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创新重塑文旅价值

南方产业智库
+订阅

产业融合,是文旅融合的主要方面。近年来,随着融合程度逐步加深,文旅产业融合创新探索日趋深入,文旅产业边界正在不断延展。

广东,全国经济第一大省,正在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企业积极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实践,拓展新价值空间,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创新力量。

5月19日《南方日报》刊载报道版面

5月19日《南方日报》刊载报道版面

加速布局,互联网企业抢占文旅商机

近年来,随着文旅消费的数字化趋势,不少互联网企业开始涉足文旅板块,并推出文旅智慧化业务、服务。例如腾讯文旅,作为腾讯公司服务文旅产业互联网的专业团队和品牌,从推出之时便聚焦智慧文旅。近年来定位做文旅融合和产业升级的数字化助手,以Al、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云产品为底层,微信、腾讯会议、腾讯地图等腾讯科技服务能力为支撑,布局全域旅游、智慧景区、数字文化、数字会展、智慧乐园5大领域,同时针对不同细分场景特性,定制化打造解决方案。

以“数字科技+内容生态”为抓手,腾讯文旅打造了“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键游广西”“数字故宫”“数字广交会”“成都智慧绿道”等多个项目,为管理端、消费端、产业端提供智慧化综合服务,助力数字化升级和创新发展,并围绕政府文旅、数字空间、数字旅企、数字会展等方向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

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秘书长、腾讯文旅运营总监孙晖表示,过去的文旅非常依托线下空间,当线上空间和线下空间相结合,可以超越时空,产生消费的多样化。数字化的融入,亦会对文旅的服务、管理、产品、商业模式等带来巨大的重塑价值。

涉足文旅的互联网企业还包括抖音。基于旅游市场对数字基建、资源整合和品牌营销的需求,抖音面向旅游景区、旅游集团等,提供数字化营销与经营管理平台综合解决方案。特别是在目的地数字化营销方面,其通过打造串联全域文旅景区目的地的线上综合会场,聚合区域多元文旅内容和营销功能,实现文旅品牌整体发声,打造城市名片,带动销售。

抓住文旅强劲复苏的势头,不少非文旅企业也开始着力“直播+旅游”,比如近期透露将入局文旅板块的新东方。新东方执行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杨志辉曾在财报会上表示,文旅业务可以结合新东方老师的知识积淀,面向全年龄段人群,提供用完即走的文化旅游产品,将娱乐和教育结合起来。同时,文旅业务也可以利用东方甄选、新东方内部的直播间、学校和学习中心等作为分销渠道。

今年以来,新东方尝试依托东方甄选旗下主播团队,以“直播+文旅”的形式切入市场。今年2月,“东方甄选看世界”在云南开启直播,董宇辉等主播出镜带货文旅产品。直播累计销售云南当地旅游产品1.05亿元,总观看人数超880万人。4月,“东方甄选看世界”开启张家界专场直播活动,东方甄选主播顿顿、彤彤在武陵源、天门山、十里画廊等景点,通过“直播+文旅”的云旅游方式向全国网友推介张家界文旅产品,包括酒店、民宿以及精品旅游线路等。据公开数据显示,这场为期三天的直播连续霸榜抖音全国团购带货榜第一名,累计成交2.5万多单、总销售额超3190万元。

布局文旅行业后,东方甄选货架上的商品再扩容,从农产品、日用品再到文旅产品。初入文旅赛道,东方甄选凭借良好的口碑和一定的粉丝基础,取得了不俗的带货成绩。

加速融合,传统旅企跨界转型

疫情三年对传统旅游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亦加速其转型升级。以广之旅为例,疫情期间,为抵抗传统旅行社的不确定性风险,该社利用多年积累的核心优势和能力,向产业链延伸拓宽业务边界,积极寻求转型、并取得了良好收益。一方面,拓展会展业务增收创利,利用长期积累的出行接待服务优势和能力,深挖各行业市场潜力,将传统的“展+会”模式升级为“展+会+赛事+活动”多栖拓展模式,并大力开拓数字会展业务,形成多渠道、宽领域的会展市场拓展网络。过去三年,该社旗下会展公司承办了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海丝博览会、“读懂中国”、亚洲青年领袖论坛、省职业技能大赛等超百场大型展会,实现了逆市飘红,连续三年保持盈利。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打造高品质文旅名片是目的地形象塑造的刚需,该社依托较好的营销策划和客源输送能力,加快向目的地服务转型,设立了专业的目的地运营公司,1年内成功签约越秀田园综合体、白云山鸣春谷、白云山旅发公司等多个项目,在布局城央优质旅游资源的同时,提升目的地掌控能力,丰富核心资源。

花园酒店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以住宿业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资料图

花园酒店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以住宿业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资料图

从传统旅游出发,探索跨界融合,成为企业转型的主流方向。比如岭南商旅集团,近年来聚焦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产业优势,发挥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链、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产业链“链主”单位作用,着力构建泛文商旅生态圈。与中国旅游研究院共建花园酒店博物馆,成为国内首个以住宿业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住宿业发展研究基地;与澳门旅游学院等合作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广州合作中心),将“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MORS”培训及评核体系引入广州,并开展粤澳旅游酒店“一试多证”合作项目;在全国各地深化合作“丰收年年”“粤菜师傅走进美丽乡村”系列活动,打造乡村美食文化旅游品牌;成功承办和服务保障省旅博会、广府嘉年华、“读懂中国”、海丝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等重要活动,成为省市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同时,岭南商旅集团还聚焦数智运营,构建数据与业务双中台创新体系,以智慧化手段实现双向赋能,获评2022年全国旅游十大创业创新案例;搭建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实现在旅游、酒店、零售和食品领域全覆盖,成为广州首批应用数字人民币的商旅企业;建设数字化科技平台公司,集团旗下易起行公司成为广东智慧旅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线上联动发展的电商矩阵,旗下“易起行”“行走网”“岭客汇”“广百荟”“广州友谊网乐购”等自营电商平台在全国拥有近1500万会员,提供全场景、全方位互动服务,有力支持文商旅产业创新与成果转化。

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开展文化业务、旅游业务专业化整合,进一步实现精益化管理。据介绍,该集团把文化和旅游作为两大主业,搭建了5个专业化平台公司,包括:重组设立全新的文化集团;整合主题乐园业务由欢乐谷集团统一归口管理;面向旅游创新发展需求成立旅发集团;与文旅科技融合,提级管理上市公司云南旅游;面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重组酒店集团。由此实现各业务主体专业化、自主化发展,又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长久性融合。

善于整合资源,发挥资源效用,成为旅企逆境突围的一条生存法则。去年,广东铁青国际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铁青”)全年创收10.2亿元,并荣获国家级国内旅行社30强和铁路旅游服务精品案例2个奖项。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铁青以文化为引领、依托铁路资源优势,开发出“铁路+旅游”、客运延伸服务、文化广告等产业融合业务,实现了广铁文化旅游业的提质增效,树立起了“火车旅游专家”、铁路高端商旅服务和广告媒体品牌形象,有效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体验。

尤其在产品打造上,其聚焦红色、乡村、生态旅游等业态融合,优化旅游专列产品结构,并联合各铁路集团文旅单位,推出了更多高铁专列、普铁专列、特色专列等定制化旅游专列产品。比如“韶山至井冈山+X”等多条独具特色的定制红色教育培训旅游线路等,颇受市场欢迎。

【南方+记者】叶绮涵 周人果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