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月10日召开的潮南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潮南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打出“组合拳”,强化硬支撑、提高软实力,力争今年招商引资突破200亿元。这向外界传递出潮南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重塑实体经济优势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2月11日《南方日报》头版刊出该大会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3月30日起,南方+潮南频道联合潮南区委宣传部推出“营商→赢商·看潮南”深调研系列报道,通过走访调研、互动交流的形式,深度调研潮南营商环境,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企业和群众更有获得感。
潮南区峡山街道具有悠久的历史。自从明朝在此设圩(即集市)以来,峡山就成为粤东商品集散地。19世纪汕头开埠之初,峡山是重要的商埠中心,有“大埠头”的美称。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峡山商贸达到了鼎盛,峡山“小香港”的别称在那时流传开来。老一辈峡山人曾在峡山大街走街串巷,买锡器看农具、听潮乐喝工夫茶。
2003年潮南设区后,峡山成为潮南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开放而繁荣;发展至今,峡山形成了以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精品文具三大支柱产业为主,塑料制品、电子电器、印刷包装等产业为辅的工业产业体系,多样且创新。
“我们制定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建立‘1+8+3+10’工作机制,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潮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峡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思发表示,峡山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勇担使命,奋力推动峡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峡山街道制造业和商贸业发展起步早,民营经济基础厚实,商贸氛围活跃。张伟炜 摄
▎强化创新力度 优服务提效能
峡山街道是潮南区政府所在地,全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制造业和商贸业发展起步早,民营经济基础厚实,是粤东商贸重镇,拥有“中国家居服装名镇”“中国精细化工科技专业镇”等称号。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约占1.05%,第二产业约占63.75%,第三产业约占35.19%),工业总产值529.34亿元,经济总量稳居潮南区首位。
峡山街道制造业和商贸业发展起步早,民营经济基础厚实,是粤东商贸重镇。张伟炜 摄
开年至今,全省吹响了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抓经济、拼速度成为主要任务。“对制造业和商贸业起步较早的峡山来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依旧在产业。”高思发介绍。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街道有“四上”企业286家(其中规模上工业企业182家、限额上批发零售企业51家、限额上住宿餐饮企业23家、规模上服务业企业30家),上市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省级工程研发中心7个,市级工程研发中心17个,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科技进步奖1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广东省著名商标18件,广东省名牌产品7个。
“经过长期的发展,峡山已经形成了以制造业和商贸业为主,农业、工业、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体系。”高思发表示,峡山将重点围绕优服务、保要素、抓项目、促创新等方面加大引导帮扶力度,主要包括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强化融资、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全力推进增资扩产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等,积极推动企业增资扩产和科技创新,力促企业做强做大。
▎立足资源禀赋 提升发展能级
在峡山街道塔山公园龟山之巅,耸立着潮南区的文化地标——祥符塔。此塔又称峡山塔,始建于宋代。从地理布局来看,这座古塔位于峡山街道的中心区域,广祥路、环山路、金光路等街道主要商业街分布于四周。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街道主要商业街上车来车往,商贸氛围十分活跃。
五月初夏,峡山到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涌动着奋楫前行的热潮。张伟炜 摄
经过实地踏勘和深入研究,峡山谋划利用专项债券资金实施环塔山核心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综合配套建设工程,以塔山丰富文化历史底蕴和旅游资源基础,带动环塔山景区及周边吃、住、行、游、购、娱等各关联行业发展,打造山城一体的综合文化经济圈,并聘请具有设计相关成功案例的广东中科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协助修编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风险评估报告等资料,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资料,力争尽快纳入国家专项债项目库。
具体来说,以塔山为中心,因地制宜改造提升现有街区,规划建设一批商业街、步行街、美食街,引进更多的城市综合体,切实提高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的区域发展定位,坚持把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经济工作的重要一环,立足峡山特色优势,通过8方面工作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信息、商务、会展、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商贸、教育培训、健康医疗、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推动峡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级,需要结合一座城市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峡山街道坚持发展商贸市场、商业综合体等生产性服务业,构造覆盖研发生产经营全链条、全周期的服务体系。重点做好位于北环大道北侧义英社区肖渡洋占地面积155.21亩、总建筑面积约45.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2.6亿元的中国家居服专业采购基地选址和规划工作,打造集电商采购、研发开发、生产制造、商务酒店为一体的全链式产业集聚平台,目前有关征地工作正有序推进。此外,积极协调引导,支持董塘居委商业综合楼工程项目和练南路段深石洋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快规划推进建设。
▎提升城乡品质 增进民生福祉
夜幕降临,北环大道一盏盏路灯被点亮,明亮的LED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有序通行。三三两两的居民晚饭后来到街上散步,街道上其乐融融。
暮色下的北环大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有序通行。张伟炜 摄
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和城市安全运转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峡山街道先后实施振兴南路、环城公路等道路建设改造项目,全面攻坚农村砂土路,交通条件进一步完善;率先在全区实施河长网格管理机制,建成每日污水总处理量达11万吨的峡山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三期厂区,累计铺设超700公里的雨污管网,建成长约6.8公里的峡山大溪碧道,全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卫生保洁实现全覆盖,21个村(社区)被评为文明村,城乡环境取得极大改善。
此外,谋划形成了涉及39条道路升级改造、10条河道综合治理、东溪古寨建设、6村连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等总投资约17.15亿元的专项债项目,已录入国家重大项目库,正在申报国家专项债。
五月初夏,峡山到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涌动着奋楫前行的热潮。高思发满怀信心地表示,在全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热潮下,峡山街道坚持聚焦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化服务产业体系,以更加完善的现代化物流、市场体系畅通商业流通渠道,以现代文旅和商贸深度融合激活地区消费活力,以人居环境大整治提升地区吸引力,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链接
“1+8+3+10”工作机制
“1”即成立街道主要领导挂帅的峡山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街道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
“8”即设立访企暖企、招商引资、土地收储、重点项目建设、物业城市管理、农民公寓建设、塔山文化经济圈、营商环境8个工作专班,各司其职推动工作落实;
“3”即聚焦优化“政务、法治、人文”三大环境建设,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0”即通过“持续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加大土地收储力度、精准务实开展招商引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强化基层综合治理、加快物业城市建设、规范房地产和农民公寓建设、持续优化政务服务”10项工作措施全力打造发展沃土,助推峡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