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傍晚出来散步或逛街时,你有没有发现路边摊越来越多了?“白天工作,夜晚摆摊”正在成为一部分深圳人“搞钱”的又一尝试。
肉夹馍、卤味、钵仔糕、柠檬茶……大街小巷出现越来越多的摊档,就像是一场模拟经营游戏。
网络上,有关摆摊的话题层出不穷,高收入“神话”引发网友热议。不少年轻人怀揣着向往,纷纷加入摆摊大军。
为释放“地摊经济”活力,深圳宣布9月1日起,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这意味着以后“摆地摊不再被城管追赶”,未来,将会有更多人加入其中。
那么问题来了,在深圳摆摊真的赚钱吗?大家为什么而摆摊?
01
“不图赚钱,就图个乐呵”
@阿斌丨把摆摊当创业
对于一名合格的潮汕人来说,宁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
在深圳工作了3年的阿斌,正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创业机遇。毕竟,开一家店一直是他的梦想。
“开家小店的梦想要提早实现了!”得知附近新开了一个“市集”,阿斌立刻决定去摆摊。虽然没有太多的摆摊经验,但他并不在意,正好可以积累开店的创业经验。
市集上,摊位费一天100元,并提供水、摊位展架、草坪地毯、仓库等,且可以日结,可以说是小成本支出当老板。
为此,阿斌前期做足了准备,请教过几个朋友,一致认为手打柠檬茶是不错的选择。他也专程去了附近的柠檬茶市场调查,基本定价25元/杯,只要把成本大概控制在5-6元,基本稳赚不亏。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市集上有着同样想法的人并不少,等到开摊,他才发现,市集品类同质化,光是卖柠檬茶的就有4-5家。
“创业”旅程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刚开始的阿斌就因为选品受挫。单一产品在同一个市集上竞争激烈,定价、出品、成本等问题,让他时常不能回本。
“毕竟这行入门门槛低,竞争激烈,还是很锻炼人的。”
“不像是赶庙会,摆摊没有杂耍,没有吆喝,各买各的,和开店没什么大的区别。”
一段时间下来,阿斌的摊位基本不赚钱,自己还搭上了晚上的休息时间,但他对此乐此不疲。他始终相信一句话:“没吃过创业的苦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对于阿斌来说,此刻赚不赚钱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成长,坚持努力、用心经营,就能够收获更多经验。
每天傍晚,阿斌都会饱含激情地迎接新的挑战,热情地向每位客人介绍自己的商品,巧妙地传递产品背后的故事和价值。
在与周围摊主们的积极交流中,他也了解到“小小地摊也能挣大钱”并不是传说,每一行都有干得出彩的人物,这更坚定了他从零开始累积的想法。
夜深收摊时,阿斌还会坐在摊位旁,复盘一天的摆摊经历,尽管收入不算丰厚,但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摆摊获取经验路途漫长,但他深信只要此时努力,未来创业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02
“生活,更会教育孩子”
@阿敏丨一切为了孩子
不同于有着创业梦的阿斌,阿敏摆摊是为了教育孩子。
在儿子小强小时候,阿敏特别容易去满足孩子的需求,特别是小强哭闹的时候,会用最简单有效的方式——给小强玩游戏去止住他的哭闹。
久而久之,小强沉迷游戏,小小年纪的他已经近视。阿敏为此伤透了脑筋,尝试了多种方法,情况也没有得到太大改善。
直到别的家长支招:陪孩子一起去摆摊锻炼,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同时还能锻炼孩子。
于是,之前做过餐饮相关工作的阿敏干起了烧烤。在不耽误孩子学习的情况下,阿敏每天晚上带着小强出来摆摊。一方面让孩子能远离游戏,另一方面让孩子明白赚钱不易,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摊位上,小强充满好奇,成为妈妈的小帮手,帮着上菜,招呼客人,和客人打成一片。由于前段时间淄博烧烤爆火,肥嘟嘟的小强被客人亲切地称为“深圳版小胖”。
因为摆摊,小强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口才、胆量、社交等几个方面都得到了锻炼。随着摆摊的日子一天天过去,阿敏和孩子小强不仅收获了额外的收入,还建立起了深厚的亲子关系。
03
“夜市,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舟舟丨为了摆脱
来深圳已经一年多的舟舟,除了同事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不上班后,原本社恐的她越来越不喜欢出门。
“不上班带给我的是快乐,但焦虑的反噬让人感到恐惧。”
渐渐地,舟舟变得越来越抗拒和人接触,窗外喧嚣好像与自己无关,外卖直接无接触放门口,垃圾有买菜小哥帮忙带离,而她自己非必要绝不出门。
当家人朋友催促找工作的声音越来越少,就连平时的阳光洒进窗户都觉得刺眼,舟舟才愈发觉得不对劲,每天除了短视频,就是打游戏,自己就像纪录片中的孤独死的老人一般。
踌躇许久的舟舟终于出门了,这才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楼下多了很多小商贩,原本的街道如今已变成美食夜市街。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励下,舟舟鼓起勇气决定走出困境,尝试融入楼下的摆摊行业,不为别的,只为克服自己目前的社恐状态。
钵仔糕、臭豆腐、柠檬鸡爪……纠结了很久,舟舟最终选定了不容易出错的章鱼小丸子作为摆摊商品,并为此苦练了半个多月。
踏出第一步是痛苦的。出摊第一天,紧张和担忧的情绪萦绕在舟舟身上。在偌大的夜市街道,人流量很大,处于角落的她,却显得格外渺小。硬着头皮与人沟通,零散卖出去3小份,她便早早收摊。
慢慢地,舟舟逐渐发现这个工作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可怕。相反,她开始享受摆摊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社恐、焦虑和烦恼也逐渐消散。
“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被别人喜欢还是很开心的。”
与此同时,她还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从经营不同商品的摊主到前来光顾的食客,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人生轨迹与故事。
在不忙的时候,舟舟喜欢和周围的摊主们聊天交流。他们彼此分享着各自的摆摊经历和心得,相互鼓励和支持。他们还经常互相品尝彼此的美食,这种互助和交流的氛围让舟舟感到温馨和融洽,她不再感到孤单和焦虑。
对她来说,摆摊算是“社恐”的交友新方式,赚钱则是其次。
已经不再“社恐”的舟舟,身上再也没有那种怯懦的神态。她坦然自信,在夜市和他人侃侃而谈。接下来的日子,舟舟打算让生活回到正常的轨道:找一份工作,白天上班,晚上摆摊,生活与兴趣共存。
现在的深圳,每一个小摊都像一个特别的“深夜食堂”。
在这里,能有便宜好吃的食物,还有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每一个摊贩都用自己的热情,治愈着这座城市的人。透过小摊霓虹闪烁五彩缤纷的光晕,可以看到每个人正在积极生活,追逐梦想。
9月1日起,深圳将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你会去摆摊吗?打算卖什么?
(文中图片仅为配图,图文无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