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升高
广东早已达到“入夏”标准
进入夏天后天气炎热
冰西瓜、冷饮
不仅没有“降降火”
反而容易肠胃不适、痛经
烧烤、啤酒、小龙虾
吃完不仅口干舌燥
还易导致口腔溃疡、牙龈肿痛
“菊花”也容易受伤
……
夏天该如何养生调理?
中医崔世超博士跟大家聊一聊
一年有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四季更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处自然环境中,自然的更替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脏腑功能亦随之变化。
暑邪致病特点
中医有六淫致病学说,六淫是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夏季暑邪盛行,暑邪的致病特点有: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随着气候越来越炎热,生活中要注意防止中暑。
②暑性升散,易扰神伤津耗气,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气短、乏力等,甚至中暑,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空调及冷饮的普及,暑热天寒邪致病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③暑多挟湿。夏季多雨潮湿,亦需注意湿邪为患。
夏季饮食养生
养生的一大要点是顺应节令,天人合一。具有滋补功效的食材一样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的特性。因此热证要选用寒凉的食材,寒证要选用温热的食材。
夏季养生适宜“清补”,在食材的选择上应以清淡为主,同时需注意清热利湿。下面将推出几款适合夏季的系列食疗药膳。
01
健脾祛湿汤
用料:
沙参10克,莲子5克,百合5克,山药10克,玉竹5克,芡实5克,薏米10克,无花果2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
①药材用清水洗净,浸泡半小时;瘦肉焯水。
②全部材料放入汤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煲约2小时,调味即可。
特点:
选用药食同源的莲子、百合、山药、薏米、芡实,俱为健脾祛湿之品。沙参、玉竹养阴清热,益胃生津,润肺化痰。无花果健胃、润肠、利咽、滋阴,调加汤的甜度。此汤清甜滋补,温和清凉,有去湿开胃,除痰健肺之效。
02
椰子无花果煲土鸡
用料:
椰子1个,无花果2个,黄豆15克,土鸡半只,生姜3片。
做法:
①土鸡宰净去皮,斩件,焯水;撬开椰子,椰汁留用,椰肉切条;其余材料洗净。
②全部材料放入汤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煲约2小时,调味即可。
特点:
椰肉和椰汁味甘甜,性微温,生津止渴、益气祛风。黄豆宽中益气、利大肠、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无花果健胃、润肠、利咽、滋阴。此汤配鸡肉共有清润滋补之效,适合夏季食用。
03
橄榄响螺汤
用料:
鲜橄榄50克,干响螺片30克,猪骨400克,陈皮3克,生姜5片。
做法:
①响螺片温水提前浸泡一晚,切块。猪排骨洗净,斩件,焯水。橄榄洗净,刀背轻拍。
②将全部材料放入汤锅内,加入适量清水,以大火煮沸,转小火煲约2小时,调味食用。
特点:
橄榄性平,味甘、酸,具有清热、利咽、滋阴、润肺、健脾的功效。响螺片是有名的滋阴海产品,有滋阴健脾、益气补肾的作用。此汤香润可口,既可滋阴润肺,又可强筋骨,是家庭靓汤。
04
百合雪梨干煲瘦肉
用料:
雪梨1个,百合20克,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5克,蜜枣2个,瘦肉400克。
做法:
①肉类洗净,切小块,焯水。其他材料洗干净。
②将全部原料放入汤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煲1小时,调味食用。
特点:
雪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适合燥热人士食用,可用于治疗热病津伤烦渴、热咳、痰热惊狂、便秘等。百合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等功效。配伍沙参、玉竹、麦冬等养阴清热之品,共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增强肺腑免疫能力的功效。
05
冬瓜薏米荷叶炖猪骨
用料:
带皮冬瓜400克,鲜荷叶小半张,莲子10克,薏米15克,芡实10克,猪骨400克,生姜3片。
做法:
①冬瓜留皮洗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块;鲜荷叶切成大片,焯水;猪骨焯水。
②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加入适量清水,盖上炖盅盖,放在炖锅内隔水炖2小时,调味食用。
特点:
冬瓜性凉,味甘,清热解暑祛湿;莲子、芡实、薏米健脾祛湿固肾;荷叶性味苦涩、平,归肝、脾、胃、心经,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荷叶中的生物碱有降血脂作用,因此临床上常用于肥胖症的治疗。此汤清热祛湿,又健脾益胃。
本期我们列举了几款适宜夏季的滋补汤。其实汤的种类繁多,在广府民众的餐桌和酒楼里都处处可见。喝汤体现了中华饮食与养生文化的结合。既将食物作为药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可为备孕女性提供较全面的营养,又可防病治病,增强体质。
本文指导专家:
崔世超
中医妇科学博士
主治医师
专家介绍
师从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罗颂平教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理事、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通元疗法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发表SCI 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擅长
针药同行、男女同调中医助孕,人工授精、试管婴儿中的中医治疗,孕后保胎,产后调理,以及阴道炎、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感冒、咳嗽、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的调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