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开播】高修安讲24节气·小满:养生三招,安稳度夏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订阅

5月21日•小满

传统二十四节气

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2023年5月21日星期日15:08:59(农历2023年四月初三)是今年的小满交接。

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第一,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第二,与农业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

小满时节雨水充沛,湿度逐渐上升,气温也由温暖转为炎热,养生方面应如何调整呢?

一、利湿生津 

小满节气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早晚温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因暑气通于心,汗为心之液。随着气温升高、雨水渐多,一方面津液消耗较多,动则汗出;另一方面,湿浊困顿,少气懒动,这一时期暑湿并见,在日常要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同时又要清热生津止渴。

二、清心祛暑 

小满时节气温升高,阳气日盛。中医认为夏季对应心脏,心火旺盛,会出现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状。脾脏喜燥恶湿,湿热蕴脾会使脾的运化功能失调,出现胃口不佳、大便粘滞、身体困重、倦怠乏力等症状。在情志上要“节思虑以养心”,调摄精神养生防病,适应大自然阴阳之气的变化,使体内阴平阳秘,邪不可干。

小满时风火相煸,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午时午休是养心的养生方法,一般以30分钟为宜。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三、健脾养胃 

由于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易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

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西红柿、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

(一)参苓白术猪肚汤

【材料】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砂仁6g,陈皮6g,炒淮山10g,猪瘦肉50g,猪肚100g,姜、盐、米酒等调料适量。

【制法】猪肉、猪肚洗净切块,置沸水中焯过;把上药加水适量,煎煮取滤液,与猪肉、猪肚同移入炖锅中,加入生姜、米酒,文火炖熟,调味。

【应用】健脾祛湿、益气补虚之功。

二)薏米荞麦茶

【材料】炒薏苡仁200g,荞麦300g。

【制法】将炒薏苡仁和荞麦分别砂炮,搅拌均匀,凉后装瓶。每次取10~20g沸水冲泡,代茶饮。

【应用】健脾祛湿。

癸卯立夏防疫养生茶:

【藿香清暑茶】

取藿香5克、佩兰3克、荷叶3克、炒扁豆10克、红茶6克,将上药一起放入茶壶,沸水冲入,焖十几分钟即可饮用。此方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解暑利尿之效,可用于缓解夏季暑湿、胃脘胀满、口中甜腻、口臭、头胀胸闷等症状。

【名医介绍】

高修安 主任中医师

中医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副会长,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2015年被佛山市人社局、市卫计局评为首届“佛山十大名中医”;2017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选为“广东省名中医”;2018年被评为我院“首席医学专家”;2019年获得“佛山市名医”称号。2021年获广东省中医师承薪火工程指导老师;2022年获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来源:中医科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