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健康 | 尝一颗果中玛瑙,让你口齿生津

广东省中医院
+订阅

杨梅属于亚热带水果,于每年5-6月份成熟,别名白蒂梅、圣生梅、树梅等。因为杨梅果实色泽红艳很像玛瑙,且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素有“果中玛瑙”的美誉。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杨梅。

南国佳果值千金

苏轼被贬谪到广东,曾写诗道:“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首诗中出现了三种南国水果:枇杷(卢橘)、杨梅、荔枝。

杨梅是我国本土原生的果树,生长在长江以南、温暖湿润的山区。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有封藏在陶罐中的杨梅,形态和今天的杨梅非常相近。因为产自南方、保存不易,直到唐代,杨梅在中原都身价不菲,“初疑一颗价千金”,完全不输荔枝。

解暑渴、开胃口

杨梅果性温,味甘酸,归肺、胃经,具有生津解渴、消食和胃、收敛止泻等多种功效,常用于烦渴、积滞、吐泻等情况,是夏天解暑渴、开胃口之良品。

■ 生津解渴

自古有“望梅止渴”的典故,无论是青梅还是杨梅,其酸甜可口的特点,一旦联想起来,都会让人不自主地流涎,从而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夏天暑热多汗容易损耗人体津液,杨梅味甘酸,酸甘可化阴生津,有助于补充人体丢失的津液。对于怕酸的朋友可以用点白砂糖拌着一起吃,白砂糖性平味甘,口味清甜,可以增强杨梅生津解渴的功效。

■ 消食和胃

杨梅入胃经,带酸味,中医认为,杨梅具有消食和胃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杨梅含有多种有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增加胃酸分泌,食之既可以提高食欲,又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夏天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胃肠胀满的朋友,可以试试吃点新鲜的杨梅,老少咸宜。此外,适当吃点杨梅也有助于预防晕车反胃。

■ 收敛止泻

中医认为酸主收涩,酸味的食物可以抑制肠道蠕动。夏天喜食生冷,生冷食物容易伤脾生湿,湿邪容易导致腹泻。杨梅味酸涩,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腹泻患者。现代医学也证明杨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病菌有抑制作用。

食用杨梅小贴士

杨梅在食用前最好先用淡盐水浸泡15分钟,可以降低杨梅的温性,还有助于去除果子中虫子。

糜烂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宜食用杨梅,因为杨梅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杨梅不适合湿热内蕴之人食用,古籍有记载“切不可多食,甚能损齿及筋”“多食令人发热”“多食发疮致痰”。

杨梅的挑选和保存

看颜色:淡红色杨梅口味偏酸,颜色太深红或所盛容器壁上染了较多杨梅汁颜色的,都不建议购买。

感硬度:太硬的杨梅还没完全成熟且口感不佳,太软的杨梅熟太过了不新鲜,建议挑选软硬适中的杨梅。

闻气味:如果杨梅有淡淡的清香味是正常的,如果有酒味则说明杨梅不够新鲜。

要保鲜:买回来的杨梅最好尽快当天吃完,因为杨梅腐烂较快。如果杨梅吃不完的要及时放入冰箱保鲜。

食疗方推荐——杨梅冰糖水

材料:杨梅200克,冰糖50克(2人份)

做法:先将杨梅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淡盐水浸泡15分钟左右,再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将杨梅和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关中小火煮20分钟左右即可,期间可以用勺子将杨梅碾碎会更入味,放凉后饮用。

功效:生津解渴,消食开胃

适合人群:夏季热盛伤津人群,常表现为口渴口干、食欲不振等症。如果在暑天流汗太多,也不妨试试这款糖水。

杨梅味具有生津止渴、消食和胃等功效。冰糖味甘性平,可以养阴生津、补中益胃。两者搭配使用,酸甜可口,适合夏季饮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