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惠州,是东坡之大不幸,却是惠州之大幸。直至今日,东坡仍是惠州最大的名人IP,成为一座“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文化高山,有掘之不尽的文旅宝藏。
近年来,惠州持续擦亮东坡文化品牌,强化苏迹修复保护与加强东坡文化标志性设施建设。是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系主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教授吴志才,长期研究惠州文旅产业发展,他建议,惠州要推动东坡文化融入文旅产业发展、城市形象建设和居民生活之中。
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惠州要抓产业促品牌建设,推动东坡文化与农业、旅游、文创、研学产业优势互补,努力建设东坡文化产业集聚区、研学教育基地、文化旅游胜地。
在城市形象建设过程中,惠州要通过创意激活、数字赋能来加强东坡文化形象IP设计与宣传推广,在节庆活动举办、融媒体宣传中加强东坡文化IP和相关元素运用。
推动东坡文化融入居民生活之中,惠州可举办好东坡文物精品展览、艺术展演等,在城市公园、亲子教育、美食体验等各环节中诠释好苏东坡生活理念。
眼下,各地文旅市场呈现喜人的复苏态势,民众的出行需求正在逐步释放。惠州文旅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明显,如何补齐短板、打造高品质文旅供给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命题。
在吴志才看来,惠州首先要激活城区夜经济,发挥好西湖东站、惠州北站、惠城南站等轨道站点集散作用,用创意来重点提升“江”“湖”地位,活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动休闲街区发展,点亮“夜”经济。
与此同时,依山傍海的惠州要打好资源牌,其一要做大两山新格局,市级统筹推动北部罗浮山与南昆山两山合作,突破交通瓶颈与加强康养产业布局,共同打造全球山地文化度假高地;其二要推动滨海旅游升级,推进惠东、大亚湾滨海旅游一体化发展,提升滨海旅游治理能力和水平,高标准打造一流的公共支撑、康养体验与滨海生活,打响具有国际影响力“惠州湾”品牌。
【记者】糜朝霞
阅读更多>>
一图千年
旅游日特辑
南方观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