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22年3月,东莞市教育局首次部署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攻坚揭榜活动,旨在进一步探索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年多来,通过领导点题、科室约题、镇街荐题、学校报题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市镇校三级力量揭榜挂帅,攻坚克难,带动全市教育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形成万马奔腾、热气腾腾的干事创业氛围,有效破解一批基层教育重点难点问题,在多个方面取得成效并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为总结经验,挖掘推广基层改革典型案例,东莞市教育局联合东莞日报推出东莞教育改革攻坚系列报道,总结、剖析优秀项目中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经验,用改革的力量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为推进民办教育规范提质,探索租赁集体资产到期的民办学校转型路径,石碣镇教育管理中心召开专项会议、研究转型升级工作,成立了以领导小组为核心的攻坚工作专班,联合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形成了参与面广、环环相扣的攻坚强大力量,形成操作性强的民办学校转型路径,有效探索租赁集体资产到期的民办学校转型路径,满足了石碣镇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助推石碣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下来不断完善民办学校转型提质工作提供了实践参考。
成立工作专班 上下齐心统筹攻坚
为坚决打好民办教育规范提质这场硬仗,石碣镇将攻坚项目分工落实责任到人,推进过程整体公开公正。各项方案、各项举措都形成书面请示,上报镇领导班子会议讨论决定,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统筹好各项工作有序按时完成,攻坚小组中的各部门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全程阳光透明。
在探索租赁集体资产到期的民办学校转型路径过程中,石碣镇摸着石头过河,制定了《东莞市石碣佳辉学校转型升级工作方案》《东莞市石碣佳辉学校师生员工分流工作方案》《佳辉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相关制度性、纲领性文件,形成了一套闭环机制,推动民办教育改革向高质量发展目标稳步发展。
经过充分调研和探讨,石碣镇决定,石碣佳辉学校的转型升级主要以补偿举办者办学投入的形式进行。攻坚小组依据全面客观的考量,制定了合理的补偿机制,有序组织开展佳辉学校转型升级为公办学校的情况汇报会议,构建全过程、全保障的实施措施,积极稳步推进项目落实。
石碣佳辉学校由民办学校转型升级为公办学校,工作量大、难度高、时间紧,要如何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石碣镇教育管理中心和有关部门进行了提早谋划,摸清底数,对镇区进行了重新划片后,再对学生家长进行思想宣传、咨询解释、报到及有关服务,做到招生工作责任到位,确保稳定。做到既抓进度,讲求质量,也抓安全。
聚焦关键环节 科学有序分流师生
学校转型的大势所趋下,师生该何去何从?这是石碣佳辉学校转型升级的重点环节,也是关系千百师生的痛点所在。
为了保证1385名学生和88名教职工顺利分流到位,石碣镇教育管理中心召开专题会议,攻坚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师生分流工作,对相关工作进行研究、商讨和细化,制定了详细可操作的分流工作方案以及应急预案。
同时,为避免个别家长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师生分流工作以石碣佳辉学校为实施主体,通过学校以《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告知和解释,根据家长、教职员工的意愿确认师生员工分流去向。
经协调,石碣镇辖区内的四海学校、莞华小学、东盈小学为学校推荐的分流学校,教职工分流原则上自主择业,学校按照的相关规定合理解决后续问题。石碣佳辉学校师生分流在2022年7月成功完成,确保了不漏一人,每一名师生都得到妥善分流。
此外,在正式转型前,工作专班便广纳良策,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在学校的取名上,专班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经班子联席会议讨论,把挂影洲小学(原佳辉学校)名称更改为袁崇焕阳光小学,既能弘扬民族英雄袁崇焕的爱国精神,也能体现学生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学习氛围。
特别是在师资团队的组建上,石碣镇更是下足功夫。为配备一名业务能力强、有丰富筹建和治校经验的校长担任新学校首任校长,石碣镇经多方考量,选派经验丰富的原实验小学校长朱志权任新成立的学校校长。并持续从镇内外其他学校择优选派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业务骨干组成教学管理团队,选派年富力强、有丰富经验、有教育情怀的行政人员组成行政管理团队,力求打造一个有能力、有实力的教学团队。
多措施同推进 赋能学校建设提质
经过前期努力,石碣佳辉学校已实现初步转型。为进一步做好该校的转型升级工作,石碣镇教育管理中心结合实际制定了《石碣佳辉学校转型升级工作方案》,不断创新转型方法手段,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租赁集体资产到期的民办学校转型路径。
从软件、硬件两方面着手,学校的改造均从布局、设计、改建等方面的高标准出发,力争办成石碣镇东部片区群众门口的好学校、示范校,以吸引东部片区的学生愿意去读、主动报读。
袁崇焕阳光小学改造工程和新建教学楼工程采取同步推进方式进行,坚持安全性、实用性、前瞻性、整体性四个原则。
在财政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石碣镇仍按轻重缓急分年度分批次进一步完善校园广播、录播、直播系统,有线和无线网络(弱电系统),按照要求逐年配齐功能室,改造教师午休室等教学和办公条件,着力打造优美的育人环境。
在安全方面,石碣镇更是慎之又慎。要求学校对与师生安全相关的设施设备和改造项目都做到“应做尽做”,包括进行安全鉴定、消防设施翻新、全部建筑物防水补漏、各种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厨房设备设施改造等,全方位保障师生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瞻性原则的指导下,学校不仅在校园设施设备上做到基本满足现代化教学发展需要,更是在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方面适当展现超前的理念,加大在教育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基础投入,力求打造成为有特色的“未来感”地方学校。
作为全市第一所民办学校改制为镇属的公办小学,袁崇焕阳光小学在改造完成后,将增加12个班540个学位,学校办学规模增加到48个班2160个学位,今年9月秋季新学期开学就将正式投入使用。
在推进民办学校的转型升级工作的过程中,石碣镇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大胆探索,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民办学校转型升级,推出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的政策举措,制定了一套可行的、风险可控的师生分流方案,形成了一个可操作性强的民办学校转型路径图,有效探索了一个规范的民办学校转型资产评估方案,不断催生其发展的内生力、内在创造力,推动民办学校转型从办学转型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有效实现公办学位的供给与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来源:东莞慧教育
责编:曹木静
编辑:梁秀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