓝色粮仓”,湛江综保区一期规划进驻的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制造类企业。截至目前,已有10个项目入区建设发展。其中豪汇(广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吨植物能量饲料产业园项目是第一个入驻湛江综保区项目,总投资17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超过100亿元。
“虽然综保区内我司具备100万吨饲料加工能力的生产线早已建成,但关于怎么备案、怎么建账册我是真的很茫然。”豪汇(广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业务部黎梅说道,“全靠海关同志陪我们一块加班加点,手把手教我们辅助信息系统怎么用,同时帮助我们梳理业务流程,指导我们设立加工贸易账册,还为了保障今天我司货物顺利入区,没日没夜地测试。我相信综保区这一高水平开放平台一定能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悉,区内企业享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无缝衔接,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拓展产业层次、丰富产业形态,提升湛江综保区的核心竞争力。
湛江渤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粮油加工及贸易,原材料基本从国外采购进口,加工成品豆油、豆粕内销为主。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逐步走出疫情阴霾及各地餐饮业恢复,以及国内养殖需求逐渐向好,国内豆油及豆粕需求量呈增长趋势。但对于综保区内企业来说,成品内销面临着税收成本较高、产品竞争力减弱的问题,如果通过在综保区外另设公司的方式开拓国内市场,又会导致投资和管理成本增加。
“我司部分原材料通过一般贸易方式从国外进口,我们很关心综保区内企业如何拓展国内市场,管委会、海关、税务局的同志联合为我们宣讲解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政策,现在我们已经办理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备案手续,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参与国内环节的税收抵扣,通过‘智慧综保’可以实现非保税货物自行管理,进出区程序也非常简便!”湛江渤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超高兴地说,“这一来,我们作为区内企业可以真正整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拓展两个市场份额,这不相当于给我们企业装上双引擎了呀!”
为保障企业“拎包式”入驻综保区,湛江海关10余次深入企业调研需求,并针对企业备案、系统操作、业务流程等问题实行贴身帮扶,梳理问题清单30余项,逐个销账“清零”。结合区内业务类型,派员赴南宁、广州、深圳等地综保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一企一案”为入区企业打造实单测试方案,开展海关作业、辅助系统联调测试,不断夯实业务基础。依托“智慧综保”实行智能化管理,对试点企业非保税货物,落实“不实施账册管理,不采用报关单、备案清单方式办理进出区手续”的政策规定,着力简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非保税货物出入区流程。
“自贸+综保”引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拥有更大的改革自主权。综保区作为国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同时具备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五大中心”功能, 是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的重要载体,也是衔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平台,对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和扩大对外开放发挥重要作用。
“自贸试验区与综保区,两者之间是紧密关联的。换句话说,自贸试验区与综保区是优势叠加的整体,是全域联动的引擎。”湛江海关关税处副处长黄国权表示,“今天湛江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营的重大意义不只在于其本身已有的政策红利可释放,还包括可实现与广东自贸试验区湛江联动发展区的联动,也为许多改革创新经验如‘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全球中心仓’‘跨境电商货物先放行入区、后理货确认’等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平台。”
湛江海关关税处处长巫智敏满怀期待道:“下一步,湛江海关将进一步主动发挥海关职能作用,将湛江综保区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学习借鉴兄弟海关支持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措施,推动更多创新改革经验的复制推广,全力支持湛江综保区发挥区位优势、港口优势、产业优势,探索‘一区一品’实现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刘稳
【通讯员】王婷 许开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