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记者从潮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3“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广东(潮州)分会场活动将于5月21日在潮州举办。
潮州人爱喝茶懂喝茶,世人皆知。爱喝茶,源于这片土地盛产茶叶,“中国乌龙茶之乡”是潮州被外界悉知的重要标识之一;懂喝茶,一壶三杯,精细考究的工夫茶,是潮州最靓丽的一张名片。
“届时,我们将为世人展现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茶香之王潮州单丛茶的王者之香,敬世界一杯潮州单丛茶。”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因茶名扬,因茶民富
依山傍海的潮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势北高南低,山区约占全市陆地面积的65.2%。境内群峰起伏,河流纵横,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适宜的气候为茶园带来充沛的雨量,山上长年云雾环绕造就了茶叶优良的生长环境。
潮州是我国乌龙茶三大产区之一,也是单丛茶的原产地。潮州单丛茶包括凤凰单丛茶和岭头单丛茶品种系列,因其丛间花香各异,采用“单株采摘、单株制作、单株销售”的技艺,故史称“单丛茶”。
潮州产茶历史悠久,其种植源于畬族先民,兴于南宋,发展于现代。相传南宋末年,宋帝昺途经潮州凤凰山,饮了当地山民献上的茶汤后连称“好茶”,后人把宋帝饮过的茶叶称为“宋种”。潮州单丛茶早在明代就因其独特品质而被列为贡品。据《潮州府志》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记载:饶平县每年须贡“叶茶一百五十斤二两,芽茶一百八十斤三两”。
潮州单丛茶为半发酵乌龙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之浓厚,是我国茶树品种中花香类型最多样、自然花香最清高的特种茶类,以“天然花香、特殊丛韵”而著称。独特的制作工艺形成了它特殊的品质——条索紧结,呈乌褐色或灰黄褐色,油润,具有自然的花香、山韵蜜味;汤色橙黄(初制茶)或金黄(精制茶),透彻明亮,香气优雅、滋味醇爽、回甘力强等特点。
潮州因茶而名扬,更因茶而民富。潮州单丛茶凭借独特的品质魅力,潮州在全国屡获殊荣,先后获得“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称号。全市拥有茶叶类公用品牌5个,分别为“凤凰单丛(枞)茶”地理标志产品、“岭头单丛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茶”、“岭头单丛茶”证明商标、“潮州单丛茶”集体商标。
产业兴旺 殊荣等身
在茶叶种植进程中,潮州拥有广东省凤凰单丛茶跨县集群产业园等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凤凰镇、浮滨镇等5个万亩茶叶专业镇、100多个茶叶专业村。截至2022年,潮州茶叶面积24.12万亩,年产干毛茶3.01万吨,同比增加12.7%,毛茶产值73.18亿元,同比增加14.3%。
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围绕高质量和绿色发展理念,传承深厚的茶文化,潮州市顺势而为,积极推进单丛特色化、优质化、生态化、品牌化、产业化建设和产业的融合发展。
单丛茶产业为潮州山区茶农带来了年超过35亿元的收入。在国内率先规范化实施生态茶园建设,使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潮州单丛,走上一条生态、优质、高效良性循环之路;在省内率先制定单丛地理保护产品标准,在省内第一个实施茶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把潮州单丛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推上新的高度。
茶产业的兴旺,吸引了人才、资本的集结,催生了潮州北部山区以茶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富裕了的山区,更注重产业、生态、文化和谐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山村,勾划出集茶文化体验、休闲为一体的康养基地;与茶俱生的茶文化衍生品、如茶壶、茶具、煮水壶等产业,已远远超过茶叶第一产业创值,成为打造沿海特色精品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
工夫茶道 和敬精乐
良好的生态环境、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培育出的优质茶品享誉全球,长期品质的保障也成就了潮州茶叶今日的辉煌。更为人称道的,还有潮州工夫茶。工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潮汕人的生活离不开茶,寻常饭后、客人来访、好友相见,都是以一壶茶来陪衬。
潮州文史学者曾楚楠提出“工夫茶道的核心——和、敬、精、乐”。“和”与“敬”是工夫茶的总体精神,“精”是工夫茶的本色,“乐”是工夫茶的灵魂,并称之为茶道“四趣”。饮工夫茶一般以三人为宜,所用茶叶,以当地所产的单丛茶为上。从茶叶,茶具,到用水、侯汤、冲饮,都非常有学问,细腻讲究,反映潮州人精细的性格特征,亦被称为中国茶道的“活化石”。
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作为茶艺代表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夫茶不仅是潮州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从明代中后期到民国时期,一批又一批的潮人“过蕃”(下南洋)谋生,他们随身带着的茶叶和茶具,来自家乡的工夫茶,寄托着他们的乡愁,慰藉着一颗颗思乡的心。
如今,不仅是东南亚,在海外的潮人世界里,喝工夫茶依然是潮人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一件事。明伦序、尽礼仪,蕴含小中见大、外巧中拙、虚实盈亏的哲理。工夫茶是潮汕先人留下的一份巨大的财富,更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绝。
相关链接: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