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观察】高质量发展看街区丨系列报道:璀璨玉石富民策 “彩宝小镇”立潮头

汕尾发布
+订阅

可塘珠宝交易市场外景。

世界珠宝,可塘制造。

可塘,位于海丰县东部,是“全国重点镇”,也是“广东省中心镇”“广东省珠宝首饰加工专业镇”,素有“中国彩色宝石之都”的美誉。值得一提的是,可塘的水晶产品加工占全世界加工总量的70%以上。

作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多年来,可塘镇大力发展彩色宝石加工产业,主营碧玺、发晶、南红等120多种进口原石料加工的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韩国等地区,已逐步形成相关产业链,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据统计,可塘镇每年的彩宝加工总量达5万多吨,产值近50亿元。

当前,可塘珠宝产业已驶入发展快车道,如何在这条“快车道”上跑得更快、更稳,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县、镇党政及有关部门和广大相关从业者正乘势而上,全面布局,精准破题。

【科技赋能】电商直播插上“云翅膀”

在珠宝产业的发展报告中,“电商直播”这四个字被多次提及。回望近年来可塘珠宝产业发展的历史,“电商直播”在其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1年、2022年可塘电商销售情况分别为11.9亿、11.4亿。

受疫情影响,传统的实体经济遭受冲击的同时,电商产业应时而起,也逐渐在可塘落地、发展和壮大,呈现突飞猛进之势。

当前,可塘的交易销售的主体分为实体和线上两类。前者现有广东可塘珠宝交易市场(中宝实业有限公司)、可塘荔塆珠宝交易市场两个专业市场,共有商铺档位约4000个;而后者主要依靠电商直播,现在本地搭建直播平台的有可塘抖音直播基地、淘宝可塘青年创业园基地,电商供应链平台有汕尾市云上珠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东可塘彩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供应链企业。

可塘珠宝交易市场内,商客正在挑选心仪的珠宝。

电商产业的发展除了广泛扩大了可塘珠宝的销售市场,也吸引相关人才集聚,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给大家展示一下这条手链的上手效果,手链的成色非常好啊,在灯光下会透出蓝盈盈的光非常好看……”在供应链中心,主播阿正正在直播,为线上观众展示珠宝产品。

作为电商产业发展潮流的一员,阿正告诉记者,自己是2018年来到可塘创业,五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城镇以及周边环境的优化与升级,也亲眼目睹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选择可塘,扎根可塘。“可塘镇如今的城镇环境提升不少,配套设施也更完善,相信未来可塘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为更多像我一样的想闯想拼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他满怀期待地说道。

珠宝从业人员正在直播带货。

目前可塘从事抖音、淘宝、快手等电商直播共有1000多家(号)3000多人,其中进驻可塘抖音直播基地约700户,日均销售额约300万元,较具代表性的有180余万粉丝的“云上珠宝”和40余万的“幸福嫁到”等头部商家。

电商直播发展火热,珠宝产业发展的商机不断涌现,有力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无可避免的发展难题:线上销售的珠宝“看得见、摸不着”。如何确保珠宝的质量和真假成了许多买家关心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售后也成为难倒卖家的一道关卡。

买卖双方如何做到“慧眼识珠”?可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每一个从我们这里出去的产品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让买家放心的同时也给卖家正确处理售后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在珠宝市场内,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珠宝的质量把控,可塘镇设有专门的产品质检机构进行检测,确保卖出去的每一件产品质量都能够得到保证。

目前,可塘镇有产品质检机构共8家,其中,广东中广国检珠宝玉石贵金属检测中心、广州中工珠宝检测中心、华检质信(北京)珠宝玉石鉴定、深圳中质珠宝首饰检测等四家检测机构还分别进驻可塘抖音直播基地进行检测运营。

立足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可塘将珠宝与电商产业发展有效结合,为汕尾振兴发展赋能,走出了具有可塘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天,在电商崛起的可塘,仍有许许多多个“阿正”被这座“珠光宝气”的小镇吸引而来,怀揣着梦想在努力奋斗,见证着这座“彩宝小镇”的成长,一起期待“明天会更好”的未来。

【崛起之路】“彩宝小镇”的前生与今世

来到可塘珠宝交易市场,只见来往的车流中不时夹杂着几辆风尘仆仆的大货车,货车上装载的,是来自国内和国外不同产地的原石料。从货车上卸下,再运往各加工厂。历经一系列加工程序后,原本粗粝的外表逐渐变得晶莹剔透,在阳光下折射出迷人的色彩。

对于这些散发着迷人色彩的珠宝而言,可塘镇既是终点,也是起点。作为彩色珠宝的“中转站”,一批批原石料从各地运往此处,经过重重加工,又以一种崭新的面貌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璀璨靓丽的可塘珠宝。

可塘彩宝原料按产地来源可分为国产料和进口料,国产料主要来源于云南、内蒙古、新疆等地,进口料则主要来自巴西、巴基斯坦、桑坦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加工过后的珠宝又会根据不同需求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欧美、东南亚、韩国等地区。据行业不完全统计,可塘镇原料保有量约5万吨,珠宝市场年均销售额达50亿元,其中,水晶产品占全世界加工总量的70%以上。

从原材料的来源可以看出,可塘并不具备天然的资源优势,那又为什么、凭什么成为远近闻名的“彩宝小镇”?

深究可塘镇的珠宝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自1982年我国恢复黄金饰品市场后,内地黄金及珠宝首饰消费快速增长,部分香港投资者纷纷在深圳设厂,可塘首批珠宝产业从业者开始为其打工学艺,并逐步尝试回乡创业。

商机显现,可塘灵敏地抓住了这个发展机遇,并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奋勇前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香港投资者的带动下,可塘珠宝产业迅速发展,并积极承接境外珠宝产业转移落户,主要为香港珠宝厂商加工以珍珠为主的珠宝首饰;90年代初开始从事水晶产品的加工,并于90年代后期在广州荔湾广场集聚销售,迅速建立起可塘“彩宝”专业销售市场,产品销售逐步延伸至国内各省、港澳台等地和东南亚、欧美等地区。

从家庭作坊的初始模式开始,可塘一步步“升级”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彩宝购销中心。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壮大,现已形成了以广东可塘珠宝交易市场、可塘荔塆广场等珠宝专业市场为龙头企业,集珠宝原材料销售、生产工具及配件经营、设计研发及生产加工、半成品及成品销售、电子商务、检验检测和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虽然不具备天然的原料优势,但在政府支持、区域优势、土地资源、劳动力等多种有利要素影响下,彩宝产业在这里迅速扎根生长,显露出蓬勃的发展生机。2015年,凭借三十多年彩色珠宝产业发展经历,在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实地考察经营场所、加工企业、原材料交易市场等过后,海丰县荣获“中国彩色宝石之都”称号,可塘镇“彩宝小镇”名号进一步打响。

【华丽蝶变】“产业振兴”占高地

或许只有真正走进可塘,才能切实体会到为何这里会被称为“中国彩色珠宝之都”“彩宝小镇”。

当踏进广东可塘珠宝交易市场的场馆之中,放眼望去的尽是摆放齐整的珠宝摊位。红的、蓝的、绿的、紫的、粉的……各色珠宝在灯光的照耀下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来来往往的珠宝买家们在不同的摊位上巡视着,货比三家,只为挑选到最为心仪的珠宝产品。

“这一款是(产自)哪里的,怎么卖?”一个和田玉的摊位上,买家正与卖家攀谈,一边详细地询问和田玉的产地、价格,一边查看玉石的品质如何,是否值得购买。

“在这边的是产自青海的,你看这个颜色和光泽都非常漂亮……”摊位的谢老板将产品的产地、价格一一向客户介绍,又拿起客户感兴趣的玉石细心讲解。

谢老板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摊位的客流量明显增多,高端产品的销量较前几年有所增长,珠宝销量整体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发展前景向好,“不光是我们摊位,可以说可塘整体的珠宝市场都能感受到明显变化,人流量多了,生意也逐渐好起来。”

2月21日,市委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会。市委书记逯峰在会上强调,要激活镇域发展动力源,因地制宜发展镇域经济,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着力打造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便捷的生活圈,释放县域高质量发展“镇能量”。乘借“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春风,海丰县委、县政府立足可塘珠宝发展优势,把发展珠宝特色产业作为产业集群建设和强县富民、乡村振兴战略措施来抓,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多措并举不断推进可塘乃至全县的珠宝产业发展。可塘镇委、镇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县委部署要求,紧跟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创新发展路径,成效显著。一个镇域高质量发展的“可塘样板”正在崛起。

发货前的珠宝进行质检,确保珠宝品质。

“我镇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推进长桥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镶嵌工艺等产业转移,建成‘抖音电商直播基地—质检中心—货物仓储中心—快递物流站点’产供销产业全链条,吸附培养设计、加工、检测、直播、运营等专技人才力度,推动电商直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可塘镇副镇长陈秋博介绍道,“当前,我们大力推进海丰县御景时代城、可塘珠宝产业环保集聚区、雅天妮综合环保工业园、金晟宝石首饰园区、易丰宝石环保工业园区等建设,已经初步建成‘3+3+N’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的初步建成,是可塘珠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跨步。作为可塘镇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珠宝产业有着相当庞大的市场主体。据统计,可塘镇全镇商事登记在册的彩宝行业市场主体共有7356家,其中,个体户6821家,个人独资企业以上234家,有限责任公司301家。按照主要经营方向分类,原料供应方面市场主体共87家;生产加工方面市场主体共1711家,较具规模有添福、金盛、裕丰等加工企业;批发零售方面市场主体共5646家。在雄厚的产业发展基础上,“3+3+N”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更有利于规范产业发展道路,推动珠宝产业发展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

转型升级抢先机

“明天会更好”用来形容当下的可塘,恰如其分。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今年,可塘产业发展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2023年第一季度,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1.1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完成9.5亿元,增长17.4%,规上产值完成3.78亿元,增长11.32%;规下产值完成5.72亿元,增长22%,农业产值完成1.66亿元,增长6%,彩宝电商直播销售额达4.95亿元,增长15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入库23.6亿元,增长109%。总体发展趋势向好,基础扎实,活力更甚。

作为当地珠宝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汕尾市恒麟珠宝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林锡煜表示,珠宝产业发展的前景依旧十分广阔,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上升空间,接下来,要充分利用电商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切实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打造具有汕尾特色、可塘特色的本地珠宝品牌。

发展前景一片向好,可塘该如何乘势而上,全面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珠宝行业高质量发展?

“下来,可塘镇将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全力以赴打好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主动战。聚力打造珠宝产业大产业、大集群、大品牌,推动产业集聚方式从网状式企业集群模式逐步向卫星式结构的共生模式过渡发展,带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塘镇副镇长陈秋博表示,可塘将结合发展实际和未来趋势,着力在工业园区建设、绿色生产、拓展市场渠道、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可塘珠宝”品牌收益率等五个方面下功夫,通过成立可塘镇珠宝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建设国家级珠宝玉石鉴定中心、申办省级珠宝交易所、申报“中国珠宝加工销售基地”称号等举措,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机制与行业标准,增强可塘珠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可塘珠宝”集体品牌;布局珠宝技术培训学校、中高端酒店、产品研发中心、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等项目,全力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承接国内外知名珠宝企业到可塘投资建厂;持续加大环保项目建设力度,引导珠宝产业生产线数字化升级改造,加快推行多相位精密CNC数控机床、复杂编程机织链机、3D打印设备等先进制造设备和绿色工艺技术应用到珠宝行业;瞄准电商直播行业新业态,主动作为,鼓励优秀企业利用TikTok(抖音)、shopee(虾皮)、Aliexpress(阿里巴巴)等海外版平台拓展东南亚、欧洲等海外消费市场,积极使用大数据、云计算应用系统和 VR/AR 前沿数字科技,打造融合新服务、新业态、新场景、新体验为一体的珠宝智慧零售门店,全方位扩展珠宝产业发展空间。

来源:汕尾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